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灵蛇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灵蛇髻

灵蛇髻是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富于变化的发髻式样,随着梳挽方式的不同而衍生出各种式样,髻式变化无常态,盖随时随形而梳绕之。

分类 古代发式

外文名 Viper Ji

时代 始自魏、晋时期

目录

妇女发式

蔽髻

典故

妇女发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追崇飞仙式的高髻,喜欢高而危斜的形式。[1]


蔽髻

一种假髻晋成公的《蔽髻铭》对蔽髻作了专门的描述,言“或造兹髻,南金翠翼,明珠星列,繁华致饰”。蔽髻上镶有金饰,有严格的制度,非

命妇不得使用,且不同等级的命妇之间亦不可僭越。而普通妇女除了将自身的头发挽成各种发髻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只不过这种假髻比较简单,髻上的首饰也

没有蔽髻那样复杂和华丽,时称“缓鬓倾髻”。

典故

据说是由曹魏文帝妻甄后所创。《采兰杂志》:“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欲害之。则不见矣。每日后梳妆,则盘结

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视蛇之盘形而得到启发,因而仿之为髻。


参考资料

  1. 灵蛇髻,搜狗, 201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