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烟洲镇

中文名 : 烟洲镇

所属地区:常宁市

烟洲镇位于常宁市东北边陲,距市城28公里,东隔舂陵河与耒阳市相望,西与逢塘乡毗连,南下经荫田,北上过松柏。始建于乾隆年间,因此地盛产烟、酒,加之舂陵水中有一沙洲,故得名烟洲。

1995年5月撤区并乡后,由原新力乡、亲仁乡、烟洲镇的两乡一镇合并为烟洲镇。全镇总人口36416人(2017年),下辖35个村,1个居委会,396个组,10001户。区位得天独厚,与耒阳、衡南隔水相望,距市区38公里,南下经荫田,北上过松柏。地域广阔,总面积106.99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3.1万亩,林地7.8万亩。资源相对丰富,烤烟近2000亩,油茶林4万亩,有"常宁油库"的美誉。亲仁水电站座落镇内。[1]

目录

介绍

烟洲镇历史悠久,烟洲集镇和烟洲码头始建于乾隆年间,自古水运繁荣。区位得天独厚,与耒阳市、衡南县隔舂陵河相望,距市区38公里,西进经蓬塘乡,南下经荫田镇,北上过水口山镇。

地域较广阔,总面积106.99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3.1万亩,林地7.8万亩。境内丘陵起伏,盛产油茶,油茶林发展到4万亩,是全市重点油茶基地之一。舂陵河沿岸地势平坦、田土肥沃,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谷、油菜芝麻、烟叶、柑桔、西瓜、花生、湘莲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锰、铅、锌、金、银、锡、矿硅、石灰石等。

亲仁水电站坐落于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处的舂陵江上,20世纪70年代由原水口山区人民自筹资金、自出劳力修建,至今在灌溉和发电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来烟洲镇围绕建设“小康烟洲,和谐烟洲,魅力烟洲”的总体目标,以发展经济为主题,以维护稳定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

烟洲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据统计,2013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84万元,较上年增长12%,连续保持三年小幅增加,其中烟叶税收收入超过100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10元,增长25%。

地域较广,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厚,山头和田地分布相对较集中的烟洲镇,农业结构渐趋合理,集约化进程扎实推进。坚持在夯实农业基础的前提下,大力推动"两油一烟"产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确保耕地红线不退:2014年集中育秧达70亩,发展种粮大户130余人,农作物覆盖率达90%以上,杜绝了连片抛荒现象;巩固烟叶生产,逐渐提高烟叶利润:2014年全镇交售烟叶5260担,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9.5%,均价为11.6元/斤,烟质和烟价在全市排名靠前;扎实抓好油茶开发,加快荒山绿化进度:成功引进鸣天公司、中联公司、大博油茶、松林公司、博红公司、茂顺农场和云南同来公司,共新造油茶林15000亩;落实万亩油菜种植,打造烟洲亮点景点:完成了舂陵河沿岸万亩油菜种植示范点建设,并规划在新力片再造一个万亩油菜种植示范点。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环境切实改善 。水利方面:共投入180万余万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青山、新阳等村,项目大、标准高;电力方面,完成了烟洲电网改造工程,实现1万伏线路全覆盖,改变了烟洲镇电网落后现状;交通方面,完成烟龙、烟荫线路面扩宽改造,情理、石泉等村的断头路维修陆续启动,晴天风吹沙,雨天泥裹腿的状况基本消除;社会事业方面,新建的烟洲小学正紧张施工中,拟建的烟洲敬老院也完成了用地、规划等手续,即将进行施工;政风建设方面,建成了政务中心,集国土、林业、民政财政等开始窗口办公,除市政府规定的收费,其他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面貌更新。统筹兼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突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争取市财政投入640万元对烟洲中学、新力完小、中心小学、亲仁完小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合格学校标准化建设。投资260万元将对烟洲小学进行整体搬迁。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拒不交纳社会抚养费的依法申请法院非诉立案2起。加大镇级财政投入,添置了节育手术器械,启动国策楼维修、服务所标准化建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开展65岁以上老人农村免费体检,免费体检2120人次。投入180余万元完成烟洲卫生院办公大楼建设搬迁,有效缓解了群众住院难,环境差的问题。推进"文化兴镇"战略,引导群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支持开展老干部活动,关爱机关老同志、村组老干部。邮政、电信、金融、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档案等工作有新进步。

坚持民生优先原则,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14年共争取安居工程指标33户,投入30余万元实施危房改造。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政策,共解决低保、五保1400余人,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生活问题。年内对镇敬老院进行提档升级,年前将启动新敬老院建设。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各项惠农资金实行打卡发放到户,全年共打卡发放惠农补贴资金48万元,粮食直补415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发放4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13年全镇共有31385人参合,参合率达95%。新农保参保17556人,群众受益面越来越广。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