燊海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燊海井位于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是一口清代凿成的天然气和黑卤生产井,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在钻井史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88年1月13日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自贡是四川省著名的井盐生产地,凿井取卤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燊海井采用宋代发明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1],凿成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井深1001.42米,厂房占地约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碓房、大车房、灶房、柜房等。燊海井凿成后,生产150余年,至20世纪80年代,设施残损严重,经1984年、1994年等多次维修,燊海井基本恢复历史上全盛时期面貌,现已停产卤水,但仍可产天然气。
历史形成及特点
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历时13年,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2]。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燊海井从建成到今天已经生产了一个半世纪,由于长时间的缺乏维修,井下设施损坏十分严重,后来经过维修,燊海井仍可日产天然气约1500立方米。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深井钻成11年后,俄国的谢苗诺夫于1846年钻成了口浅井,采出少量井油。再过13年之后,美国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钻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只从井里采出1.8吨多的井油。由此看来,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具有昭著于世界的聪明才智。
它的主要建筑有碓房、大车房、灶房、柜房等。主要生产设备有碓架、井架、大车、盐锅、盐仓、采输气设施等,展示了清代井盐钻凿、天然气采输、采卤、煎盐等传统技术和工艺。
因盐兴市
燊海井的开凿,不仅揭开了这块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地区的秘密,而且由此因盐兴市,各地盐绅商贾纷至沓来,凿井设灶,一时市景繁华。周围1.2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先后钻井198口,平均6060平方米就有一眼井,呈现“天车”林立,锅灶密布,视管纵横,云蒸雾蔚,一派井盐生产的繁华景象。
燊海井灶几度更名,先为元昌灶、荣华灶、乾元灶、四义灶,后改名过益记德新灶、新记同森灶、君记同森灶、益记同森灶、金和德星灶、福记同益灶、建记同森灶7个灶名。
距今已一百五十多年的这些深井,到后来卤水量逐渐减少,乃至枯竭,然而天然气层却“取而代之”,源源不断。人间沧桑,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 燊海井因产量减少,压力不足而停产。后来安了抽气机,用管子轴气,将气送到灶房,供现有八口圆锅煎盐之用,每班有几位盐工操作,班产量原盐两吨左右。
如今,燊海井灶修葺一新,恢复了当年用牛汲卤,用井里产的低压天然气熬盐的真实情景;保留了那巍然挺立,用一根根圆木、蔑索捆制而成的、高达18.3米的“天车”;运用杠杆原理,由数人在碓架上一脚脚蹬踩冲击打井的木碓架。这座古盐井的旧遗迹对外开放,供中外游人参观。
视频
燊海井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顿钻技术,漯河晚报数字报刊,2020-3-31
- ↑ 走进“盐都”自贡,探访世界第一口人工凿成的千米深井——燊海盐井 ,搜狐,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