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级轻航空母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独立级轻航空母舰(英文:Independence class small aircraft carrier)为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克里夫兰级轻巡洋舰舰体所改建的轻型航空母舰,共建成9艘,全数于1943间服役[1]。
设计
独立级轻航母的产生是由于美国罗斯福总统对于海军造舰计划的关注。1941年8月,美日之间开战的机会越来越大,罗斯福总统在检视造舰计划时却发现,新的舰队航母到1944年前可能都还无法服役。于是他要求能以巡洋舰舰体转换为航母。当时的研究认为这种改装航母会有很多安全与适航上的限制,但到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后,美军发现它必需尽速增建航空母舰。于是美国海军一方面加速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另一方面,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这种巡洋舰尺寸的改装航母,其获益可能较预期成功许多。于是从1942年1月到6月,将9艘1941会计年度中预备建造的9艘克里夫兰级轻巡洋舰改造为航空母舰。但为了要支持舰岛以及其它额外的重量,因此舰体中央宽度较原始设计增加了5英尺[2]。
独立级航母原被分类为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分类代号为CV。1943年7月15日重分类后改称小型航空母舰(small aircraft carrier),一般又称为轻航空母舰(light aircraft carrier),分类代号为CVL。这些航母在1943年1月到12月间陆续成军服役,与前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服役时间约略相同。独立级轻航母原计划搭载战斗机、俯冲轰炸机与鱼雷轰炸机各9架,但到1944年时的标准飞行大队编制则为25架战斗机与9架鱼雷轰炸机。这些轻航母对美军从1943年11月至1945年8月之间的作战有相当重要的贡献,以菲律宾海之役为例,同级舰中有8艘参战,并提供了40%的战斗机与36%的鱼雷轰炸机。
虽然如此,这些改装航母仍是属于一种应急的航母,狭窄而且较短的飞行甲板使得舰载机起降的风险较正规航母为高。其它如飞机搭载量,耐航性与防护力都有许多限制。例如莱特湾海战中损失的普林斯顿号,虽然只被命中一枚炸弹,但由于该舰较薄的机库甲板装甲与许多须存放于机库甲板的军火,让该舰引发多次爆炸,最后被迫凿沉 。
视频
独立级轻航空母舰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碧蓝舰造局】“独立”号轻型航母的故事,微博,2019-03-08
- ↑ 被称为航母的最佳应急品,二战美国的“独立级”轻航母,搜狐,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