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近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自王文善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近山
出生 1915年10月29日
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别名 王文善
信仰 共产主义

王近山 ,(1915-1978),原名王文善,男,汉族,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副师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等职。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旅副政治委员,一二九师新编第八旅代旅长、旅政治委员,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新编第四旅旅长,太岳纵队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对配合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秋季大"扫荡"起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二军军长和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陇海铁路、滑县、豫北、宛东、淮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国家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等职。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5年(民国四年)10月29日,王近山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区(今高桥镇[1])程河村许家湾 [2]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很小就没了母亲,8岁起给人放牛,13岁给地主当长工。

土地革命

曾任红4军第10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红31军第93师师长。

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次作战身先士卒,舍生忘死,骁勇顽强,曾被人们送以雅号——“王疯子”。[3]

1930年(民国十九年)6月,不満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第五连战士。同年9月调第三团机枪连当通讯员,同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只有15岁的王近山在和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兵搏斗中,打红了眼,他身受重伤后,用刀砍、用牙咬,最后抱住大个子国民党兵一起滚下悬崖,国民党兵当场身亡,王近山幸免于难,只是头部被一个圆锥状的石头戳了个洞。从此,战友们都叫他“王疯子”。

1931年(民国二十年)2月,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机枪连班长、排长。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秋,红四方面军迎击四川军阀刘湘的“六路围攻”,身为红28团团长的王近山提刀挎枪冲锋在一线。在防御战中,28团几乎拼光了,团长王近山仍然屹立在战斗最前沿的红旗下。次年夏,红军转入反攻,28团孤军追亡逐北,误入有名的“哈儿师长”范绍曾部重重包围中,王近山浑身是胆,提刀跃马,率领全团左右斩杀。最后,范绍曾部整整一个旅被王近山一个残缺不全的团包了饺子。

年轻时期的王近山和战友照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4月,红四方面军又在江油和川军展开恶战,一股敌军突然突破红4军防守阵地,向红军阵地纵深发展。军长许世友连忙投入作为预备队的28团发起反冲锋。王近山接到命令后,当即带领人马扛着大旗、端着刺刀向敌人冲去。弹雨中,王近山胸部中弹,当即陷入昏迷状态,被抬下阵地,部队士气受到影响。总指挥徐向前见状,提着手枪冲了上去,边冲边高声呼喊着爱将的名字:“王近山!王近山!”王近山很快被主帅的呼声唤醒,当发现自己不在红旗身边,当即命令战士把他抬回红旗下,重新指挥战斗,直到头部被一颗子弹击中,昏倒在徐向前身边。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王近山到红军大学学习。 [4] 1936年秋北上,10月到达甘肃会宁会师。指挥所部参加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772团副团长 、769团团长、385旅副政治委员、386旅旅长。参加了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中下旬,刘伯承陈赓以一部兵力在山西娘子关地区的七亘村设伏,打击日军。时任一二九师七二二团副团长的王近山领命带5个连的兵力埋伏在七亘村及甲南峪一带。部队距日军必经的大道最近仅10多米,却未暴露任何痕迹。作战中,王近山部干净利落地伏击歼灭了日军二十师团辎重部队300余人,王近山部仅伤亡10余人,缴获的战利品足足搬了一天一夜。两天以后,王近山又遵照刘伯承的部署,一反兵家“战胜不复”的常规。再度在同一地点附近设伏,再歼日军100余名。 3天之内,王近山进行了两次叠伏击,歼灭了日军4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及装备。英国一位军事学家将这次战役列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 [5]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同年10月奉命率1个团赶赴延安,途经山西临汾东北韩略村时,主动捕捉战机对日军实施伏击,一举歼灭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服部直臣少将旅团长、6名大佐联队长及以下军官120余人,对配合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秋季大“扫荡”起了重要作用。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春,调任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关中警备区司令部副司令员。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同年11月至1946年7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起,任太岳纵队副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率部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等。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9月,定陶战役大杨湖之战,是刘邓大军出兵太行山后第一场恶仗。刘邓大军兵去陇海时,遭遇国军大兵压境。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拍案而起,立下军令状:“我们6纵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为争夺大杨湖,6纵成连成营甚至成团牺牲,仍然攻势不减,最终摧垮了国军精锐赵锡田整3师的战斗意志。此役一举消灭国军主力59团。共军各部队围攻,整3师被消灭,国军全线崩溃,蒋介石在懊恼之余将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撤了职。 [6]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6月,在襄樊战役中,根据战场实际巧妙部署兵力,指挥所部打破历史上兵家攻取襄阳必先夺占南山的惯例,大胆采用“撇山攻城,猛虎掏心”战术,集中主力攻克琵琶山真武山,直捣西门,攻城部队“刀劈三关”英勇奋战,不到两天即攻入城内,全歼守军2万余人,俘国民党第15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康泽和中将副司令官郭勋琪。此役,配合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成为全国五路大捷之一。朱德曾称此战为“小型模范战役”,第6纵队也由此享有“最善攻坚”之誉。刘伯承在战后讲评中说:“在襄阳攻城中,王近山指挥的6纵起主导作用。”

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西南战役等。

指挥战事时的王近山


建国以后

1949年10月至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第十二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军党委书记、重庆市军管会委员。同年12月至1950年1月,兼任重庆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政治委员。

1950年,任川东军区司令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川东分校校长。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曾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2年秋冬,朝鲜战争,联合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美国四星上将范弗里特发动了强大的“金化攻势”,投入大量火力兵力,每天都向秦基伟率领的十五军的防区上甘岭高地倾泻几十万发炮弹和成百上千吨炸弹,十五军在给对方以大量杀伤的同时自己也伤亡惨重,打到第七天,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几乎打光了。危急时刻,王近山命令正在换防去后方休整的李德生的十二军两个师四个团返回前线,投入战斗,配属秦基伟指挥,再增调一个喀秋莎炮团,坚守无名高地43天。这场战役,由两个连阵地的争夺,发展成了战争史上罕见的战役规模的持续激战,联合国军投入兵力达6万余人,最终以损失2.5万余人、损失飞机270多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的惨败告终。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震惊世界, 后来被拍摄成了一部电影《上甘岭》。

1953年回国后,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于南京逝世。

主要成就

(1)土地革命时期,王近山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4年夏,红军转入反攻,王近山率28团孤军追亡逐北,误入有名的“哈儿师长范绍曾部重重包围中。王近山提刀跃马,率领全团左右斩杀,全歼范绍曾部整整一个旅。 1936年秋北上,10月到达甘肃会宁,指挥所部参加山城堡战役

(2)抗日战争时期,王近山率部参加了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对配合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秋季大“扫荡”起了重要作用。

1937年10月中下旬,任八路军129师722团副团长的王近山带5个连的兵力埋伏在七亘村及甲南峪一带,干净利落地伏击歼灭了日军二十师团辎重部队300余人,王近山部仅伤亡10余人,缴获的战利品足足搬了一天一夜。两天以后,王近山再度在同一地点附近设伏,再歼日军100余名。 3天之内,王近山进行了两次叠伏击,歼灭了日军4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及装备。英国一位军事学家将这次战役列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

1943年,王近山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同年10月奉命率1个团赶赴延安,途经山西临汾东北韩略村时,主动捕捉战机对日军实施伏击,一举歼灭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服部直臣少将旅团长、6名大佐联队长及以下军官120余人,对配合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秋季大“扫荡”起了重要作用。

(3)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任太岳纵队副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率部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襄樊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等。

1946年9月,刘邓大军兵去陇海时,在定陶大杨湖遭遇国军大兵压境。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拍案而起,立下军令状,一举全歼国军主力59团。共军各部队围攻,国军整3师被消灭,师长赵锡田被活捉,国军全线崩溃。

1948年6月,在襄樊战役中,王近山指挥所部大胆采用“撇山攻城,猛虎掏心”战术,集中主力攻克琵琶山、真武山,直捣西门,攻城部队“刀劈三关”英勇奋战,不到两天即攻入城内,全歼守军2万余人,俘国民党第15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康泽和中将副司令官郭勋琪,配合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成为全国五路大捷之一。朱德曾称此战为“小型模范战役”,第6纵队也由此享有“最善攻坚”之誉。

(4)抗美援朝战争,王近山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1年,王近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秋冬,联合国军投入大量火力兵力,向秦基伟率领的十五军的防区上甘岭高地倾泻几十万发炮弹和成百上千吨炸弹,十五军伤亡惨重,打到第七天,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几乎打光了。危急时刻,王近山命令正在换防去后方休整的李德生的十二军两个师四个团返回前线,投入战斗,配属秦基伟指挥,再增调一个喀秋莎炮团,坚守无名高地43天。联合国军投入兵力达6万余人,最终以损失2.5万余人、损失飞机270多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的惨败告终。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震惊世界, 后来被拍摄成了一部电影《上甘岭》。

人物轶事

桀骜不驯

在红军时期,因为杜义德将军枪杀了他的战马,他几乎要枪毙后来成为他黄金搭档的杜义德,结果被徐向前一顿臭骂。

驻防陕甘宁边区时期,王近山的新4旅奉命与其他兄弟部队会攻爷台山,王近山因为不同意其他旅的作战方案,勃然大怒,居然一脚踢翻椅子,摔门而去,其他各部最后不得不采纳王近山的作战方案。

解放战争后期,二野扩编,许多纵队司令升任兵团司令,屈居3兵团副司令的王近山很不服气,居然当着刘邓首长的面指着5兵团司令杨勇说:“他,凭什么?”大有取而代之之势。邓小平回答:打仗你比杨勇强,但其他的他比你强,所以你当副司令。”

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没有打好,王近山又在志愿军司令部炮轰彭德怀:“这仗是这么打的吗?这是放羊撵狗的打法,不讲战术!这样滥打仗,是葬送军队,是拿我们的兵去送死!”彭德怀这个脾气最大的元帅只好当面承认错误。 [7]


年轻时期的王近山

离婚大祸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王近山才34岁。这位风流倜傥的12军军长,成为年轻女性的偶像,特别是他的小姨子韩秀荣对他更是如痴如狂。1953年,王近山从朝鲜归国后,在荣获中将军衔北京军区副司令职务的同时,旧情复发,不能自拔。妻子韩岫岩向组织上递交了声讨“陈世美”的状纸,王近山则一不做二不休,向组织递交了离婚申请。

鉴于军队将领入城后另觅娇妻的现象时有发生,毛泽东指示刘少奇亲自处理此事。1964年,王近山的离婚官司被作为轰动一时的“铡美案”典型,受到严厉处分:开除党籍、保留军籍、撤销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中将军衔没有了,降为大校,从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之职降到河南省一个农场副场长。曾经让他感受天伦之乐的家也没有了:子女们都站在可怜的妈妈一边,对现代陈世美充满了憎恨。而差点让他精神崩溃的是,小姨子韩秀兰顶不住各方面的压力,最终退出和姐姐的竞争,远走异乡,悄然从人间蒸发。幸有保姆黄慎荣愿陪伴他落难河南周口黄泛区农场,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8]

年轻的韩秀荣

农场遭遇

1964年,王近山被撤销职务,降为大校;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转河南周口地区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9]

1964年至1970年,王近山被下放到河南周口的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农场的生活并不平静,文化大革命很快就波及到那儿。

1968年麦收时期,其他场长都被打倒了,由王近山暂时主持工作,处在风口浪尖上。造反的学生要求组织大批斗、大批判,阻止人们割麦子。王近山火了,和学生们干上了,拍着桌子大声斥责:“绝不能耽误割麦子,夏收夏种,虎口夺粮,一年就这几天,一耽误就是两季。不信我的话,你们可以回去问问父母亲,是不是这回事。你们说什么都行,但一定要等到割完麦子种上秋粮再说。”学生一下子被震住了,乖乖地跟着他去割麦子了。

王近山还是受到了冲击。有的学生提出来,王近山搞特殊化,生活腐朽,上厕所还要坐一把椅子。学生们不了解,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因为他不能蹲,一蹲下就起不来,于是就在一把椅子上挖了一个洞,大便时就坐在上面,那滋味并不好受。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娃娃,王近山被气得无话可说,无奈地对他们道:“你们说我腐朽,你们也可以去试一试。”

弥留号声

1968年,王近山向毛泽东写信承认错误,此后恢复副兵团级待遇,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军区顾问。

1974年年初,王近山渐感身体不适。11月份,因大吐血,他不得不住进医院,医生检查不出病情,经请示后决定实行手术检查,一打开腹腔,结果是胃癌。不幸的是,术后肠子又破了,造成肠漏,大便不断漏出,他又不得不开腹再次做了一次手术。由于病痛的残酷折磨,他已骨瘦如柴,弥留之际,虽已神志不清,但在昏迷状态中,还用微弱的声音问道:“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他的小儿子回答说:“是李德生叔叔在那里!”“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他是听着专门为他播放的军号去世的。[10]

逝世补任

王近山去世,邓小平指示说:“王近山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悼词我要看!”

王近山的悼词上历任职务为: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而最后职务则是军级——军区副参谋长。这虽是事实,但又显然不妥。邓小平看到这里,沉思片刻,提起笔来把“副参谋长”四个字圈去,用遒劲的字体写上“顾问”两个大字。

1978年5月11日,中央军委补发了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11]

老年的韩岫岩在八宝山扫墓照


家庭成员

弟弟:王连山、王迏山

第一任妻子:韩岫岩(1924-2007.6),原名韩秀兰,1923年10月生,河北保定地区人。因为丈夫王近山名字有”山“而改名韩岫岩,抗日战争时期系八路军医院的护士。曾任北京海军总院副院长。与王近山结婚10多年后,因丈夫与妹妹互生爱恋,与其离婚,前后生下8个子女。逝世后葬于北京八宝山公墓,与丈夫墓园相邻。王近山和韩岫岩的八个子女,分别是:子女:王少峰、王巧巧 、王岩、王岫岫、王鲜鲜、王媛媛(送给朱铁民做女,改名朱元元) 、王珍珍、王陆峰。

恋人:韩秀荣,妻子韩岫岩的亲生妹妹,因与王近山互生爱恋,致使姐姐与王近山离婚,王近山被开除党籍,撤消职务。1964年后以生活作风有问题被发配边远地区,从此杳无音讯。

第二任妻子:黄慎荣,1943年生,北京通县人。1955年到王近山家当勤务员,不顾家人的反对,跟王近山到河南农场当保姆,照顾其生活。1964年10月初和王近山结婚。与王近山到河南西华县黄泛区农场,王近山任副场长,黄慎荣在农场幼儿园工作。生一女一男。  

王近山和韩岫岩与子女照

 

所获荣誉

1951年至1953年,王近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人物评价

军队评价

王近山被誉为“二野朱可夫”,同陈锡联并称为“二野两朵花”。

同事评价

上将李德生、上将尤太忠:“王近山对在山头插红旗指挥作战鼓舞士气的做法极为重视。抗日战争开始后,打第一仗,他仍如此指挥,以后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多次劝阻下,才注意隐蔽身体。作战中,当部队攻城受阻时,他还是要冲上去,竖梯子爬上城。以至于我们在多次战斗中不得不派六七个警卫员跟着他。当他往前冲时拉住他,再不听劝说,就几个人压在他身上,有时气得他又急又火、又踢又咬。”

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郭涛中将:王近山将军喜读兵书,案头常摆书有—《隆美尔战时文件》、《斯巴达克思》、《太平洋争夺战》、《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回忆和思考》、《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等。

领导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王近山打仗勇敢顽强,指挥果断,机动灵活;有压倒敌人的气概,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条件多么艰苦,从不叫苦;他敢打硬仗、恶仗,有时伤亡很大,也能顽强支撑局面,坚决完成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邓小平:“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王近山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悼词我要看!” [22] 邓小平把王近山的最后职务“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改为“南京军区顾问”。邓小平交待下去:“近山同志一生为了革命出生入死,不容易,我们能给死者的安慰就是这个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刘伯承:“王近山是一员难得的智勇双全的猛将” “一人投命,足惧万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点疯劲,没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我早就听说有个红四方面军的王疯子,现在成了吴下阿蒙了,了不起啊!” [12] “王近山同志,人家说你是‘王疯子’,我看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你这—仗把那位胡宗南打得可快要疯了啊!” “太岳有个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略,能抓住战机打漂亮仗!”

领导题词


国家评价

新华社:王近山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坚决贯彻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跟随毛主席转战南北,屡建战功。在我们党的历次路线斗争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坚决拥护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积极参加反对林彪和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斗争。他坚决拥护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大路线,对革命事业的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王近山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一个损失。 (1978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题词评价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邓小平:一代战将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杰出的战将 人民的功臣

国家主席杨尚昆: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战功卓著

政协主席李先念:人民的战将王近山

国务院原副总理薄一波:一代战将 非凡战功

中央书记处书记宋任穷:战功垂青史 战将留芳名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近山同志我军名将 英勇善战战功显赫 为国立功永垂不朽

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段君毅:王近山同志是二野一位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战将

国防部副部长廖汉生:弘扬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的精神

后世纪念

著作

《百战将星 王近山》

《“战神”王近山》

《开国战将》

《骁勇善战 战功卓著——怀念王近山同志》

《一代战将—— 回忆王近山(本书序言)》

邓小平题写了书名——“一代战将”。

《王近山:亮剑人生》

《司令爸爸司机爸爸》

一代战将


影视

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原型就是王近山。[12] “最具有此精神的人物:李云龙。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这是一代骁将王近山给世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活动

视频:《别样的李云龙——王近山诞辰100周年》

《铁血丹心 战将情怀——纪念王近山将军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开国将军王近山诞辰100周年

故里

王近山将军故居 位于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程河村许家湾,占地500余平米。2015年10月11日,修缮一新的王近山将军故居不但是一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一个红色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