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桃坪羌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理县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西汉、清。2002年12月27日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波碉楼。
桃坪羌寨的保护与复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项目中获得杰出项目奖[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桃坪羌寨复原工程体现了灾后重建从整体着手的观念,羌寨村民与政府部门、专家和工匠合作,确保了羌族文化时刻渗透在碉楼等独特的民俗建筑、公共设施以及景观的复原过程之中。
简介
桃坪羌寨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离成都163公里,距离县城41公里,全寨共有98户人家。至今保存着原始羌寨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的民族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工整。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累,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羌族建筑工艺精湛,构思独特,为防御敌人侵略,所有住房都互相连接,进入巷道,就像进入迷魂阵,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下流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人性寨内但闻水声叮咚于地底。
桃坪羌寨民俗浓郁,可以品尝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可以观赏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几十个人、上百个人高歌畅舞,气愤非常热烈,羌家姑娘会为你敬上醇香的青稞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完全溶入古来的羌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如今,寨子里仍然居住着98户“格尔麦阿嘎”,在羌语里是“古巷人家”的意思。“5·12”汶川大地震让桃坪羌寨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以爱心羌饰(羌绣)为我们的主打品牌之一,支持灾后经济重建,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以爱心为宣传口号,把羌饰(羌绣)推向市场,这是一个大的发展领域。而网络销售几乎为空白。同时,大地震使人们了解到了羌族手工艺品的极高艺术文化价值,开始关注这一精品,一种商品的内在价值被人们认识到,相当于千里马遇到伯乐,且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桃坪羌寨建筑风格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
桃坪历史悠久,据史料记截,寨子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时即在此设广柔县,桃坪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便已存在,到现在已集2000多年的历史于一身。
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寨子是一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
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于是有了无数暗道,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历史的迷宫。
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不吊线,信手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2],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桃坪羌寨一反传统古城设东、西、南、北四门的建筑形式,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寨内人进出自如,而外来人却如入八阵迷宫,非本寨人指引,不可通行。寨内的地底下,挖掘了众多的引水暗渠,上盖石板和土,一定距离间,留有活动石板,揭开即可取水。这些水渠方便、保密,在寨内编织成流经每栋碉楼的水网,为战时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桃坪神奇的路网、水网、房顶,组成了羌寨内地上、地下、空中三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这也是桃坪羌寨建筑的奇特之处。
桃坪羌寨因典型的羌族建筑、交错复杂的道路结构被称为“东方神秘古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
视频
理县桃坪羌寨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工程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度亚太地区 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中国图书馆网,2016-09-26
- ↑ 神秘东方古堡 千年桃坪羌寨 ,搜狐,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