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熊龍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熊龍屬
圖片來自tanmizhi

白熊龍屬名:Nanuqsaurus,意為「北極熊蜥蜴」)是屬於暴龍科暴龍亞科的一種獸腳亞目恐龍,化石發現於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市鎮的王子溪組地層,年代相當於白堊紀晚期的馬斯垂克階[1]该属只包含了一个,即模式種霍氏白熊龍Nanuqsaurus hoglundi),目前只有部分头骨被發現。

描述

白熊龙推测有6米(20英尺)长,大约是暴龙的一半。这个体型的数据是Fiorillo与Tykoski根据高纬度的栖息地而推测的。

白熊龙的头上有个形状特别的脊,显示出白熊龙是暴龙的近亲。根据其他暴龙科头部的比例,推测出白熊龙的头部有60至70厘米(24至28英寸)。

由于白熊龙的特征,白熊龙被归类为暴龙亚科。其中这些特征包括:较细的头部分叉、在矢状嵴顶部重叠并分开正面,背颅顶上融合顶骨的正中点,及正面具有长而尖的尖端部分,将前额叶和泪小面分开,前两个牙齿比后面的牙齿小得多。

发现和命名

化石刚开始于2006年发现于阿拉斯加北部的北坡自治市镇里的采石场中发现的,这些化石一开始先后被认为属于蛇髮女怪龙艾伯塔龙的。后来经由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鉴定,确认这是一个新物种。其模式标本DMNH 21461,发现于王子溪组的地层,年代为6910万年前。标本包含了下颚部分的头骨,头骨有着上颌骨右边的鼻支、包含部分顶骨额骨和右蝶骨的头骨顶部,以及左齿骨的前端部分。该标本属于一个完全成年的个体,因为其有较滑的鼻腔碰触面。

白熊龙首次由美國古生物學家 Anthony R. Fiorillo和Ronald S. Tykoski于2014年命名及描述,其模式种霍氏白熊龍Nanuqsaurus hoglundi)。其属名來自因纽皮雅特语中的「nanuq」,意為“北极熊”,而种名则是为了表彰一位名叫Forrest Hoglund的慈善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