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腹锦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腹锦鸡

中文学名 :白腹锦鸡

英文学名:Lady Amherst’s Pheasant

总       目:今颚总目(突胸总目)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锦鸡属

     种     : 白腹锦鸡

白腹锦鸡(拉丁学名:Chrysolophus amherstiae)是齿鹑科,锦鸡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是雉科锦鸡属羽色美妙绝伦的鸡类,俗名有铜鸡、笋鸡、衾鸡、箐鸡、宽宽鸡、花箐鸡(雄)、麻箐鸡(雌)、鸟林、垅宗、打敲、庄七、尖冲等。是中国特有鸟类(在缅甸也有分布)。170多年前,英国人便把白腹锦鸡弄到伦敦饲养。同红腹锦鸡一样,极为漂亮[1]。白腹锦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区,国外仅见于缅甸东北部[2]

外形特征

雄鸟:中等体型(150厘米)、色彩浓艳独特的雉鸡。头顶、喉及上胸为闪亮深绿色,猩红色的冠羽形短,白色颈背呈扇贝形而带黑色羽缘。背及两翼为闪亮深绿色,腹白。腰黄色,尾羽特形长微下弯,为白色间以黑色横带。少许形长的尾覆羽羽端橘黄色[3]

雌鸟:体型较小(60厘米),上体多黑色和棕黄色横斑,喉白,胸栗色并多具黑色细纹。两胁及尾下覆羽皮黄色而带黑斑。

虹膜-褐色;嘴-蓝灰;脚-蓝灰。

叫声:繁殖期雄鸟发出响亮、粗犷而悠远的ga-ga-ga叫声,或粗声的gua音;群叫声为柔软的shu-shu-shu-sss。告警叫声为刺耳的shi-ya。雌鸟召唤雏鸟的叫声为guo-guo-guo。雄鸟受威胁时叫声为ja-ja-ja-ja。

生活习性

白腹锦鸡栖息于海拔从1000以下到4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中,也栖息于林缘灌丛、草破和矮竹林间,冬季到农田附近觅食。夜晚栖于树冠隐蔽处,白天下树在地上活动。多集成4—5只,或10余只的小群,冬季可达20—30只。

极善奔走,在林中行走极快,但飞行能力差,一般很少飞翔,遇危险时多通过疾速奔跑和藏匿来避敌,仅在危急时才起飞上树,或沿山坡向下滑翔。

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以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为食,也吃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其中较为常见的食物种类有马桑胡颓子花揪果青杠果半夏华山松木姜子山樱桃悬钩子白牛筋四照花,以及农作物小麦玉米黄豆马铃薯和动物性食物金针虫金龟子叩头虫蟋蟀蜗牛白蚁蝗虫鳞翅目幼虫等。主要在地上觅食。有时亦飞到树上啄食。觅食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尤以早晨和临近傍晚较为频繁,中午多休息。有时亦到林缘灌丛草坡和农田地觅食。

用强健的嘴直接啄食或用脚在地表抓扒后在再用嘴啄取。

地理分布

在我国分布于广西贵州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等地。见于屏山峨眉峨边甘洛美姑木里西昌米易会东德昌叙永雅安石棉宝兴天全康定九龙

国外仅见于缅甸东北部。

分布范围:缅甸东北部至中国西南部。引种至欧洲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海拔1800~3600米山林的非常见鸟,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部至广西西部红腹锦鸡分布的西界。

鸟类文化

白腹锦鸡在中国古代属相当高贵的鸟,在官阶中高居二品官鸟。据说皇后的服装是极品官为凤凰,其余的官服一品官是丹顶鹤,二品官是锦鸡[4],三品官是绿孔雀,五品官是白鹇,八品官是鹌鹑,都经皇帝敕封,可见白腹锦鸡之地位[5]

保护现状

白腹锦鸡在野外还有一定的数量,如在云南牟定的密度为每公顷0.55—0.65只,在四川宝兴为每公顷0.08—0.12只,在贵州威宁的典型栖息地更是高达每公顷1.4只。

濒危因素为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猎。

栖息地破坏:云南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及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是白腹锦鸡的主要分布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农耕地的开垦日益扩大,森林面积日趋减少,严重破坏着白腹锦鸡的栖息环境。

过度捕猎:乱捕滥猎,也使白腹锦鸡的野生资源数量逐年减少。

白腹锦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视频

白腹锦鸡 相关视频

白腹锦鸡太美了
全球最珍稀的白腹锦鸡,五颜六色的羽毛如彩虹一般,一起来见识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