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百福中埔福德宫

百福中埔福德宫
图片来自pixnet

百福中埔福德宫,是位于台湾基隆市七堵区百福社区、基隆河畔的土地祠观音寺,原位在百福桥旁,因基隆河整治而拆迁。

目录

历史沿革

基隆市七堵区百福社区堵北里的基隆河畔,原有中埔福德宫、水尾福德宫。其中,中埔福德宫是祭祀当地圳头、中埔、水尾等三地的三尊石头土地公神像。

1987年,百福社区发生淹水,数百户受害,后基隆市政府欲将该段基隆河作截弯取直。1995年6月6日,敬达国际工程公司提出整治计画可行性研究期中报告,建议对百福桥与五福桥间进行截弯取直,要拆除位在新河道南侧、东侧的这两座土地公庙。施工单位当初对这两庙只愿补偿新台币28万元,引起居民不满。次年5月10日,基隆市议员张阿月基隆市市长林水木反应说不赞成截弯取直,因会破坏公八公园、百福里民大会堂、民俗艺术馆,还有二处土地公庙。

1999年10月6日,堵北里里长林俊德向巡查百福桥的基隆市市长李进勇表示,土地公庙以桥边的鲸世界加油站货柜屋也未拆为由拒绝迁移,因此影响整治工程进度。后来,在兼任中埔福德宫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林俊德争取下,中埔福德宫的补偿费从新台币28万元提高到后来的新台币333万6千6百元。但中埔福德宫尚未成立管理委员会,无法在补偿清册上登载业者是福德宫,基隆市政府工务局便以林俊德名义登列为拆迁补偿金发放对象。12月16日晚,林俊德在里民大会堂召开中埔福德宫迁移相关事宜会议。

2000年1月7日,中埔福德宫拆除。同月13日,林俊德领取补偿金市库支票,次日至基隆市农会存入堵北里办公处帐户;但该月17日又全部提领。次月22日,中埔福德宫召开第一次信徒大会,讨论觅地事宜,由早年在基隆河经营洗煤的柯文龙捐出实践路百福抽水站旁的约一百坪土地作庙地。在信徒大会上,林俊德将补偿费交给管委会三人共设的帐户保管。因此笔补偿费依然不足以另盖新庙,主任委员张新枝等地方士绅发起募捐,捐款募得新台币600馀万元。

2000年7月6日,林俊德收到基隆地检署传票,控告涉嫌侵占庙宇补偿费。8月22日,基隆地方法院首次开庭审理,林俊德喊冤说,这钱属于庙方补偿金,非堵北里建设基金,所以不该存入里建设基金帐户,认为七堵区公所在程序上有瑕疵。基隆地方法院法官林玉珮审理时认为,庙原所有人不明,因此查估单位以坐落地堵北里暂为保管该笔补偿费,等管委会成立后再归还;不能因行政程序疏忽或不明,在误载业主是堵北里办公处的情形下,就改变补偿费的性质,纳入一般监督公家帐户的处理方式;遂宣判林俊德无罪。

新庙历经一年多施工,在2004年2月21日举行安座仪式,被报导是七堵地区最大的土地公庙。庙方还委托福州师傅以樟木雕刻三尺六寸高的土地公像,耗资新台币20万元;张新枝说,该神像外表采纯金塑造,是七堵地区最大的土地公像。

新庙一楼为祭拜土地公的中埔福德宫,二楼为祭祀观世音的浮音寺。当时张新枝表示,观音像是卅多年前一名信徒在基隆河畔所捡拾,因为原庙宇过于陈旧,也一并迁此供奉。土地祠兼观音寺的庙宇还有新庄潮江寺下塔悠福德爷宫

至于水尾福德宫则迁移到百福公园,于2005年9月4日安座,管委会主委也是张新枝。他表示,基隆河整治后,百福社区近年未再发生淹水事件,希望水尾土地公继续保佑地方,让大家永远摆脱淹水梦魇。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