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盐趣(杨文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盐趣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盐趣》中国当代作家杨文礼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盐趣

烹饪调味,离不了盐。百味杂陈,有盐在先。

中国古人调味,先要用盐和梅,故《尚书》称:“若做和羹,尔惟盐梅”。五味之中,咸为首,所以盐在调味品中也列为第一。今中国人食用之盐,沿海多用海盐,西北多用池盐,西南多用井盐。海盐中,淮盐为上;池盐中,乃河东盐居首;井盐中,自贡盐最好。

半个世纪之前的家乡小县城,每到秋季大白菜长成后,家家都要腌白菜、洋姜、萝卜之类,在副食门市部有盐,小颗粒混有杂质,泛乌不白,每斤不足一角钱,绝大数人家不愿意用之盐菜。人们理想的淹菜的盐,是定边盐池的盐。有从黑市上能买到,价格与副食门市部稍贵点,也有的托汽车司机捎一两麻袋大家分用。定边盐池的盐,人们称为“青盐”,粒大,色青,茬硬,味咸。见过世面的老人们讲,定边盐池在毛乌素沙漠边缘,每年春天,当温暖的南风远涉万里,吹皱盐湖的湖水,湖水随风翻卷,浪花在空中迅速凝结,生成闪闪发亮的盐晶。“南风至,风起波生,即水凝盐”。定边盐湖出产的盐,“玉洁冰鲜,不劳煮泼,成之自然”。且“朝取暮生”,“暮取朝生”,取之不竭。定边最早独立的大名,却是从公元554年(西魏废帝三年)设置盐卅开始的,一直到公元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裁撤并入环州,叫盐州的历史长达725年。因出产盐,而命名为盐州,历史上,盐曾经那么长久的主宰着这里的命运。据载,定边食盐到唐时开始规模较大的生产,有文字记录当时唐有盐池18个,定边就有乌池、白池、瓦窑池、细项池……年产食盐15万石,行销陕北甘陇等地。

我曾经与同学开手扶拖拉机去定边拉过两次盐。那是在45年前我当插队知识青年时候的事情。1972年冬到农村插队,第二年二道河生产队就买了一台拖手扶拖拉机,机头是由左右两个大把插掌握,老乡又叫它“二股插”。有一个车斗,能拉一吨左右的东西。平时给川地送肥、搞副业拉石头等。驾驶员是我们知青点上的同学霍锦佐。平时就停放在我们窑洞外院子里。霍是正式经师学的技术,简单的修理都会。我学过半个多小时,就勉强能开,以后可以顶替霍开,但不会修。当时年代,农业学大寨,农田基本建设多,川道好地都是梯田纲要田,多种玉米、高粱。二道河的川地少,但每年也是人均贡献粮近300斤(主要是玉米、高粱粗粮),但普遍粮食不够吃,劳动强度又非常大,饥饿基本是人人共享、常态化的感受。农民讲“瓜菜半年粮”,实际上何止半年?因此,家家对腌酸菜很重视,每家一两大缸是必须的。腌菜需要盐,在县城副食门市部买盐要现钱。男劳力一天10分工,我队到年底分红,能算一角九分钱。社员能拿现钱出来的不多。所以队里决定去定边拉盐。第一次去是秋天,瓜果已成熟。邻队马岔队也买了一台“二股插”,司机是新手,想与我队结伴去拉盐,并答应可以给我队预垫买盐钱 ,队长同意了。马岔有一个百多亩的果园,经济收入不错,10分工年底分红一元多钱,是远近有名的富裕队。我们两台手扶拖拉机,在果园装满苹果,上面再放麻袋装的苹果,每辆车都装两三千斤,驾驶员在前座上操作,帮手就坐或扒卧在车斗上的麻袋上面。装好出发已是中午,打算到吴旗住一晚。吴旗县在志丹县城西北方向,74公里省道。谁知往北走了20公里,马岔的手扶拖拉机头与车厢连接的销子断了,正好也到了顺宁公社。就找地方修理,三弄两整天也黑了,晚上只得住在顺宁街上的小旅社里,小旅社就是顺宁公社开的,正好有一位插队的女同学在旅社做会计。见我和霍十分热情,怕晚上土炕冷,专门端了一大簸箕玉米芯子给我们煨炕。我俩开始睡下,觉得温暖惬意,没到一小时,炕烫的连坐都没办法坐,只得蹲在炕上,披着被子打眯胡。尽管没睡成好觉,但同学情谊,铭记难忘。

第二天惜别同学,我们上路,经薛岔到金坪入洛河川,晚上住在吴旗旅社。第三天,赶早,进头道川,翻越乔洼梁到新安边,再下杨井,入一马平川的定边高原,土地平坦,若有水浇灌,定能美过江南沃土。这里缺水,风沙大,县城水质也不好,有涩咸味。当地人肤色偏黑,大多一口黄牙。定边水果少,苹果树沿途很少见到。我们拉的两拖拉机苹果,主要是倭京、红玉,国光之类的,在马岔果园中,属中下品种,一斤卖不到三毛钱,在定边能卖三角五分左右。好的苹果:黄元帅,红元帅,一斤在四角以上,没有拉。先往定边县城旅社,找人私下里总给趸了出去。只留了一口袋,返回路上我们的口福。苹果出手后,我们去了花马池。一望无际的盐湖,被分成整齐的长方形块田,人们有的穿着橡胶鞋,也有的赤着脚,在块田里用耙、木刮子来回收集着盐粒,路埂边像小山似的盐堆的到处都有,盐粒四方形的结晶体,玉米粒大小,晶莹剔透。我用手摸了一摸盐湖水,粘涩蚀手。盐工真不易,皮肤黝黑粗糙,牙齿多是黄褐色,但豪放纯悍。每斤盐好像就是四、五分钱。第四天,从定边又返回吴起,110公里,走了一天,人还颠簸的浑身不得动。第五天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各队。我们队主事的人在知青点的院子里恭候多时了。在队长主持下分盐,不到一个小时,各家都带着盐,回家乐活去了。

可能由于定边盐太诱人,或许觉得有手扶拖拉机方便,第二年冬天,队长又派霍锦佐和我再去定边拉盐。这次,霍已是老驾驶员了,我也能独当一面,所以一开始霍就让我开上,他则躺在车斗里安逸着。除了风霜一路,受晒受冻,早上得烧热水加水箱,用火烤机油底壳;除了换了地点,在苟池买盐外,别的程序与第一次类似,不值赘叨。只讲一件好笑的事。我俩离队往北,走30多里处,接了在胶泥庄插队的同学李晓民,说好一块儿去拉盐,路上红火点。接上小明后,两位老兄躺在车斗里闲聊。我开着,走到大路沟附近,有个下坡带转弯,再向左转并上坡。下坡时也有点向左转,我捏右柄上的离合器,转向左弯,上坡时,我一加油门,车头猛地向右一转,翻倒在右边的近一米深的排水渠里。右边是土崖,车斗整整个翻扣过来底朝天,霍、李在睡梦中被扣在水渠里。我则被车把挑甩到左边三米开外的公路边缘,边缘下是十几米高的悬崖,底下是河水。他俩从水渠里钻出来,没碰破半点皮,胆可能给吓破了,先把我从路沿拉起,我右胳膊被车把碰了,疼的不能动。三人翻好车斗,又费好大劲反正车头,才坐下来。等五色有主、惊魂安定后,发现圆筒式的空气滤清器被砸成不规则形,虽有碍观瞻,但还勉强能用;只是水箱水全倒没了,得用水桶去提水。虽然公路下面就是清凌凌的河水,但这是一条在石砭上开的公路,要找到能下沟里的小路也非易事。我因翻车有功,坐等两位老兄去寻路下沟提水。一去一回不少于一个小时,才又能开动上路。翻车原因很简单,下坡右手离合器,在上坡时没复位,上下坡离合是反操作,上坡一加油门,右轮离轴,只左轮猛转向右。幸亏是向右翻,若向左翻,我们三个就飞下石砭,活的希望很小。到了吴旗后,李晓民才懂得害怕了,死硬不再跟我们去红火,独自返回队的。我和锦佐一路小心,再没出大错,完成了队长的嘱托。

说到这,再讲点花絮:第一次分盐时,队里要拿规矩,往年都是按人头分。我们六个知青,一人按一个半,就是9个份子。但我们第一年劳动,挣的工分少(评的就少,男8分,女7分),队里几个主事的强人要求按工分,我们知青有意见,大家一块商议,一方面我们还不太好意思明争,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我们的父老乡亲确实太可怜了,我是知青头,我说就按工分分盐。第二次拉盐回队,分盐时,有几个社员发现知青工分多,又提出要恢复过去规则,按人头分。按人头分,知青第一年有优惠,以后没优惠,一顶一,同学们有的直接吵起来,队长一脸无奈地把目光投向我,我说行,我们要盐多了没用。今天说起拉盐事了,我写了出来,我岂敢指责乡亲,只是想说中国农民有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要痛下决心根除。我永远热爱我的队人、我的乡亲,有些已经驾鹤西游到另一个世界,但我永远铭记他们,每想到队里,想到大人小孩,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盐在中国源起甚早。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成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20世纪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说明,盐起源的时期远在5000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有些地方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盐专卖制度在中国历史十分久长,从春秋战国齐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几乎伴随封建社会整个发展过程。它是封建统治阶级人为制定并设立,由其独占食盐生产和销售渠道,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统治阶级巧妙地借用了盐所具有的商品外观形式,掩盖其掠取民众财富的实质。象中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一样(自古的皇粮国税被废止,每亩地还有将近50元的补贴),2014年11月工信部确认2016年取消食盐专营,放开盐产品价格。2017年起盐业全面按照新的方案实行。全国每年的食盐总消费量基本稳定在700万吨(这个量跟人口成一定比例,只要人口不发生大的改变,就不会有大的波动),而全国一年的盐产量超过4000万吨,绝大部分用作化工原料,一旦有需要,这些产能很容易生产出足够的食盐。中国的食盐流通是国家专营,价格控制很严,不用担心有人炒作价格上涨的问题,即便暂时被抢购一空,以各地盐业公司供应能力,也很快就会保障供应。专营体制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在保证食盐供应这一点上,还是很有优势的。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克,其中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氯离子也主要在于细胞外液。钠离子和氢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或食物里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5克。由于生活习惯和口味不同,食盐的摄入量因人因地有较大差异,我国一般人每天约进食盐10-15克。食盐用途广泛,中药用途、科技用途、食盐妙用,一查即知,无需赘述。但弊端务必明了切记: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引起水肿,引起感冒,导致胃癌,可致白内障,等等。

食盐能避免肉类及其他物品腐烂,也因此成为不朽与永存的代名词。撒盐被认为能对抗魔鬼,让人免受伤害。俄罗斯人送给新生婴儿的四件礼物中就有食盐,用以帮助婴儿辟邪。中国的维吾尔族人甚至把盐视为圣物,他们相信,食盐具有超自然力量,可以影响人的命运

快半个世纪过去,回想两次拉盐,在当时是违反规定的地下行为,就今天也是不会允许的。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草木,宥于情感。

插队岁月,青春难悔,草木有情,回味无穷。 [1]

作者简介

杨文礼,陕西志丹人,陕西省委党校退休人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