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瞿海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瞿海源 (Qu, Hai-Yuan)

图片来自真促会

基本资料


教育程度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社会学博士
职业 社会学家

经 历

瞿海源生于(1943年-),台湾人,祖籍上海台湾社会学家,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硕士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董事长,现任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研新村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等职,亦是澄社创社社员、废死联盟召集人。

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宗教社会学、社会变迁、社会阶层化。

社会参与

瞿海源常参与台湾各种社会运动,推动倡导废除死刑

2006年9月30日,瞿海源说,民主进步党只有形式上的民主,在实质民主的运作上相当空泛;党内青壮公职人员及党员发动的改革,都在党的运作或不回应下完全落空。民进党建党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民进党几乎已经丧失了追求进步的动机和动力。民进党自始就是一个推动民主化反对党,从来没有建立核心价值。就政党民主政治的本质而论,也许是由于民进党追随中国国民党,建立了一个刚性政党,就容易让人会有“民进党有核心价值”的错觉。其实,民进党拿“民主”和“进步”做为基本价值,就已经有做不完的功课;如果民进党真的是“民主”“进步”党,不断地强化内外的民主,不断追求进步,民进党不可能会有危机;当前的民进党危机重重,证明民进党并不是真正的民主的进步的政党。

2006年12月31日,针对民进党十一寇事件,瞿海源说,民进党有一股势力要赶走一些主张“改革”的精英,有点像当年国民党逼走新国民党连线的样子;虽然沈富雄提议十一寇集体发声,但是“情势比人强”,无意改革的民进党使得改革倡导者可能要容身也会十分艰难。瞿海源讽刺,尽管意识形态不一样,但是在政治素养和作为上,民进党的保皇派保守派,却是和国民党当年的保守派十分神似,就是:坚持虚伪的意识形态排除异己以巩固保守势力,没有政治理想,也没有一点真正的民主素养,但很擅长搞政治斗争。

2009年3月7日,瞿海源在“雷震、反对党与社会运动研讨会”说,民主进步党标举台独口号却无法到台独,是陈水扁政府八年执政失败的主因;他说,民进党现在应该有智慧地维持台湾独立,而不是用意识形态、浪费资源去搞连自己都认为不会成功的台湾独立运动。他说:“有很多民进党人把台湾独立当成基本的价值,把这个价值当成政治行动的依据,实在是大有问题。激进一点的说,虽说要台独,但说了八年都还做不到。平心而论,现在的当务之急为‘有智慧’地维持台湾的独立,而不是动不动就喊台湾独立的口号。”

2009年6月9日,中国时报于头版刊登广告,针对被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认定曾发表“污蔑”言论的“祸源”,要求道歉。10日,瞿海源台大经济系教授郑秀玲林惠玲国立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教授管中祥台湾新闻记者协会会长庄丰嘉、《财讯月刊》记者田习如、前《天下杂志》记者林幸妃等七名曾公开发言、投书或撰写报导批评该集团的学者与记者,陆续收到警告诽谤刑责与求偿的存证信函,成为台湾新闻传播史上媒体意图控告批评者的先例。传播学界随即发起连署谴责旺旺中时,短短三天,高达二十三校、超过一五0名学者抗议并要求该集团悬崖勒马,不要残害言论自由与新闻专业。这七位也发表共同声明《感谢与不惧》,呼吁该集团停止对媒体新闻报导与编辑走向的不当干涉,尊重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与工作尊严。

2013年7月,瞿海源郑秀玲与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国昌、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施俊吉等呼吁立法院各党团信守承诺在7月临时会完成《媒体垄断防制与多元维护法》之立法,为健全台湾媒体产业发展与民主多元合理秩序订下一部关键性法案。但该法仍遭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封杀。

瞿海源郝明义郑秀玲小野冯光远九把刀张锦华台大文学院院长陈弱水、法律学院院长谢铭洋、社会科学院院长林惠玲、副院长王丽容、新闻所所长洪贞玲、社会系主任柯志哲、社工系主任郑丽珍学学文创董事长徐莉玲台湾新闻记者协会中央研究院院士张俊彦(前国立交通大学校长)、院士廖运范、特聘研究员陈恭平国立清华大学荣退教授彭明辉、台大国发所教授刘静怡交大资工系教授林盈达台科大资工系教授邓惟中等知识界与艺文界人士就“未充分征询民间意见”、“未进行冲击评估调查”、“未事先让国会参与监督”而引发台湾社会轩然大波的“两岸服务业贸易协议”黑箱作业发起“实践民主审议、诚实评估冲击、重启服贸谈判”的连署活动,要求政府必须就“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由谁做的决策?中间的谈判经过?”等始末正式出面做完整说明,让社会讨论日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