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瞿玄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瞿玄和
国家一级演员
出生 1944年
印尼苏门答腊
国籍 中国
职业 演员、演播艺术家
知名于 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
知名作品大地
盲人音乐家
唐山大地震》。

瞿弦和,男,1944年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6岁随父母回国。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煤矿文工团总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演播艺术家。曾在电台录制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演播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大地》、《北国章》、《盲人音乐家》、《唐山大地震》、《神歌》《西部歌王》《毛泽东的故事》等作品,影响广泛;在电视台主持各类文艺节目,率文艺代表团出访世界世界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曾赴全国各地矿区为煤矿工人慰问演出,多次获得“名誉矿工”称号。1984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列为十大演播艺术家。1989年获首届全国话剧“金狮奖”,在第十三届青年联欢节上获平壤艺术节奖章和国际艺术证书,1992年获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收入“世界名人辞典”地22版,1995年主演话剧《高山巨人》获32届意大利皮兰德娄戏剧节“艺术大奖”。

人物简介

瞿弦和,男,1944年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6岁随父母回国。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瞿弦和的名字、面孔和声音,大家都熟悉。爱听广播的说他是著名演播家,[1] 爱看电视的说他是著名主持人,瞿弦和却说自己做这些都是"业余",他是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妻子张筠英,张筠英,著名演员、朗诵艺术家。北京人。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协会,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理事。 [2]

提起张筠英这个名字,大家好象不是很熟悉,她生于1943年,北京人,著名演员、朗诵艺术家,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协会,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理事。。但提起《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我们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部电影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儿童片,片名就叫《祖国的花朵》,而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儿童电影的主演,就是张筠英。她在影片中扮演骄娇二气的学生杨永丽,凭借在影片中的出色的表演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张老师从事影视工作多年,后来致力于广播演播事业,贡献卓著,曾在话剧《青松岭》、《霓虹灯下的哨兵》、《杨开慧》等戏中担任主要演员。 张老师为中央及各地广播电台录制了近千余篇文学作品,其中诗歌《一月的哀思》、《风流歌》,长篇小说《北国草》、《秋之惑》、《你为谁辩护》、《圈套与花环》等影响广泛。1987年被中央台列为十大演播家之一,1991年再次获得“优秀演播艺术家”称号。独立执导译制片240余部(集),其中有《空中小姐》(日)、《三个侦探》(英)、《两个女人的命运》(西)等,在第二届全国译制片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舞台——广播——配音的语言处理》的论文。《西游记》观音菩萨的配音。[3]

生平

瞿弦和总是一件事还没完就已经在筹划下一件事了。用他夫人张筠英的话说:“瞿弦和就是一陀螺,小鞭儿就在他手里,天天抽得自己团团转。”跟他一起工作的人也都习惯了他的“晚上闹觉,早上叫早”,半夜12点被团长的电话叫醒固然辛苦,可人家团长还没上床岂不更辛苦?

一般来说,五六十岁的人大都开始讲究“养生”了,瞿弦和却完全无此念头,天天“吃嘛嘛香”,而且还说:“要是谁想问我点我不想说的事,不用打,饿我三顿就都招了!”他睡觉的时间很少,但他会随时补觉,累极了说声“我睡会儿”,话音刚落鼾声就起,三五分钟后,又是一张焕然一新的面孔。还有,瞿弦和爱吃药,忙碌的人大都如此:总舍不得花时间休养,只希望药到病除,速战速决。很多肯吃苦、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往往不好相处,他们常会不自觉地把辛苦写在脸上。瞿弦和不同,他的任劳任怨是通过营造和谐工作气氛表现的,只要他在,办公室里总是笑声不断。他的玩笑总是信手拈来,就是批评人,也是让人又痛又痒。如果他告诉你:“又戴围嘴儿啦。”你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工作不够努力,因为那句北京歇后语是“老头戴围嘴——装孙子。”

特点

瞿弦和的最大特点是喜新不厌旧。“五一音乐会”已经办了第九届了,他还要求年年办,为煤矿工人争光的传统不能变。同时,他对创作人员的要求也非常“简单”:“我要不一样的,跟别人不一样,跟咱们从前不一样。” 瞿弦和喜欢突发奇想:某一天早上他会说:我们可不可以找有关部门商量一下,把咱们团门口公交车站的站名,改作“中国煤矿文工团站”呢?某一天早上他又会说:小剧场为什么闲着呢?可不可以跟附近的社区、中小学校联合搞一些演出活动,既回报了社会也给演员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人可不能闲着。瞿弦和一直有一个计划,要去拿一个飞行驾照。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提案成立“中国武警煤矿总队”……

热情、真情、激情,是瞿弦和对全团演职员提出的要求。他的做事原则来自戏剧学院学到的表演三要素:迅速地判断、准确地反应、巨大的激情。 012年7月17日免去瞿弦和同志的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职务。聘任瞿弦和同志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名誉团长。[4]

媒体专访

2012年12月10日国家一级演员瞿弦和接受了中国艺术网的专访,当记者问到:“您对待下属在态度上有着什么样的心得体会”他回答说:“作为一个文艺团体的领导,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团员们在业务上更快地成长,为他们提供机遇,当他们有了机遇的时候更应该去鼓励他们。在我担任团长的时候,煤矿文工团的演员可以和社会上的演出团体进行签约合作,鼓励大家去在艺术上做出更多的开拓。如果赶上团里演出和外面的活动有冲突时,就会协调时间,尽量让演员两边兼顾。用我的话说,“谁好,谁进步,谁成名我都高兴。

2017年2017年4月17日讯,深圳,4月16日晚,一台名为“我的祖国”乔羽作品音乐会在深圳举行,73岁的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瞿玄和担任主持,而其妻,已是74岁高龄的朗诵艺术家张筠英深情朗诵了乔羽先生的作品,张筠英教授曾在1953年在天安门给毛主席献过花,[5]晚会期间瞿玄和还提到今年是他俩金婚年,现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祝福![6]


个人概述

当年,一批年富力强的业务尖子成为各文艺院团的团长,37岁的瞿弦和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22年过去了,文工团500多职工百分之百说:瞿弦和——非人也! 此话怎讲? 煤矿文工团每年下矿慰问演出不少于百场,路途总是最遥远、演出条件总是最艰苦,而兼任多个社会职务的瞿弦和几乎全都参加。经常是大部队出发时,他还在处理别的事情,随后赶去矿区;演出结束后,他难得跟大伙一起休息,总要连夜赶回。有一次,文工团在宁夏白芨沟矿演出,刚开完政协会的瞿弦和随后赶去,下了飞机,经过5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才到矿上;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卸完台,已是夜里11点多;他又带着灯光师连夜返回,又是五六个小时山路,又是两个多小时飞机,9点上班时间刚到,他已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办公室。

视频

瞿玄和朗诵《明月几时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