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知用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知用中学前身是1922年由进步青年创立的知用学社。1924年9月12日在知用学社基础上创办广州知用中学,是民主进步人士以“学以致用”,推进中国的教育事业,拯救中国的理想在广州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学校。1927年,鲁迅在知用中学作《读书杂谈》的讲座,留下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的名句。1956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市第二十八中学”。1981年,广州市第六十九中学并入28中学,继续沿用“二十八中”校名。1983年,获准复名为“广州市知用中学”。2004年广州市第九十九中学并入知用中学,原九十九中校舍成为知用中学的初中部。2010年,越秀区中小学用地调整,知用中学西校区(原九十九中校区)交朝天小学使用,广州市第三中学(原第三十四中校区)交知用中学初中部使用。2019年,越秀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广州市知用中学从2019年起高中部停止招生,过渡两年后改办为初级中学。

办学理念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求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校训精神,在鲁迅、茅盾、廖承志等一批著名学者和革命家,以及唐富言、张瑞权、陈寂、佟绍弼、李桦等名师的引领下,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人才,如大革命时期的优秀共产党人毕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广州市市长朱光、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万德森、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缔造者张翰英、羊城晚报社社长吴有恒、著名作家秦似、世界跳水冠军陈肖霞、著名足球运动员麦超等。学校曾前在湖南、香港、澳门、越南西贡等多地开设分校,目前校友遍布海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世纪以来,学校传承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恪守“格物求知,穷理致用”的校训精神,以培养“学养深厚,实学见长”的现代公民为目标,全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教育优质、管理优效、师资优化、校风优良、环境优雅”的广州市文化名校。

广州市知用中学,现有初一至初三,高三4个年级共27个班。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55人,中高级比例88%。具有研究生或研究生课程班毕业的教师26人。

校训

格物求知 穷理致用。出自于《礼记·大学》,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探求知识,穷尽事理以达到实用”。

办学理念

求知致用

办学宗旨

让每一位学生都看到发展的希望,让每一位家长都感到优质教育的满意,让每一位教师都享有成功教育的幸福[1]

办学特色

文化兴校

知用中学的发展,熔铸了“爱国进步、历史深邃、名家引领、敢为人先、文化丰厚”的五张文化名片。这是学校永恒的精神财富。学校传承并发展这些精神,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广州市历史文化名校。

课程引领

近年来,广州市知用中学传承并发展了具有九十多年历史的知用精神,实施了“求知致用”校本特色课程,以学校文化和特色课程滋润师生成长,务求让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在求知致用的课程中发展个人的优势潜能,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效果[2]。2016年12月,“求知致用”校本课程荣获2017年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重点立项。在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以特色课程为突破口,知用中学逐步形成“求知致用”学校特色文化。

“求知致用”校本课程结构的特点就像一幅太极图,体现了“求知”与“致用”不断循环相生的知识创生发展过程。鱼眼的两端分别为“求知”、“致用”两端,一者主静,一者主动,既为求学方式之两途,又为所获知识之两端。两鱼相交,又体现了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承、相互创生的特点。由“知用”而生“求知”、“致用”之两极,又由此两极而生发学校之诸课程群,并对应国家颁布的六大核心素养,由此培养出“学养深厚、实学见长”的现代公民。

“求知致用”特色课程植根于知用优秀的核心文化,注重学生自主体验、注重实践的校本课程給学校的课程体系注入了活力。同时学校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拓展了校本课程的外延,开拓了师生的眼界,其中的很多课程获得师生的喜爱。如三生家庭教育课程促使学校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走上规范化、专业化道路;电影课程使年级的班会课教育更具主题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礼仪课程让学生养成各种场合的礼仪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军毅课程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了学生的重规矩、守纪律的意识;智慧体育课程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了师生健康成长;学校途梦课程让孩子们的视野跳出课堂,不仅了解了职场不同职业的酸甜苦辣,也开始懂得展望和设计自己的未来。我校途梦课程取得很多实际成果,成功参展第五届中国教育博览会。

参考文献

  1.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搜狐,2016-05-26
  2. 教育概念及内容分析,学术杂志网,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