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礼尚往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礼尚往来

来自 快资讯网 的图片

礼尚往来 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礼尚往来指在礼节上注重 相互往来,多用于人际关系;也用于比喻施以怎样的行为,即以怎样的行为回报。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礼尚往来 [1]

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近义词 互通有无有来有往

反义词 一厢情愿来而不往

出处 《礼记·曲礼上》

注音字母 ㄌㄧˇ ㄕㄤˋ ㄨㄤˇ ㄌㄞˊ

语法结构 主谓式

语法属性 作谓语、定语

基本信息

词目

礼尚往来

易错

礼上往来,礼尚网来,礼尚枉来,礼上网来,礼上住来

发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详细信息

释义

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也就是说朋友之间应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1]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1]

示例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1]

宋・胡寅《斐然集》四《寄唐坚伯诗》:"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汲引屡抛砖。"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蔺)相如亦请于秦王曰:'礼尚往来,赵既进十五城于秦,秦不可不报。亦愿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

语;用于人际关系。

近义词投桃报李、互通有无、有来有往

反义词

来而不往、有来无往

歇后语

投桃报李;得牛还马

灯 谜

敬人者受人尊敬。

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一次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终于得到孔子的回访。

手机软件

概述

礼尚往来 是一个有趣的礼物推荐应用,它旨在提供特色的礼物攻略或手工DIY教程,以帮助广大青年解决送礼难的问题,让用户在与亲朋好友共享节日的欢乐时光或追求心仪对象的甜蜜时刻可表达自己的浓浓的心意及制造惊喜。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