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著作。陈原著。学林出版社1983年出版。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对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力图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观察因社会生活变化所带来的语言的变异,从“语言的遗迹”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同时,研讨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在社会交际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书约24万字。内容含14个论题:作为边缘科学的社会语言学、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手势语和“原始语言”、“阶级语言”、语言论争的社会意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非语言交际与形象思维、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变化、从语言变化探索社会生活图景、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语言、语言的互相接触、术语和缩略语的社会作用、塔布和委婉语词、语言感情和国际社会。这是中国第1本较为系统的社会语言学论著,不仅较全面地阐明了语言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诸种语言现象,而且为开拓中国社会语言学建构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初步基础。认为,社会语言学是两门社会科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邻接科学,它的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语言本身的构造和规律。这种静态现象(语言现象)的考察,虽应该继续,但已不能满足今天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有必要开辟社会语言学作为一条新的途径,来探索语言的运动过程。本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语言的本质和发展的理论,有集中而深入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直接现实”的基本命题,被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三个出发点”,从而明确否定关于语言是“自然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并进一步剖析了“原始语言”论和“阶级语言”论、语言发展的“爆发”论等观点。关于当代流行的新学科和边缘学科(信息论、符号论)对于语言学影响,在本书中也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对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从信息与反馈、信息分析、信息量诸方面详细分析了它在社会交际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叙述“模糊语言”时,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交际需要一定的模糊语言,但不完全排除精确信息”,“电子计算机要求精确的指令,它不能适应模糊语言”的论点。关于作为符号的语言,除论证其任意性、表达特定语义等基本原理外,还深入考察了“非语言符号”现象,强调“非语言符号”在当代信息传递上有重大意义。

本书视野开阔,语料丰富,尤其在阐述语言与社会的“共变”方面,如亲属称谓和称谓语的变化、甲骨文语言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图景、语言的相互接触和借词产生、语言禁忌和委婉词语的运用等,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很富有启发性。此外对“语言论争”、“语言冲突”以及“国际辅助语”等有关语言计划方面的问题,亦有简明而敏锐的论述和主张。

作者介绍

陈原(1918— ),中国广东省人,语言学家。历任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世界语协会会员,世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学会国际理事会成员。尚著有《语言与社会生活》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社会语言学 相关视频

教师资格考试英语第46讲: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参考文献

  1.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