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禹州第一高级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禹州第一高级中学创建于1946年,其原名“省立禹县中学”。学校坐落于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禹州段附近,紧邻颍河,景色优美,交通发达。是河南省名校,省级示范高中。她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周边文化气氛浓郁。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素以名师云集、治学严谨、成绩卓越而著称。一代代一高人用激情和心血铸就了“顽强、拼搏、奉献、争先”的一高精神,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特色。2016年8月20日,原禹州一高、禹州二高合并组建新的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并迁入新校区。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位于禹州市西区颍河南岸,振兴路东侧,南邻勤学路,东依湖滨路,现有专任教师56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60人,一级教师18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1人,现有标准化教室130个,在校生9170人。

学校规模

老校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25人,专任教师208人,教师合格率100%。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2人,一级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省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劳动模范达60人之多,包括国家级、省级以上的优秀教师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3人。

新校区西区高中

学校现有标准化教学班130个,在校生达到9170余人,教职工56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60人,一级教师185人。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1人。

办学理念

学校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大力气,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悬挂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牌,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尚德崇道。每个年级轮流办板报,开通“校园之声”广播,宣传人生理想、讲述名人成才故事、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介绍学习经验方法等。该校还办有禹州市普通高中唯一的一份《晨光》校报,半月一期,定时出版。该报除了介绍学校新闻、教学经验外,还为培养学生文学创作兴趣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成立了文艺团,定期表演文艺节目;在周末播放电影,使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学校还定期组织书画比赛和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增进了他们的友谊。在学术交流上,学校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把名师请进来,为师生指点迷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明的启迪和文化的熏陶,使整个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学校积极开展文明细胞建设活动,利用重要节日、重大纪念活动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学校每年评选文明教师、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让大家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形成了“人人讲文明,创建我先行”的浓郁氛围。利用全体会、升旗仪式、官方微信、校信通、校报等平台,学习十八大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师资队伍

禹州市一高1978年恢复建校时,学校本科学历教师不多,当时到一高任教者多为文革前禹县高中教师,他们虽任高中教师多年,但其中大学专科、中师甚至高中学历者不少,达不到高中教师必须具备本科学历的要求。80年代初,招生制度改革以后入校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但因本科生回禹者甚少;专科师范生已炙手可热,一批专科师范生相继进入一高,甚至中师生也有部分进入。为了提高任课教师业务水平,学校采取措施,支持鼓励教师进修,经过努力,数名教师取得本科学历,但多数学历不合格者仍未取得合格学历。到1985年,全校67名任课教师,除任教20年以上免于要求取得本科学历外,仅中青年教师就有25人学历不达标。非任课教师中,学历在不达标者比例更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