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基故里(美景图)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离战》乃取“离间”之义,旨在阐述如何采用离间之计以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

它主张,在对敌作战中,应该随时注意捕捉和利用敌国君臣之间的裂痕,派遣间谍进行离间,扩大和加深敌人内部矛盾,然后以精锐部队乘隙攻击之,就能达成战胜敌人的企图。篇中所引“亲而离之”,系孙子所论用兵“诡道十二法”之一,其意思是,对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分化它。以离间为策略手段来破坏敌人的内部团结,目的在于为我战胜敌人创造可乘之机和有利条件。《离战》选自明朝刘基的《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1]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

目录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应当密切注视和利用敌国君臣关系中的矛盾,适时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倘若敌国君臣之间相互猜忌不协,我便乘隙以精锐部队进攻它,必定能够实现战胜敌人的目的。诚如兵法所说:“对内部亲密团结的敌人,要用离间计去破坏他们。”

战国时期,在周赧王三十一年,燕国大将乐毅率领燕军及秦、魏、韩、赵等多国军队进攻齐国,攻破齐都]]临淄]],齐湣王被迫逃往莒城。燕军获悉齐泯王在莒城后,立即调集兵力合围莒城。此时,楚国将领淖齿率军援救齐国,因此而被齐湣王任为国相。淖齿打算与燕将乐毅平分齐国土地,于是抓住齐湣王在历数其罪状后便把他杀掉了。但齐国将士仍然坚守莒城和即墨,以抵抗燕军进攻,致使燕军几年没能攻克二城。燕将乐毅只好率军继续围城。这时由于即墨守城将领战死,该城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为将军。不久,燕昭王病死,其子惠王即位,他在作太子时曾与乐毅发生过矛盾。田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派人到燕国施以离间之计,扬言说:“乐毅因与燕国新王有矛盾,害怕被惠王杀头而想联合各国军队称王于齐国,只是齐国人心尚未归附,所以他便暂缓进攻即墨以等待齐人归顺。现在,齐国人唯一担心的,是怕燕国派遣其他将领来代替乐毅,那时即墨将会变成一座残破城邑了。”燕惠王听到这个谣言后竟信以为真,于是便派遣骑劫取代了乐毅。乐毅无奈便逃往赵国,燕国将士从此产生不和。其后,田单找来一个士卒诈称是神师出世佐助他作战,并采用“火牛阵法”,大败燕军,收复齐国失地七十多座城邑,又去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都城临淄。

原文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

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①

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乐毅②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湣王出奔于莒③。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④,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湣王数其罪而诛之。复坚守莒城、即墨⑤以拒燕兵,数年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燕〕昭王薨,惠王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出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注释

①亲而离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②乐毅:战国燕名将。燕昭王时,任上将军,封昌国君。昭王死后,惠王轻信谣言,以骑劫取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逃往赵国。

③莒:周代所封诸侯国名。故址在今山东莒县。

④齐相: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齐祖”,今据史校改。

即墨:战国齐邑。故址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作品介绍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2]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法》是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约成书于北宋末。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后被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现有明刻本存世,10卷,3万余字[3]


视频

离战 相关视频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一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概述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二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