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竺法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竺法护

图片来自kingstone

竺法护IAST:Dharma-rakṣa,约229年-306年),梵名达磨罗察昙摩罗察昙摩罗刹达磨罗刹),甘肃敦煌人,西晋佛教译经师,时人称“敦煌菩萨”[1]。其先世月支人,本姓支,又称支法护,八岁依竺高座出家,从师姓竺[2]。约生活在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至晋惠帝永兴三年(306年),享寿七十八岁[3]

生平

竺法护幼年八岁出家,师从外国沙门竺高座。因感晋武帝之世,佛寺虽香火鼎盛,但宣说大乘的方等经却深藏西域,因决心弘扬大乘,而随师西游诸国,《高僧传》称“外国异言三十六种,书亦如之,护皆遍学”。

他搜集到大量梵经后,自炖煌长安沿路传译,从晋武帝泰始二年到晋怀帝永嘉二年(266-308),译出《正法华经》、《光赞般若》、《贤劫经》、《大哀经》、《普耀经》等一百五十多部经论。

他翻译的《法华经》首次把观世音菩萨介绍到中国,汉译为“光世音”[4]。此外,在竺法护所译佛经中,文殊类经典占了相当比重约21部,加上聂承远和聂道真父子二人加以删定的2部,则有23部之多。这类经典对文殊菩萨的身世、法力、智慧、净土均有较详叙述[5]

传闻

高僧传》记载了一则神异传闻。晋武帝末年,竺法护隐居在深山之中。山中有一道山溪,竺法护常取清泉澡漱。有一砍樵人秽其水侧,水泉因此而枯竭。竺法护感叹一番之后,水泉又复涌如前。这事后来被支道林赞叹为:“护公澄寂,道德渊美。微吟穷谷,枯泉漱水。邈矣护公,天挺弘懿。濯足流沙,领拔玄致。”

翻译作品

竺法护所译佛经的部数,各经记载不一,确数已不可考,目前只能了解大概,《出三藏记集》卷2记载为154部(实际为161部),《历代三宝纪》增为210部394卷,《开元释教录》卷2记载175部354卷等等,梅迺文《竺法护的翻译初探》一文考得161部313卷。在《大正藏》中收录有94部经归于法护名下,不过这94部经中只有76部在《出三藏记集》中记载为竺法护所译,其他则多记载为译者不详。[6]

竺法护的译作内容丰富,涉及几乎所有重要的大乘部类,如《法华》、《般若》、《大集》、《宝积》、《华严》,还有一些是属于《本生》、《阿含》类的佛经。而其来源,除了他从西域带来的原作以外,据经录记载,还来自不同地区的人携带给法护,如《光赞经》是来自于阗祇多罗,《阿惟越致遮经》来自龟兹副使羌子侯,《贤劫经》来自罽宾沙门,《文殊师利净律经》是竺法护在洛阳遇到一位西域寂志而翻出,《修行道地经》是罽宾人竺侯征若携至炖煌给法护。

从经文内容对照而言,竺法护的翻译风格变化很大,并不一致,如以菩萨名称为例,法护翻译文殊师利的名字用了文殊师利、文殊、溥首、软首、濡首、贤儒等各种不同的称呼。按经录记载,竺法护原本不懂汉语,因此他的翻译工作仰赖他的笔录助手。梅迺文推测他翻译风格、文字、文句的多样化,可能是由于他的不同助手本身不同风格所致。

参考文献

  1. 《高僧传》:护世居炖煌。 而化道周给。时人咸谓炖煌菩萨也”
  2. 吕澂. 中国佛教人物. 
  3. 王惠民. 竺法护研究论著目录. 
  4. 释道昱. 观世音经考. 圆光佛学学报. 1997: 19-28. 
  5. 王 晓 敏. 竺 法 护 与 中 国 文 殊 信 仰 的 初 传 (PDF). 西 南 大 学 学 报. 2013, 39 (6). 
  6. 梅迺文. 竺法护的翻译初探. 中华佛学学报.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