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于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于闐]

于闐(tian)國(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中國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君主國姓為尉遲(讀音yù chí),因仰慕唐朝,有兩位君主改姓李,他們分別是尉遲僧烏波(李聖天)、尉遲蘇拉(李從德)國祚長達1238年。

親歷于闐的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敘述于闐:「自茲已降,奕世相承,傳國君臨,不失其緒」。可知尉遲氏家族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裡,控制着于闐政權。

古代居民屬於操印歐語系的吐火羅人。1006年被喀喇汗國吞併,逐漸伊斯蘭化。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于闐地處塔里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干遺址)。

簡介

于闐國以農業、種植業為主,是西域諸國中最早獲得中原養蠶技術的國家,故手工紡織發達。特產以玉石最有名。

于闐自2世紀末佛教傳入後,逐漸成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晉至隋唐,于闐國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

于闐人民喜愛音樂、戲劇,在繪畫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風格,畫家尉遲乙僧於唐初至長安,繪有許多壁畫,與唐人吳道子、閻立本齊名。

【于闐(梵Ku-stana,藏Li-yul,漢yú-tián)】

西域古王國名。即今新疆省和闐(和田)縣。又作於填、於置、於殿、於窴 [2] 等。印度人稱之為cKustana(屈丹),玄奘音譯為瞿薩旦那,意譯作地乳。西藏人則稱離余國(Lih-yul)。

依《大唐西域記》所載,此國俗稱渙那,諸胡謂之豁旦,匈奴人謂之於遁。

《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五別出迦羅沙摩之稱。地濱和闐河,南有崑崙山,北接塔克剌麻罕沙漠,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綠洲。

位當天山南路、西域南道之要道,西經莎車(葉爾羌)、朅盤陀(塔什庫爾干),可通往北印度或睹貨羅(古代大夏)。

氣候和暢,植物種類多且繁茂。盛產寶玉,自古即以出產美玉而馳名中外。原住民為雅利安人種的一支,使用屬於印歐語系的方言和闐語。

[于闐]

歷史

于闐國,是塔里木盆地南緣一個古老的塞人城邦,有關于闐的記載,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傳》,稱其在西域之東。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干遺址)。

公元前二世紀(西漢時代),尉遲氏在此建立于闐國,為西域南道中,國勢最強的國家之一。

于闐地處塔里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因位居絲路貿易的重要據點而繁榮一時,且為西方貿易商旅的集散地,東西文化之要衝。西漢時期西域都護建立後,歸屬漢朝,疆域包括今和田、洛浦、墨玉三縣。

東漢初,為莎車所吞併。漢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貴族廣德立為王,滅莎車,服從于闐。十六年(73年),漢軍司馬班超至于闐,廣德殺匈奴使者降漢,班超以此為根據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車、疏勒,于闐都出兵相助。時南道諸國,唯于闐、鄯善強大。

公元129年,于闐王放前殺扜彌王興,自立其子為扜彌王。132年,敦煌太守徐由遣疏勒王臣磐發兩萬人擊破于闐,立扜彌王興的宗人成國為王。

175年,于闐王安國復攻扜彌,殺其王,扜彌國死者甚眾。戊己校尉、西域長史各發兵輔立扜彌侍子定興為王,時扜彌國只余千人。從此扜彌國一蹶不振,終被于闐所並。

于闐兼併了皮山、渠勒、戎盧、扜彌等城郭。遂成為「從精絕西北至疏勒十三國皆服從」的強國,《後漢書》記其國「領戶32000,人口83000,勝兵30000餘人」,疆域大致包括當代的和田地區。

[于闐]

魏晉南北朝時期,仍向中原王朝進貢。又兼併戎盧、扜彌、渠勒、皮山等國。西晉時,與鄯善、焉耆、龜茲、疏勒並為西域大國。北魏年間,曾先後被吐谷渾、柔然攻襲,國勢漸衰。

貞觀十四年(640)八月,唐滅高昌國,九月置安西都護府於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交河故城址),管理西域地區軍政事務。二十年六月,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請和親,唐使其屬下割龜茲﹑于闐﹑疏勒﹑朱俱婆﹑蔥嶺五國作為聘禮。

二十二年,唐軍進駐龜茲國以後,便將安西都護府移至龜茲國都城(今新疆庫車),同時在龜茲﹑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築城堡,建置軍鎮,由安西都護兼統,故簡稱「安西四鎮」。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進占于闐。咸亨四年(673年),于闐王伏闍雄擊走吐蕃,親自入唐,唐在于闐設毗沙都督府,下轄6城10羈縻州,任命伏闍雄兼都督。儀鳳三年(678年),吐蕃進占安西四鎮。儀鳳四年(679年),崔知辯擊吐蕃,唐朝占安西四鎮。

垂拱二年(686),武則天在平定徐敬業之亂(684)以後有意籠絡人心,顯示其「務在仁不在廣,務在養不在殺,將以息邊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故下令放棄安西四鎮。687年-6⑧9年,吐蕃趁機進占安西四鎮;武后長壽元年(692),唐武威軍總管王孝傑等率軍擊破吐蕃,收復四鎮,並派軍長期駐紮。

唐玄宗天寶年間,尉遲勝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並授予右威衛將軍、毗沙府都督。安祿山起兵叛亂,尉遲勝自率兵赴中原之難,亂平後,終老長安。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唐授尉遲曜兼四鎮節度副使,並管理本國事。他率領當地民眾與唐鎮守軍一起戍守于闐。

貞元六年(790年),吐蕃占據北庭(北庭的西州例外,公元792年,吐蕃占西州,完全占領北庭),並占領安西四鎮之一的于闐。之後幾年,吐蕃占據安西其他三鎮,當代還沒有資料能說明吐蕃開始占據安西其他三鎮的確切時間。

9世紀中葉,吐蕃內亂勢衰。公元848年,張義潮在沙州發動起義,吐蕃在河西、隴右、西域各地的統治遂告瓦解。于闐在公元851年前後擺脫了吐蕃的桎梏。9世紀末葉,于闐開始和敦煌的沙州歸義軍政權交往。

公元938年,後晉朝廷冊封李聖天(912-966年在位)為「大寶于闐國王」之後,「大寶于闐國」遂成為10世紀中葉于闐國正式的國號。于闐國的疆域,東北延伸到今若羌附近,隔車爾臣河與仲雲部相望;南部抵崑崙山,與吐蕃接壤;西北近喀什

公元960年,喀喇汗王朝的木薩汗宣布伊斯蘭教為國教,信奉佛教的於聞國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間,爆發了持續近40年的宗教戰爭(喀喇汗于闐戰爭)。

戰爭初期,于闐國占據優勢,他們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進攻以後,揮師西進,曾一度攻占喀什噶爾。雖然在穆斯林援軍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奪回了喀什噶爾,但也沒有扭轉戰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與于闐的戰爭中。

于闐國財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曠日持久的戰爭,使其實力大損,逐漸處於劣勢。玉素甫•卡迪爾汗時期,喀喇汗王朝最終完成了對于闐的征服。

關于于闐國滅亡的確切時間,史無明載,應在993和1009年之間。因為在和田文書中有公元993年「甘州可汗與于闐王書」,說明當時于闐還沒有滅國;據《宋史•于闐傳》記載,1009年,于闐黑韓王派遣回鶻人羅廝溫等前往中原朝貢,說明此時于闐已經亡國。

于闐

于闐在黑汗王朝的統治下,語言和人種逐漸回鶻化,並陸續皈依了伊斯蘭教。後經蒙古察合台後王、葉爾羌汗國及和卓回王的統治,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入清版圖,光緒九年(1883年)置和闐直隸州。

民國改縣。今人口約四十萬,漢人不少,市區建設日趨現代化,但缺乏民族色彩。

傳說

蠶絲傳入于闐的傳說,著名佛教旅行家玄奘法師在瞿薩旦那國(古于闐國—今新疆和田附近)聽到的一段傳說:瞿國原無蠶桑,聽說東鄰小國已有蠶桑絲織,便遣使東國求獲蠶桑種子,但被東國君主回絕,並嚴令關守,禁止蠶桑種出關。瞿國無計可施,便謙恭備禮與東國求親。東國君主為了睦鄰友好,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瞿國國王派使迎親時,囑咐迎親者密告東國公主,瞿國沒有蠶桑絲綢生產,請公主自帶蠶桑種子來完婚,今後方能自制絲綢服飾。公主離開東國時,將蠶桑種子密藏於頭上的帽子內,出境時,守將搜遍了所帶物品,只是不敢檢查公主的帽子,從而使桑樹和蠶種帶入了瞿國。 [1]

于闐建國的傳說

在漢、藏史籍和敦煌壁畫中都有于闐建國的傳說,這些傳說都與佛教相關。

《于闐國授記》中說,建立于闐國的人是被阿育王拋棄的王子,他被漢王菩薩收為義子,長大後西奔,建于闐國。當時,印度大臣耶舍也被驅逐。一天他倆相遇,為爭奪領土兩人即將開戰,多聞天和吉祥天女前來化解他們的矛盾。後來,耶舍和漢王的義子分別在白玉河的上下游居住,而中游則為中原、印度臣民共居。

[于闐]

文物

近世因中亞的探險風氣漸盛,此地的佛教遺蹟及許多珍貴資料也陸續被發掘出土。斯坦因與伯希和曾在敦煌千佛洞發現數部由和闐語寫成的佛教經典及文書,其中,佛教經典有《大乘無量壽經》(又名《無量壽宗要經》)、《金剛般若經》、《金光明經》、《一百五十頌般若波羅蜜多經》等。

此處也曾發現用印度俗語寫成的古寫本,其文字包括月氏時代的梵書、古代的佉盧虱吒文字。此外,於其東北的沙漠中,發現許多寺院堂塔遺址,以及古代的壁畫、塑像、鑄像、錢貨、什器、日常用具等,對研究古代于闐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資料。

名勝

于闐國的佛寺遺址,以拉瓦克寺址較為重要。該寺跡乃1900年由斯坦因所發掘,為一座方形建築物,中央構築基座,基座上建圓塔,塔周繞有圓形步廊式禮拜道,禮拜道周壁塑有八十餘軀立佛像,像間又穿插有佛、菩薩、天王像及乘鵝車的月天像。

其建造年代,大致被推定為公元五世紀。巨大的塔式建築物和高大的立佛塑像,顯示該寺中存在着佛塔崇拜與造像崇拜並行的現象。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