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第四次大觉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四次大觉醒是一次基督教的觉醒运动,一些学者,特别是历史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认为发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其概念有争议,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年里面在美国发生的宗教变化没有达到前三次大觉醒运动的等级。因此第四次大觉醒本身没有很广泛的被接受。

圣经古译本是指在基督时代前几个世纪的旧约译本[1]。希伯来文古抄本十分稀少,古译文能帮助我们认识古代的希伯来文经文,它们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犹太教及基督教的信仰之所以流传广泛,译本是功不可抹的[2]

简介

无论是否构成一次觉醒,变化确实发生了。主流新教徒在成员和影响力方面大大降低,而最保守的基督教宗派会员(例如美南浸信会和密苏里路德会数量上迅速的增长,在全美发展开来。宗教内部发生了很严重的神学斗争及分裂,并形成政治力量。另一类福音神学的原教旨主义的基督教派系及基督教基要主义(基要派)也在快速的增加。

近年,由于世俗主义在美国引人注目的迅速增长,不少保守基督教会发现他们在同性恋权利,堕胎及创造论等涉及道德主题上与自由派支持之压力团体进行斗争。

伴随权力变化的是福音神学本身的变化,随着新的组织的兴起和现存的组织转移他们的关注点。这个阶段传统宗教和拥有保守神学的大流量教堂崛起,帕拉教堂增加的同时,主流的新教失去了很多教徒。耶稣运动也被认为是第四次觉醒的一部分。

赛南(Synan)在1997年强调灵恩派的大觉醒在1961年到1982年之间出现。它根源于五旬节运动,强调体验他们看到的属灵恩赐(Gifts of the Spirit),包括说方言,信心医治,预言(Prophecy)。同时聚焦于通过这些礼物和源于圣灵的符号加强精神上的信仰坚定性。原本是一场新教运动,但当天主教领导更开放的面对类似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泛基督教信仰,减少对宗教机构的强调,而强调非圣职人员的灵性时,它的影响延伸到罗马天主教会。

视频

第四次大觉醒 相关视频

三分钟带你看完世界5000年宗教历史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