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米-8直升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8直升机(Ми-8)是由苏联米尔飞机公司研制的双引擎中型直升机,该机于1967年进入苏联空军服役,除了担任运输任务以外,该机还能够加装武器进行火力支援。

米-8除了基本型号外,还有三种衍生型:与苏联本身使用的米-8M相近的外销版称为米-17,海军版称为米-14,陆军使用的为米-24攻击直升机[1],米-24攻击直升机为改变最大的版本。

从1961年开始生产到2009年,米-8的产量超过1万2千架,外销超过80个国家,成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直升机。

发展沿革

在此机设计之时,世界直升机已经由一代直升机向二代直升机发展,世界各国直升机制造公司纷纷用涡轴发动机替换活塞式发动机,由钢木混合或全金属桨叶替换木质桨叶,使桨叶寿命提高到12000飞行小时。桨叶翼型为非对称,桨叶简单尖削与后掠,旋翼效能有所提高,达到0.6,旋翼升阻比达3.7。机体结构为全金属薄壁结构,空重与总重之比降低到0.5附近,已采用减震的吸能起落架和减震座椅。机体外形已开始考虑流线化设计,以减小气动阻力。直升机座舱开始采用纵列式布局,使机身变窄。性能明显改善,最大航速达200-250千米/小时,振动水平降到0.15克左右,噪声水平为100分贝,乘坐舒适性能有所改善。这时的代表直升机有美国的S-61,UH-1,法国的SA321[2],苏联的米-6

1958年,苏联政府通过了研制装有单涡轴发动机的V-8(俄文称B-8)直升机的决定。同年,米里设计局制定出V-8直升机的设计方案并获得了苏联空军的支持,此后开始全面设计。1960年5月,苏联政府又作出在研制单发V-8直升机的同时,还要研制双发的V-8A(俄文称B-8A)的决定。

最初的单发V-8原型机的机身与主要零部件在苏联第23厂生产,然后在第329厂总装。1961年夏,第一架V-8原型机完成了总装,与同年6月24日首飞,并在同年12月开始进行国家级试验。第二架该原型机只是作为地面试验机,没有进行试飞。北约情报部门发现该机后,给起绰号为Hip-A。1962年9月17日,装有4桨叶旋翼系统的双发V-8A直升机试飞。1964年以后,V-8A直升机开始换装5片桨叶的旋翼系统,并于1965年8月2日开始进行试飞。北约给V-8A的绰号为Hip-B,正式投产的V-8A直升机正式改称为米-8。 历史

使用国

1958年,苏联米尔设计局开始在米-4直升机的基础上设计V-8,1961年6月24日,V-8(北约代号河马-A)实现了首飞,1962年8月2日,装有2个发动机的V-8A(北约代号河马-B)进行了首飞,并成为后来量产的米-8的原型。1965年,喀山直升机厂开始批量生产V-8A,这种直升机主要用于人员运输。

1968年,可装载2个或4个16管57毫米火箭发射巢或是200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的米-8TV进入苏联武装力量服役,1973年,米尔设计局又成功的设计出了米-8TV的改进型,北约称为河马-E。米-8TV的改进型可以装载6个32管57毫米火箭发射器,2000公斤的航空炸弹和4枚9M17P反坦克导弹

1971年,米尔设计局开始对第一代米-8进行改进,1975年,米尔设计局将改进完成的米-8命名为米-8MT(北约称之为河马-H),并在当年的8月17日进行了首飞,1971年,米里设计局将米-8MT称为米-17

视频

米-8直升机 相关视频

米-8 直升机招牌动作
米-8直升机低空飞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