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粤绣」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参考资料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粤绣(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广东省潮州市和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之一的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古时绣工大多是潮州、广州男子,为世所罕见。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 广东]] [[ 潮州]] 市和[[ 广州]] 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支,是[[ 中国]] 四大名绣之一。<ref>[https://www.360kuai.com/pc/9aff0ce065aa52f5b?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 , 娱乐卦师2019-05-15 </ref>  粤绣之一的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古时绣工大多是潮州、广州男子,为世所罕见。
  
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羽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
<p style="text-indent:2em;"> 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羽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File:粤绣作品.jpg|缩略图| 粤绣作品]]
+
[[File:粤绣作品.jpg|缩略图|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2012年,林智成(潮绣)、康惠芳(潮绣)、陈少芳(广绣)、孙庆先(潮绣)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
+
<p style="text-indent:2em;">2012年,[[ 林智成]](潮绣)、[[ 康惠芳]](潮绣)、[[ 陈少芳]](广绣)、[[ 孙庆先]](潮绣)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
  
潮绣大师康惠芳于2015年8月11日被联合国授予"文化大使" 称号。
+
<p style="text-indent:2em;"> 潮绣大师[[ 康惠芳]] 于2015年8月11日被联合国授予"文化大使" 称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中文名称===
|-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
| 基本信息 ||  粤绣 || 申报地区 || 广东省潮州市、广州市
+
=== 外文名称===
|-
+
<p style="text-indent:2em;">Guangdong Embroidery
外文名称 || Guangdong Embroidery || 遗产类别 || 民间美术
+
 
|-
 
| 非遗级别 ||国家级 || 批准时间 || 2006年5月20日
 
|-
 
| 遗产编号 || Ⅶ-20 || 非遗传承人 || 林智成、康惠芳、陈少芳、孙庆先
 
|}
 
 
==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性传承人==
康惠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庆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淑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智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p style="text-indent:2em;"> 康惠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庆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淑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智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粤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包括潮绣和广绣两派 ,即潮州府地区(潮州、汕头、揭阳、潮阳、普宁、澄海、饶平等地)"潮绣"和广州府地区(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东莞宝安等)的"广绣"。《存绣堂丝绣录》及《纂组英华》等书介绍明末清初的粤绣说:"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缀绣,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纹,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根据现存粤绣作品分析,它的针步短,色彩浓艳,花纹生动写实。雍正、乾隆时期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当时有专作外销品的作坊。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包括潮绣和广绣两派 ,<ref>[http://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3983/  粤绣(广绣)]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ref>  即潮州府地区([[ 潮州]] [[ 汕头]] [[ 揭阳]] [[ 潮阳]] [[ 普宁]] [[ 澄海]] [[ 饶平]] 等地)"潮绣"和广州府地区(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东莞宝安等)的"广绣"。《[[ 存绣堂丝绣录]] 》及《[[ 纂组英华]] 》等书介绍明末清初的粤绣说:"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缀绣,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纹,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根据现存粤绣作品分析,它的针步短,色彩浓艳,花纹生动写实。[[ 雍正]] [[ 乾隆]] 时期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当时有专作外销品的作坊。
  
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乾隆嘉庆时期粤绣挂屏、团扇、背心之类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绣红日灰去右方绣藤萝老树,中间掺杂锦鸡、八哥、鹦鹉等,或立或飞神态各异,树下白羊3只,取材布局颇有西洋油画风味。粤绣用色浓艳过于苏绣,且多注重光影变化。
+
<p style="text-indent:2em;"> 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乾隆嘉庆时期粤绣挂屏、团扇、背心之类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绣红日灰去右方绣藤萝老树,中间掺杂锦鸡、八哥、鹦鹉等,或立或飞神态各异,树下白羊3只,取材布局颇有西洋油画风味。粤绣用色浓艳过于苏绣,且多注重光影变化。
  
18世纪中叶,广东还流行"皮金绣",即纳丝绣的一种,底层多用羊皮金作衬,金光闪烁,格外精美。广东刺绣艺人还创造性地用孔雀毛编成线绣花,绣品金翠非凡;有的还用马尾鬃缠绒作勒线,可谓匠心独运。
+
<p style="text-indent:2em;">18世纪中叶,[[ 广东]] 还流行"皮金绣",即纳丝绣的一种,底层多用羊皮金作衬,金光闪烁,格外精美。[[ 广东]] 刺绣艺人还创造性地用孔雀毛编成线绣花,绣品金翠非凡;有的还用马尾鬃缠绒作勒线,可谓匠心独运。
  
潮州编织的刺绣一直是朝廷贡品,如今也是国家领导人赠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潮绣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赛会和1923年的伦敦赛会上,就曾获得很高的评价。现今粤绣,大件手工刺绣绣品如被面、屏风,小件如荷包、扇套、绣花鞋等,妇女衣袖、裙面,多作满地折技花,铺绒极薄,平贴绸面,有的只有翠蓝一色,风格独特。总之,具有浓厚地方色的粤绣,在国际上以及在港、澳侨胞中,备受欢迎。
+
<p style="text-indent:2em;"> 潮州编织的刺绣一直是朝廷贡品,如今也是国家领导人赠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潮绣早在1915年的[[ 巴拿马]] 赛会和1923年的伦敦赛会上,就曾获得很高的评价。现今粤绣,大件手工刺绣绣品如被面、屏风,小件如荷包、扇套、绣花鞋等,妇女衣袖、裙面,多作满地折技花,铺绒极薄,平贴绸面,有的只有翠蓝一色,风格独特。总之,具有浓厚地方色的粤绣,在国际上以及在港、澳侨胞中,备受欢迎。
[[File:粤绣花鸟座屏.jpg|缩略图| 粤绣花鸟座屏]]
+
[[File:粤绣花鸟座屏.jpg|缩略图|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唐代《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广州市)贡奇女卢眉娘在一尺(0.3m)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不具矣"。她又绣制阔一丈(一丈=3.33米)的"飞仙盖",上面绣有山水、神仙、玉女,"执幢、捧节童子亦不啻千数"。
+
<p style="text-indent:2em;"> 唐代《杜阳杂编》记载,[[ 永贞]] 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广州市)贡奇女[[ 卢眉娘]] 在一尺(0.3m)绢上绣《[[ 法华经]] 》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不具矣"。她又绣制阔一丈(一丈=3.33米)的"飞仙盖",上面绣有山水、神仙、玉女,"执幢、捧节童子亦不啻千数"。<ref>[https://go.huanqiu.com/article/9CaKrnKkuaF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 , 环球网 2019-05-14</ref>
  
唐顺宗(761~806)曾嘉奖其工,谓之视姑。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粤绣经由欧洲商舶出口到葡萄牙、英、法等国,成为宫廷和皇室、贵族们宠爱的服饰品。据《存素堂丝绣录》记载,清代宫廷曾收藏有明代粤绣"博古围屏"等8幅,上面绣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铺针细于毫发,下针不忘规矩",有的"以马尾缠作勒线,从而钩勒(轮廓)之",图案工整,"针眼掩藏,天衣无缝",充分显示了明代粤绣的高超技艺。明代粤绣还以国外进口的孔雀尾羽织成丝缕,绣制成服装和日用品等,金翠夺目,富丽华贵。
+
<p style="text-indent:2em;"> 唐顺宗(761~806)曾嘉奖其工,谓之视姑。[[ 明代]] 正德年间(1506~1521),粤绣经由欧洲商舶出口到[[ 葡萄牙]] [[ ]] [[ ]] 等国,成为宫廷和皇室、贵族们宠爱的服饰品。据《[[ 存素堂丝绣录]] 》记载,清代宫廷曾收藏有明代粤绣"博古围屏"等8幅,上面绣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铺针细于毫发,下针不忘规矩",有的"以马尾缠作勒线,从而钩勒(轮廓)之",图案工整,"针眼掩藏,天衣无缝",充分显示了明代粤绣的高超技艺。[[ 明代]] 粤绣还以国外进口的孔雀尾羽织成丝缕,绣制成服装和日用品等,金翠夺目,富丽华贵。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高宗诏令西方商舶只限进广州港,促进了粤绣的发展,使粤绣名扬国外。乾隆五十八年,广州成立刺绣行会"锦绣行"和专营刺绣出口的洋行,对于绣品的工时、用料、图案、色彩、规格、绣工价格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
<p style="text-indent:2em;"> 清代[[ 乾隆]] 二十二年(1757),清[[ 高宗]] 诏令西方商舶只限进广州港,促进了粤绣的发展,使粤绣名扬国外。[[ 乾隆]] 五十八年,[[ 广州]] 成立刺绣行会"锦绣行"和专营刺绣出口的洋行,对于绣品的工时、用料、图案、色彩、规格、绣工价格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光绪年间(1875~1908),广东工艺局在广州举办缤华艺术学校,专设刺绣科,致力于提高刺绣技艺,培养人才。潮州刺绣艺人林新泉、王炳南、李和彬等24人绣制的"郭子仪拜寿"、"苏武牧羊"等作品曾在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上获奖,在当地被誉为"刺绣状元"。著名艺人裴荫、鲁 炎1923 年在伦敦赛会上现场表演技艺1951年,潮州市13家绣庄成立了公会。这些刺绣作品还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1923年和1925年参加伦敦赛会,得到国际上较高的评价。
+
<p style="text-indent:2em;">[[ 光绪]] 年间(1875~1908),[[ 广东]] 工艺局在广州举办缤华艺术学校,专设刺绣科,致力于提高刺绣技艺,培养人才。潮州刺绣艺人[[ 林新泉]] [[ 王炳南]] [[ 李和彬]] 等24人绣制的"郭子仪拜寿"、"苏武牧羊"等作品曾在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上获奖,在当地被誉为"刺绣状元"。著名艺人[[ 裴荫]] [[ 炎]]1923 年在[[ 伦敦]] 赛会上现场表演技艺1951年,[[ 潮州]] 市13家绣庄成立了公会。这些刺绣作品还于1915年参加[[ 巴拿马]] 国际博览会,1923年和1925年参加[[ 伦敦]] 赛会,得到国际上较高的评价。
  
1952年,潮州市抽纱公司下设刺绣部,组织刺绣生产和出口。1956年,广州市成立艺锋、民艺等刺绣生产社。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2年,[[ 潮州]] 市抽纱公司下设刺绣部,组织刺绣生产和出口。1956年,[[ 广州]] 市成立艺锋、民艺等刺绣生产社。
  
1979-1981年潮州刺绣艺术品为国家提供出国展礼品达到250件(套),其中仅潮绣厂就提供了198件,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极高赞誉 。
+
<p style="text-indent:2em;">1979-1981年潮州刺绣艺术品为国家提供出国展礼品达到250件(套),其中仅潮绣厂就提供了198件,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极高赞誉 。
  
1982年,潮绣作品《九龙屏风》和《吹萧引凤》,198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金杯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2年,潮绣作品《[[ 九龙屏风]] 》和《[[ 吹萧引凤]] 》,198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金杯奖。
  
1955年5月,广州市组建了由新滘区大塘乡19位绣花外工组成的刺绣供销生产合作社-第一刺绣社,两年后更名为新滘刺绣社(现广州绣品工艺厂)。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5年5月,[[ 广州]] 市组建了由新滘区大塘乡19位绣花外工组成的刺绣供销生产合作社-第一刺绣社,两年后更名为新滘刺绣社(现广州绣品工艺厂)。
  
1957年,广东省潮州市和广州市相继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总结、整理粤绣的传统技艺经验。后来,潮州又成立刺绣研究所。
+
<p style="text-indent:2em;">1957年,[[ 广东]] 省潮州市和广州市相继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总结、整理粤绣的传统技艺经验。后来,潮州又成立刺绣研究所。
  
== 本段 品种==
+
==品种==
粤绣的欣赏品有条屏、座屏、屏风等。日用品的品种很多,主要有服装、鞋、帽、头巾、被面、枕套、靠垫、披巾、门帘、台布、床罩等。潮州的刺绣潮剧服装闻名遐迩。宗教用品大多为神袍以及寺庙内的装饰品。粤绣按刺绣技艺分,又有丝线绣、金银线绣、双面绣、垫绣等品种。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的欣赏品有条屏、座屏、屏风等。日用品的品种很多,主要有服装、鞋、帽、头巾、被面、枕套、靠垫、披巾、门帘、台布、床罩等。[[ 潮州]] 的刺绣潮剧服装闻名遐迩。宗教用品大多为神袍以及寺庙内的装饰品。粤绣按刺绣技艺分,又有丝线绣、金银线绣、双面绣、垫绣等品种。
[[File:粤绣百鸟朝风插屏.jpg|缩略图| 粤绣百鸟朝风插屏]]
+
[[File:粤绣百鸟朝风插屏.jpg|缩略图|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工艺特色==
 
==工艺特色==
粤绣,包括潮绣和广绣,以潮绣之精良闻名海内外,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以潮州和广州为中心。潮绣以戏服为主。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包括潮绣和广绣,以潮绣之精良闻名海内外,是[[ 中国]] 四大名绣之一,是产于[[ 广东]] 地区的刺绣品,以潮州和广州为中心。潮绣以戏服为主。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粤绣用线多样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针法十分丰富,把针线起落、用力轻重、丝理走向、排列疏密、丝结卷曲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图像的表现力。粤绣最主要的针法,有洒插针(即擞和针)、套针、施毛针。常用织金锻或钉金绣法衬地。粤绣自清中期以来,分为绒绣、线绣、钉金绣、金绒绣等四种类型,其中尤以加衬浮垫的钉金绣最著名。起初钉金绣只加衬薄浮垫,后来变成衬厚浮垫,使花纹呈浮雕效果,多用于绣制戏衣和舞台铺陈用品及寺院铺陈用品。金绒绣以潮州最有名,绒绣以广州最有名。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用线多样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针法十分丰富,把针线起落、用力轻重、丝理走向、排列疏密、丝结卷曲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图像的表现力。粤绣最主要的针法,有洒插针(即擞和针)、套针、施毛针。常用织金锻或钉金绣法衬地。粤绣自清中期以来,分为绒绣、线绣、钉金绣、金绒绣等四种类型,其中尤以加衬浮垫的钉金绣最著名。起初钉金绣只加衬薄浮垫,后来变成衬厚浮垫,使花纹呈浮雕效果,多用于绣制戏衣和舞台铺陈用品及寺院铺陈用品。金绒绣以潮州最有名,绒绣以广州最有名。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经广州海关出口的粤绣,其价值达到496750两白银。粤绣纹样有三阳开泰、孔雀开屏、百鸟朝凤、杏林春燕、松鹤猿鹿、公鸡牡丹、金狮银兔、龙飞凤舞、佛手瓜果等民间喜爱的题材,构图繁密,色彩浓重。粤绣的主要作品为衣料、被面、枕套、挂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裢、团扇、鞋帽、荷包等。粤绣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 [[ 光绪]]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经[[ 广州]] 海关出口的粤绣,其价值达到496750两白银。粤绣纹样有三阳开泰、孔雀开屏、百鸟朝凤、杏林春燕、松鹤猿鹿、公鸡牡丹、金狮银兔、龙飞凤舞、佛手瓜果等民间喜爱的题材,构图繁密,色彩浓重。粤绣的主要作品为衣料、被面、枕套、挂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裢、团扇、鞋帽、荷包等。粤绣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自清代以来,潮州妇女多勤纺织,女子到了十一二岁,其母即为预制嫁衣,家家户户都会纺织刺绣。清代粤绣工人大多是广州、潮州人,特别潮州绣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于绣功,为其他省市所罕见。刺绣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实用装饰品上。潮绣以金碧、粗纩、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题材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潮绣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各具特色。《百鸟朝凤》是其代表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 自清代以来,[[ 潮州]] 妇女多勤纺织,女子到了十一二岁,其母即为预制嫁衣,家家户户都会纺织刺绣。清代粤绣工人大多是[[ 广州]] [[ 潮州]] 人,特别潮州绣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于绣功,为其他省市所罕见。刺绣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实用装饰品上。潮绣以金碧、粗纩、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题材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潮绣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各具特色。《百鸟朝凤》是其代表作品。
  
"广绣"是产于广东地区的手工刺绣品。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五: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常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佛手瓜果一类有地方特色的题材。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台帷、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
<p style="text-indent:2em;">"广绣"是产于广东地区的手工刺绣品。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五: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常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佛手瓜果一类有地方特色的题材。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台帷、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粤绣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图案工整,富于夸张;色彩艳丽,对比强烈;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粤绣运用"水路"的独特技法,使绣出的图案层次分明,和谐统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邻近的刺绣面积之间,在起针和落针点之间留出约0.5mm的等距离,从而在绣面形成空白的线条。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鸟禽的鸟羽之间,都留有一条清晰而均齐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图案工整,富于夸张;色彩艳丽,对比强烈;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粤绣运用"水路"的独特技法,使绣出的图案层次分明,和谐统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邻近的刺绣面积之间,在起针和落针点之间留出约0.5mm的等距离,从而在绣面形成空白的线条。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鸟禽的鸟羽之间,都留有一条清晰而均齐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粤绣题材广泛,其中以龙、凤、牡丹、百鸟朝凤、南国佳果(如荔枝)、孔雀、鹦鹉、博古(仿古器皿)等传统题材为主。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题材广泛,其中以龙、凤、牡丹、百鸟朝凤、南国佳果(如荔枝)、孔雀、鹦鹉、博古(仿古器皿)等传统题材为主。
  
粤绣针法丰富,有基础针法、辅助针法、象形针法3大类,直针、续针、捆咬针、铺针、钉针、勒针、网绣针、打子针等45种。绣制时,根据设计意图及物像形状、质感和神态,巧妙地将各种针法互相配合和转换,以求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针法丰富,有基础针法、辅助针法、象形针法3大类,直针、续针、捆咬针、铺针、钉针、勒针、网绣针、打子针等45种。绣制时,根据设计意图及物像形状、质感和神态,巧妙地将各种针法互相配合和转换,以求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ref>[https://cang.cngold.org/cxbytj/yuexiu.html  粤绣介绍_针法_特点_作品-刺绣布艺图鉴] , 金投网 2019-3-8</ref>
  
金银线绣又称钉金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 金银线绣又称钉金绣,是粤绣的传统技法,针法复杂、繁多。其中以潮州的金银线垫绣最为突出。金银线垫绣是在绣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较粗的丝线或棉线一层层地叠绣至一定的高度,并做到外表匀滑、整齐,然后在其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在面层以丝线满铺绣制,然后在面层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覆盖以丝绸,并将丝绸周围钉牢,然后在上面施绣。潮州刺绣"九龙屏风",画面上为九条动态不同的蛟龙腾空飞舞,又以旭日、海水、祥云相连,组成九龙闹海,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壮丽场面。绣品采用了金银线垫绣的技法,龙头、龙身下铺垫棉絮,高出绣面2~3cm,充分表现了蛟龙丰满的肌肉、善舞的躯体及闪闪发光的鳞片,富于质感和立体感。
 
+
[[File:粤绣凤凰图.jpg|缩略图|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 网]]]
是粤绣的传统技法,针法复杂、繁多。其中以潮州的金银线垫绣最为突出。金银线垫绣是在绣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较粗的丝线或棉线一层层地叠绣至一定的高度,并做到外表匀滑、整齐,然后在其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在面层以丝线满铺绣制,然后在面层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覆盖以丝绸,并将丝绸周围钉牢,然后在上面施绣。潮州刺绣"九龙屏风",画面上为九条动态不同的蛟龙腾空飞舞,又以旭日、海水、祥云相连,组成九龙闹海,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壮丽场面。绣品采用了金银线垫绣的技法,龙头、龙身下铺垫棉絮,高出绣面2~3cm,充分表现了蛟龙丰满的肌肉、善舞的躯体及闪闪发光的鳞片,富于质感和立体感。
 
[[File:粤绣凤凰图.jpg|缩略图| 粤绣凤凰 图]]
 
 
==优秀作品==
 
==优秀作品==
20世纪50年代以来,粤绣的优秀代表作品还有"百鸟朝凤"、"丹凤朝阳"、"百花篮"、"我爱小鸡"、"鹦鹉"、"晨曦"等。"晨曦"是表现晨雾依稀,太阳初升,万物苏醒,孔雀在百花丛中开屏,翩翩起舞的美丽情景。艺人们在绣制孔雀尾时,用红、绿、蓝、黄、紫等色丝线掺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粤绣不同针法的特长和丝线光泽的优点,表现了由于受光部位不同而反射出不同色彩的艺术效果。艺人们又根据孔雀的头、颈、胸、腹等部位,灵活地运用勾针、勒针等针法互相组合和转换,生动地表现出各部位翎羽的不同质感。
+
<p style="text-indent:2em;">20世纪50年代以来,粤绣的优秀代表作品还有"百鸟朝凤"、"丹凤朝阳"、"百花篮"、"我爱小鸡"、"鹦鹉"、"晨曦"等。"晨曦"是表现晨雾依稀,太阳初升,万物苏醒,孔雀在百花丛中开屏,翩翩起舞的美丽情景。艺人们在绣制孔雀尾时,用红、绿、蓝、黄、紫等色丝线掺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粤绣不同针法的特长和丝线光泽的优点,表现了由于受光部位不同而反射出不同色彩的艺术效果。艺人们又根据孔雀的头、颈、胸、腹等部位,灵活地运用勾针、勒针等针法互相组合和转换,生动地表现出各部位翎羽的不同质感。
  
在唐代至五代十国期间,由于广州属于边疆地区未受到战乱的影响,刺绣与农业、手工业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宋代
+
<p style="text-indent:2em;"> [[ 唐代]] 至五代十国期间,由于[[ 广州]] 属于边疆地区未受到战乱的影响,刺绣与农业、手工业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在[[ 宋代]]至[[明代]]粤绣的技艺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清朝[[乾隆]]年间,[[广州]]已设立绣行,在广州和潮州等地也广设绣庄、绣坊,粤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解放后,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名家名作不断涌现。随着粤绣的繁荣,粤绣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中高级绣品主要有条幅、挂屏、台屏等,一般绣品则涵盖了日常生活用品的各个方面,如刺绣画片、金银绒挂裙、被面、枕套、床楣、靠垫、批巾、头巾、各种绣衣、绣鞋、绣袋、戏剧服装、帐衽、台帷等等,也有部分观赏绣品,如《[[晨曦]]》、《[[百鸟朝凤]]》、《[[九龙屏风]]》、《[[吹萧引凤]]》等佳作。粤绣的题材也比较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鸟、龙凤、山水河川、器皿和各种图案等,其中百鸟朝凤、龙凤、博古则是最具传统特色的题材。
  
至明 代粤绣 的技艺又有了进 步的提高。在清朝乾隆 间, 广 州已设立绣行,在广州和潮州等地也广设绣庄、绣 ,粤 呈现一派欣欣向荣 景象。解放后 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 名家名作不断涌现。随着粤绣的繁荣 粤绣的 种也越来越多 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其中 高级绣品主要有条幅、挂屏、台屏等 一般绣品则涵盖了日常生活用品的各个方面 ,如刺绣 画片、金银绒挂裙、被面、枕套、床楣、靠垫、批巾、头巾、各种绣衣、绣鞋、绣袋、戏剧服装、帐衽、台帷等等 也有部分观赏 绣品 ,如《晨曦》、《百鸟朝凤》、《九龙屏风》、《吹萧引凤》等佳作 。粤绣 的题材也比较广泛, 包括 人物、动物、
+
<p style="text-indent:2em;">目前所知保存完整幅面尺寸最大的清 代粤绣 为[[光绪]]三十 一年 由[[ 广 东]]十三省状元 绣的 同泰店号所造的寿鸾刺绣 长4.2米 宽2.8米 该工艺 大量使用金铂线 制作工艺复杂 加之 其中 的描金祝寿语 含意深奥 字体工整。 此巨幅精美的 刺绣 巅峰之作,现存于世者极其稀少 是清末刺 工艺与寿辰礼仪研究收藏极 品。
 
+
==流派==
花鸟、龙凤、山水河川、器皿 各种图案等 ,其 中百鸟朝凤、龙凤、博古则是最具传统特色 题材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包括"潮绣" "广绣"两大流派 因而 针法也因其流派 不同而不尽相同
  
目前所知保存完整幅面尺寸最大的清代粤 为光绪三十一年由广东十三省状元坊官 的同泰店号所造的寿鸾刺 ,长4.2米,宽2.8米,该工艺品大量使用 线, 制作工艺复杂,加之其中的描金祝寿语,含意深奥,字体工整 如此巨幅精美的刺 巅峰之 ,现存 世者极其稀少,是清末刺绣工艺与寿辰礼仪研究收藏极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潮 '''
==流派==
+
<p style="text-indent:2em;">有绒 、钉金 绒混合绣、 线 绣等品种 各具特色
粤绣包括" 潮绣" 和"广 "两大流派 因而其 针法 也因其流派 不同而不尽相同
+
[[File:粤 顶级 品虎啸万里.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 呢图网]]]
 +
<p style="text-indent:2em;">1.绒 。在各种丝、绸、缎上 以平绣 针法 用丝绒绣出平 画面;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屏等
  
'''潮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2.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钉金绣,又称金银绣;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绣。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
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各具特色。
 
[[File: 粤绣顶级作品虎啸万里.jpg|缩略图|粤绣顶级作品虎啸万里]]
 
1.绒绣。在各种丝、绸、缎上,以平绣针法用丝绒绣出平的画面; 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屏等。
 
潮绣顶尖代表名作《虎啸万里》(孙庆先)
 
潮绣顶尖代表名作《虎啸万里》(孙庆先)
 
2.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钉金绣,又称金银绣;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绣。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
 
  
3.线绣。纯用丝线平面绣制。
+
<p style="text-indent:2em;">3.线绣。纯用丝线平面绣制。
  
'''广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广绣'''
"广绣"的针法主要有7大类30余种,包括直扭针、捆咬针、续插针、辅助针、编绣、饶绣、变体绣等以及广州钉金绣中的平绣、织锦绣、饶绣、凸绣、贴花绣等6大类10余种针法。而"潮绣"则有60多种钉金针法以及40余种绒绣针法,同时,艺人还运用了折绣、插绣、金银勾勒、棕丝勾勒等多种技巧,使"潮绣"在 "绣、钉、垫、贴、拼、缀"等技艺上更趋完善,产生"平、浮、突、活"的艺术效果。
+
<p style="text-indent:2em;">"广绣"的针法主要有7大类30余种,包括直扭针、捆咬针、续插针、辅助针、编绣、饶绣、变体绣等以及广州钉金绣中的平绣、织锦绣、饶绣、凸绣、贴花绣等6大类10余种针法。而"潮绣"则有60多种钉金针法以及40余种绒绣针法,同时,艺人还运用了折绣、插绣、金银勾勒、棕丝勾勒等多种技巧,使"潮绣"在 "绣、钉、垫、贴、拼、缀"等技艺上更趋完善,产生"平、浮、突、活"的艺术效果。
  
粤绣除采用丰富而多变的针法外,在创作设计方面还注重主意,善于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融入绣品中。在创作方法上采用了源于生活而又重视传统,不满足于现实的描绘而追求着更为美好的理想,与此同时,还善于涉取绘画和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使绣品的构图饱满,繁而不乱,针步均匀,光亮平整,纹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体现了粤绣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
+
<p style="text-indent:2em;"> 粤绣除采用丰富而多变的针法外,在创作设计方面还注重主意,善于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融入绣品中。在创作方法上采用了源于生活而又重视传统,不满足于现实的描绘而追求着更为美好的理想,与此同时,还善于涉取绘画和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使绣品的构图饱满,繁而不乱,针步均匀,光亮平整,纹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体现了粤绣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
  
 
==按材料分类==
 
==按材料分类==
'''绒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绒绣'''
  
在各种丝、绸、缎上,以平绣针法用丝绒绣出平的画面;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屏等。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各种丝、绸、缎上,以平绣针法用丝绒绣出平的画面;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屏等。
  
'''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
  
钉金绣,又称金银绣;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线。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
+
<p style="text-indent:2em;"> 钉金绣,又称金银绣;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线。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
  
'''线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线绣'''
  
纯用丝线平面绣制。
+
<p style="text-indent:2em;"> 纯用丝线平面绣制。
  
 
==现代粤绣==
 
==现代粤绣==
起源
+
<p style="text-indent:2em;"> 起源
广绣是发源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与湘绣、蜀绣和苏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循着这一具有浓郁岭南风味的艺术品游览广州,正如触摸千年古城的文脉。
+
<p style="text-indent:2em;"> 广绣是发源于[[ 广州]] 及其古属地[[ 南海]] [[ 番禺]] [[ 顺德]] 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与[[ 湘绣]] [[ 蜀绣]] [[ 苏绣]] 并称[[ 中国]] 四大名绣。循着这一具有浓郁岭南风味的艺术品游览广州,正如触摸千年古城的文脉。
[[File: 粤绣.jpg|缩略图|粤绣]]
+
 
丝绢上的佛经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丝绢上的佛经
广绣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苏鹗所撰《杜阳杂篇》最早描述广绣的精湛技艺:"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钩分为三股,染成五色……" "给西方的礼物"到明代,广绣已成为广州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
<p style="text-indent:2em;"> 广绣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唐代]][[ 苏鹗]] 所撰《[[ 杜阳杂篇]] 》最早描述广绣的精湛技艺:"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钩分为三股,染成五色……" "给西方的礼物"到明代,广绣已成为广州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
 
 +
<p style="text-indent:2em;">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并将绣袍献给国王,得到重赏,[[广州]]绣品从此扬名海外。[[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一世非常欣赏中国的金线银绣,倡立[[英国]]刺绣同业会,按广绣作坊形式组织英王室绣庄,从中国进口丝绸和丝线加工绣制贵族服饰;英王[[查理]]一世倡导在英伦三岛传播广绣艺术,广绣被西方学者称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英、法、德、美各国博物馆均藏有广绣
  
明正德九年(1514年) 一葡萄牙商 广州 购得龙袍 片回国 并将 袍献给国王 得到重赏 ,广州 绣品从此扬名海外 英国女王伊利莎白 世非常欣赏中国 金线银绣 倡立英国 刺绣 同业会 按广 绣作 坊形式组织英王室绣庄 从中国进 丝绸和丝线加工绣制贵族服饰;英王查理一世倡导在英伦三岛 播广 绣艺术 ,广绣被西方学者称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英、法、德、美各国博物馆均藏有广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清初 [[英国]] 把服饰拿到[[ 广州]] 坊加工。从此 广 明显地吸收了西洋画的艺术风格 成为商品性和实用性强于其他地区的绣种 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发展。文德路文德路过去是 广州 文教的中心区 直是个书香之地。裱字画、卖古董、书籍和文房四宝 店铺,鳞次栉比 成行成市。文人雅士常来搜购各种古籍善本。 现仍有几家经营 刺绣 的门店 摆满了各种风格的刺 绣作 通过这扇窗 统的刺 绣艺术 品走向市场
  
英国人把服饰拿到 广 从此 ,广 绣明显地吸收了西洋画 艺术风格 成为商品性和实用性强于其他地区 的绣 在对 贸易中迅速发展。文德路文德路过去是广州文教 中心区。  直是个书香之地 裱字画、卖古董、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店铺,鳞次栉比, 成行成市 。文人雅士常来搜购各种古籍善本。 现仍有几家经营 刺绣的 门店 摆满了各种风格的刺 绣作 通过这扇窗口,传统的 刺绣 艺术品走向市场
+
<p style="text-indent:2em;"> 朝中叶,由于粤剧和粤曲的繁荣 ,广绣 了一类新品种--粤剧戏服 当时 ,广 州状元坊制作 戏服已享誉国内,连宫廷戏班也慕名来定制 状元坊内遍布加工粤剧戏服 作坊 成为名扬海内 外的"刺绣 条街" 广绣业得以 成行成市 ,广州 刺绣 艺人 技艺也达到极高水平 能够娴熟地运用绒线 ,并创造性地用孔雀毛、马尾 线缕和勒线 用金线和银线 刺绣。
  
清朝中叶,由于粤剧和粤曲的繁荣, 广 绣增加了 类新品种--粤剧戏服。当时 ,广州状元坊 制作 戏服已享誉国 内, 连宫廷戏班也慕 来定制 ,状元 坊内遍布 工粤剧戏服 刺绣作坊,成为名扬海内外 "刺绣一条街"。广绣业得 成行成市,广州刺绣艺 人的 技艺也达到极高水平,能够娴熟地运用绒线绣,并创造性地用孔雀毛、马尾作线缕和勒线,用金线和银线刺绣
+
<p style="text-indent:2em;">状元坊 广 州市人民南路边上有 条青石板铺就的狭长小巷 它就是被称为" 广州 最知名的时尚集中地"、"年轻人的购物天堂"的 状元坊 。 这条距今已有700多年 古老 街巷 因有宋代状元张镇孙的故居而得 。如今 ,状元 已埋入故纸堆中,小巷却依旧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几十元的时髦衣服、几元钱的卡通公仔、 入流行元素 西藏饰品、活泼可爱 各种小宠物 及经济实惠的诱 小食都吸引着追求时尚 年轻人
  
状元坊广州市人民南路边上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狭长小巷,它就是被称为"广州最知名的时尚集中地"、"年轻人的购物天堂"的状元坊。 这条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古老内街巷,因有宋代状元张镇孙的故居而得名。如今,状元已埋入故纸堆中,小巷却依旧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几十元的时髦衣服、几元钱的卡通公仔、加入流行元素的西藏饰品、活泼可爱的各种小宠物以及经济实惠的诱人小食都吸引着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粤绣大师==
 
==粤绣大师==
 
===潮绣大师===
 
===潮绣大师===
'''康惠芳'''
+
<p style="text-indent:2em;">'''康惠芳'''
[[File:潮绣大师康惠芳.jpg|缩略图| 潮绣大师康惠芳]]
+
[[File:潮绣大师康惠芳.jpg|缩略图|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广东潮州人,现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刺绣工艺40多年,先后在潮州市潮绣厂、潮州市刺绣研究所刺绣、研究、技术指导工作。
+
<p style="text-indent:2em;">[[ 广东]][[ 潮州]] 人,现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刺绣工艺40多年,先后在潮州市潮绣厂、潮州市刺绣研究所刺绣、研究、技术指导工作。<ref>[http://www.cnhubei.com/200510/ca918843.htm  中国 的四大名绣-粤 (图)]  荆楚网 2005-11-10</ref>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广东馆陈列了一幅大型艺术作品,引起了许多游客的注意,它的内容是本届世博会广东馆的外形--金色骑楼,广东的骑楼、牌坊、醒狮等传统文化符号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于是人们开始猜测它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最后他们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答案,这是一幅刺绣作品,全部细节均由一针一线手工制成,这幅精美的作品便是出自潮绣名家康惠芳之手。
 
 
 
走进康惠芳的绣坊,正对着店门的便是一幅长宽在98x88cm的双面金龙鱼刺绣,金线缠绕的鱼鳞片,细致的四圈鱼眼,上扬欲张的鱼嘴,利用棉花垫制使得作品变高,具有立体感,摆脱了平面绣的传统绣法,在转动的时候仿佛看到一尾鱼身缓缓摆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康惠芳的展览厅在二楼,一幅幅绣工精巧 作品装裱好摆放着,她说她一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待在这里看着自己的作品,看看自己作品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该如何修改,看到完成得非常好的作品时,自己也会开心地直拍手,就像个容易心满意足的小孩。
 
 
 
潮绣作为 四大名绣 之一,在借鉴苏 、湘绣、蜀绣等其他绣种的同时 在此基础上大胆革新,创
 
  
造性地发明了垫高绣,即在绣之前以棉絮垫定图案造型,然后在 面绣出金丝绒线 使作品看起来更加有浮雕感,更加生动活泼,而康慧芳也将这种垫高绣融合进 双面绣当中。金龙鱼双面绣,便是她的第 一幅 双面绣 作品 。一尾简单的鱼 在绣制 时候需要 注意 它的 立体感和眼睛角度,双面垫高再进行双面的绣制,这 一项新 创新技术。康慧芳说 研究这尾金龙鱼 时候 她每天都 盯着真 金龙鱼在研究着,鱼眼的转动,转上转下打斜的转 鱼在发力时,鱼翅向上竖了起来,这些都需要不断细细地研究并实物化。 来慢慢摸索找到 方法,便迫不及待 动手了 ,一 次次的尝试,更多技巧也慢慢改善了,然后再教会其他的绣工,等到大家都上手了,再渐渐绣制大 的双面 绣作品 于这些潮绣的复杂性,所以往往 副好的作品花上的时间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像康慧芳工作室里面的 副"松鹤延年"的作品,几个绣 一起赶 ,大概也需要花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完 成,这 也需要足够 耐心和毅力
+
<p style="text-indent:2em;">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上,[[广东]]馆陈列 了一幅 大型艺术 作品, 引起了许多游客 的注意 它的 内容 本届世博会广东馆 外形--金色骑楼 广东 骑楼、牌坊、醒狮等传统文化符号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于 人们开始猜测它 材料和制作工艺 他们得出 令人吃惊 答案 这是 一幅 绣作品 ,全部细节均 由一 线手 工制成,这 幅精美 作品便是出自潮绣名家康惠芳之手
  
历经千年 展, 种类也日益繁 多, 慢慢 融入了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
+
<p style="text-indent:2em;">走进[[康惠芳]]的绣坊,正对着店门的便是一幅长宽在98x88cm的双面金龙鱼刺 ,金线缠绕的鱼鳞片,细致的四圈鱼眼,上扬欲张的鱼嘴,利用棉花垫制使得作品变高,具有立体感,摆脱了平面绣的传统绣法,在转动的时候仿佛看到一尾鱼身缓缓摆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康惠芳 的展 览厅在二楼 一幅幅绣工精巧的作品装裱好摆放着,她说她一天大 数的时间都是待在这里看着自己的作品,看看自己作品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该如何修改,看到完成得非常好的作品时 自己也会开心 直拍手,就像个容易心满意足的小孩
  
康慧芳 工作室里 吸引 家眼球的不仅仅是那些富丽堂皇的 ,在 当中还有一副特别的 作品--《梅兰菊竹》 ,这 是一副 双面 头发 绣, 由真人头发绣制 的一 作品。 质地难以把控 头发 ,在 经过她 加工之后 ,制 作成最适合穿针引线 柔软度 ,这 当中还涉及到头发 保存问题 质地硬 不容易拿 当丝线用 所以 需要 将这些头发一小撮一小撮 分开捆绑,闷软之 用布包裹住 ,不 能接触空气和吹风 否则很容易变硬变脆 便不好使用 头发虽 不容易断 但是它 硬度使得 制过程会更加有难度 。这副 双面 立体头发绣 康慧芳 结合潮绣和头发绣 特点而创新 的, 不断创新 才能 走得更远
+
<p style="text-indent:2em;">潮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在借鉴苏绣、湘绣、蜀绣等其他绣种 同时 在此基础上 胆革新,创造性地发明了垫高绣,即在 之前以棉絮垫定图案造型 然后 上面绣出金丝绒线,使 作品 看起来更加有浮雕感,更加生动活泼 而康慧芳也将 种垫高绣融合进了双面绣当中。金龙鱼 双面绣, 便 幅双面绣 作品。 一尾简单 ,在 绣制的时候需要注意到它 立体感和眼睛角度 双面垫高再进行双面的绣 ,这是一项新 创新技术。康慧芳说 研究 尾金龙鱼的时候,她每天都是盯着真的金龙鱼在研究着,鱼眼 转动 转上转下打斜 转,鱼在 力时,鱼翅向上竖了起 来, 这些都 需要 不断细细 研究并实物化。 来慢慢摸索找到了这个方法 便迫 及待的动手了 一次次的尝试 更多技巧也慢慢改善了 ,然 后再教会其他的绣工,等到大家都上手了 再渐渐绣制大幅 双面 作品 由于 些潮绣的复杂性,所以往往一 好的作品花上 时间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 康慧芳 工作室里面 一副"松鹤延年" 作品,几个绣工一起赶制 大概也需要花半年多的时间 才能 完成,这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林智成'''
+
<p style="text-indent:2em;">潮绣历经千年的发展,种类也日益繁多,慢慢地融入了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在[[ 康慧芳]]的工 室里,吸引大家眼球的不仅仅是那些富丽堂皇的绣 ,在当中还有一副特别的 作品--《梅兰菊竹》 这是一副双面头发 绣, 这是由真人头发 制的一副作品。质地难以把控的头发 在经过她的加 之后,制作成最适合穿针引线的柔软度 这当中还涉及到头发的保存问题 质地硬的头发不容易拿来 丝线用,所以需要将这些头发一小撮一小撮地分开捆绑,闷软之后用布包裹住 接触空气和吹风,否则很容易变硬变脆,便不好使用,头发虽然不容易断,但是它的硬度使得绣制过程会更加有难度。这副双面的 体头发 绣, 是康慧芳结合 潮绣 和头发绣的特点而创新 的, 不断创新才能走 更远
[[File:林智成 作品.jpg|缩略图|林智成 作品]]
 
林智成 国宝级刺 大师  当代刺 艺术家 中国 艺美术大师。1922年出生于泰国华侨工人家庭 九岁丧父 随母回国。十三岁进绣庄 童工 二十岁 设计潮 各类产品 为当时 潮绣 设计队伍中 后起之秀。1957年为提高设计水平 曾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在雷圭元院长等人指导下,在艺术上 到了提高
 
  
 林智成 从事潮 设计四十多年 先从戏服和帐沿、被面、枕套等品种入手 除吸收传统 工艺 的营养之外 还虚心地向同行学习 取长补短 他常深入 剧团体验生活 剧衣饰 行深入研究 大胆改革创新 配合潮剧出国演出,创作了十五个剧目的剧装细一百九十件,这些戏曲服装 演出时受 国外友人的好评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智成'''
 +
[[File:林智成作品.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智成]],国宝级刺 大师  当代刺绣艺术家 中国 工艺 美术大师。1922年出生于泰国华侨工人家庭 九岁丧父 随母回国 十三岁进绣庄当童工,二十岁能独立设计 绣各类产品 为当时 绣设计队伍中的后起之秀。1957年为提高设计水平,曾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在雷圭元院长等人指导下 ,在 艺术上得 了提高
  
设计 的潮剧蟒袍 等, 获全国剧装评比第三名。对于礼展品 创作设计 林智成更是苦 孤诣,初稿一出来,就邀请设计人员与绣工一起评论 认真听 每一点有益的意见,使作品更加完美 。他 设计的 绣欣赏品 具有图案优美、绣工精巧、明暗有度、质感突出、色彩调和、美观 方的特色。代表作《龙云图》是刻画金色巨龙在海云中翻滚 似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气氛中翻腾而起,气势磅礴,动人心弦,这是从传统 潮剧 蟒袍中脱胎而 出的 新作。另 幅《牧羊姑娘》 以构图新颖、绣工精致、针法细腻、式样洒脱被列为优秀作品,曾送往英 、埃及、日本、叙利亚等国展出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智成从事潮绣 设计 四十多年,先从戏服和帐沿、被面、枕套 品种入手 除吸收传统工艺 营养之外 还虚 地向同行学习 ,取 长补短 。他 常深入潮剧团体验生活,对 剧衣饰进行深入研究 ,大 胆改革创新 配合 潮剧出 国演出,创作了十五个剧目 剧装细 百九十件 这些戏曲服装在演出时受到 外友人的好评
  
1982年, 悉心 设计的 《九龙图》 曾五易其 稿, 由二十五位 绣工 精心绣制而成 是潮绣 品。 《九龙图》以龙为主题,以"九"象征长久,九龙翻腾,其势浩大磅礴,象征着强大、雄健、豪迈 气概。他采用钉金、垫金、浮 等针法 绣品 具有 富丽 浑厚的特色。在刺绣中他还运用了 绣、 拼、缀六种技法,使九 微微突起,特别 运用二针 鳞转针 方法绣龙鳞 片片相叠 金光闪耀。海浪以蓝调子深浅色作地 上绣银线,浪光则以白银线垫绣绣 出。 绣屏金碧辉煌 灿烂壮观,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体现了潮 的风格特色。 作品 在1 982年参加中 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金杯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 他设计的 潮剧蟒袍等,获全国剧装评比第三名。对于礼展品的创作设计,林智成更是苦心孤诣 稿 一出来 就邀请设计人员与 绣工 一起评论 认真听取每一点有益 意见,使作 更加完美 他设计 欣赏品 ,具有 图案优美 、绣 工精巧 明暗有度 质感突出 色彩调和 美观大方的特色。代表作《[[ 云图]]》 刻画金色巨 在海云中翻滚,似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 气氛中翻腾而起 气势磅礴 动人心弦 这是从传统潮剧蟒袍中脱胎而 的新作 另一 《[[牧羊姑娘]]》 以构图新颖、 工精致、针法细腻、式样洒脱被列为优秀 作品 ,曾送往[[英国]]、[[埃及]]、[[日本]]、[[叙利亚]]等 展出
  
尔后,林智成创作了潮绣挂屏《周处斩蛟》,这是他在潮绣工艺上又一个突破。整幅挂屏运用的针法就有垫金、平绒、包针、化针、插针、乱针、点绣等十多种。色彩缤纷,互相辉映,构成多姿的画面。汹涌的怒涛淹没了周处半截身子,他一手提剑将蛟龙斩下,表现出激烈的酣战场面。他充分运用垫浮这一工艺手法,把周处的脸谱和蛟龙首尾都垫高了,浪涛也半垫高了,看上去宛若浮雕,人物栩栩如生,质感表现强烈。这幅挂屏被誉为优秀刺绣作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虽年逾花甲,仍设计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如《玉堂春色》、《吹箫引凤》等。他的高足陈烈波设计的《哪吒闹海》、徐启锐设计的《喜庆丰收》、杜英豹设计的立体《金鱼》等都是匠心独运的佳作。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2年,他悉心设计的《[[九龙图]]》,曾五易其稿,由二十五位绣工精心绣制而成,是潮绣的精品。《[[九龙图]]》以龙为主题,以"九"象征长久,九龙翻腾,其势浩大磅礴,象征着强大、雄健、豪迈的气概。他采用钉金、垫金、浮绣等针法,绣品具有富丽、浑厚的特色。在刺绣中他还运用了绣、钉、垫、贴、拼、缀六种技法,使九龙微微突起,特别是运用二针龙鳞转针的方法绣龙鳞,片片相叠,金光闪耀。海浪以蓝调子深浅色作地,上绣银线,浪光则以白银线垫绣绣出。整幅绣屏金碧辉煌,灿烂壮观,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体现了潮绣的风格特色。作品在1 982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金杯奖。 尔后,[[ 林智成]] 创作了潮绣挂屏《[[ 周处斩蛟]] 》,这是他在潮绣工艺上又一个突破。整幅挂屏运用的针法就有垫金、平绒、包针、化针、插针、乱针、点绣等十多种。色彩缤纷,互相辉映,构成多姿的画面。汹涌的怒涛淹没了周处半截身子,他一手提剑将蛟龙斩下,表现出激烈的酣战场面。他充分运用垫浮这一工艺手法,把周处的脸谱和蛟龙首尾都垫高了,浪涛也半垫高了,看上去宛若浮雕,人物栩栩如生,质感表现强烈。这幅挂屏被誉为优秀刺绣作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虽年逾花甲,仍设计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如《[[ 玉堂春色]] 》、《[[ 吹箫引凤]] 》等。他的高足陈烈波设计的《[[ 哪吒闹海]] 》、[[ 徐启锐]] 设计的《[[ 喜庆丰收]] 》、[[ 杜英豹]] 设计的立体《[[ 金鱼]] 》等都是匠心独运的佳作。
  
1979年8月,林智成在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1988年改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
<p style="text-indent:2em;">1979年8月,[[ 林智成]] 在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1988年改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李淑英'''
+
<p style="text-indent:2em;">'''李淑英'''
  
中国民间十大艺人之一 ,是潮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潮州市湘桥区民间艺术陈列馆馆长。1986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刺绣师称号,1990年3月再次被轻工业部授予"从事工艺美术行业三十年,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做出贡献"的著名民间艺人,2007年被广东省政府定为民间艺术传承人,2008年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潮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并荣获"全国十佳艺人"荣誉称号。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中国]] 民间十大艺人之一 ,是潮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潮州市湘桥区民间艺术陈列馆馆长。1986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刺绣师称号,1990年3月再次被轻工业部授予"从事工艺美术行业三十年,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做出贡献"的著名民间艺人,2007年被广东省政府定为民间艺术传承人,2008年被[[ 广东]] 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潮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并荣获"全国十佳艺人"荣誉称号。
  
李淑英祖辈四代人从事刺绣艺术,祖父李锦泉于清末在潮州西马路开设"李锦泉铁枝木偶"作坊,名闻东南亚及闽南粤东各地,被誉为"木偶李"。李淑英自八岁随父李文龙学艺,擅长粤榜传统刺绣艺术,又拿手木偶制作技艺,其潮绣作品多次在省展、国展中获得大奖,作品《刺绣铁枝木偶》一屏套被国家文化部选送出国展览,并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
<p style="text-indent:2em;">[[ 李淑英]] 祖辈四代人从事刺绣艺术,祖父李锦泉于清末在潮州西马路开设"李锦泉铁枝木偶"作坊,名闻东南亚及闽南粤东各地,被誉为"木偶李"。李淑英自八岁随父李文龙学艺,擅长粤榜传统刺绣艺术,又拿手木偶制作技艺,其潮绣作品多次在省展、国展中获得大奖,作品《[[ 刺绣铁枝木偶]] 》一屏套被国家文化部选送出国展览,并被[[ 广东]] 省博物馆收藏。
  
'''黄伟雄'''
+
<p style="text-indent:2em;">'''黄伟雄'''
  
翻开2014年刚发行的"和谐中华--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专题系列邮票电话卡纪念珍藏册",几幅小清新的梅兰竹菊珠绣画和典雅的松鹤珠绣画十分引人注目。这些色彩明丽、精致典雅的珠绣画,便是出自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黄伟雄之手。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潮州大道工业区的黄伟雄珠绣工作室,听他讲述与珠绣画的不解情缘。
+
<p style="text-indent:2em;"> 翻开2014年刚发行的"和谐中华--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专题系列邮票电话卡纪念珍藏册",几幅小清新的梅兰竹菊珠绣画和典雅的松鹤珠绣画十分引人注目。这些色彩明丽、精致典雅的珠绣画,便是出自[[ 中国]] 刺绣艺术大师、[[ 广东]] 省工艺美术大师黄伟雄之手。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潮州大道工业区的黄伟雄珠绣工作室,听他讲述与珠绣画的不解情缘。
  
七岁孩童捏针当"绣娘"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七岁孩童捏针当"绣娘"
  
1964年,黄伟雄出生在老城区一户普通人家,不久,父母为他新添了二个妹妹。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身为长子的黄伟雄七岁便懂事地帮着母亲做绣活,为自己和妹妹攒学费。"因奶奶、妈妈都是拿绣花针的,我耳濡目染学起来也很快。"黄伟雄陷入了童年做绣活的回忆。
+
<p style="text-indent:2em;">1964年,[[ 黄伟雄]] 出生在老城区一户普通人家,不久,父母为他新添了二个妹妹。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身为长子的黄伟雄七岁便懂事地帮着母亲做绣活,为自己和妹妹攒学费。"因奶奶、妈妈都是拿绣花针的,我耳濡目染学起来也很快。"黄伟雄陷入了童年做绣活的回忆。
[[File:中国粤绣.jpg|缩略图| 中国粤绣]]
+
[[File:中国粤绣.jpg|缩略图|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心灵手巧的黄伟雄,一拿起绣花针,学起绣花来速度很快,在妈妈的指导下俨然成为一名"小绣娘"。不过,他心里还是觉得男孩子拿绣花针是件丢脸的事。每次同学在门口喊他的名字,他总会立刻丢下手头的绣花针,从花绷子边跑开,就怕小伙伴取笑他是"绣娘"。
+
 心灵手巧的[[ 黄伟雄]] ,一拿起绣花针,学起绣花来速度很快,在妈妈的指导下俨然成为一名"小绣娘"。不过,他心里还是觉得男孩子拿绣花针是件丢脸的事。每次同学在门口喊他的名字,他总会立刻丢下手头的绣花针,从花绷子边跑开,就怕小伙伴取笑他是"绣娘"。
  
不过,那些五颜六色的刺绣花稿,却为黄伟雄打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他有空就拿笔描那些花稿,完全陶醉在艺术的世界里。后来他才知道,这些花稿都是当时潮州工艺美术界前辈们设计的,童年时候的描画经历,冥冥中为他走上绣品设计之路打下最初的基础。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不过,那些五颜六色的刺绣花稿,却为黄伟雄打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他有空就拿笔描那些花稿,完全陶醉在艺术的世界里。后来他才知道,这些花稿都是当时潮州工艺美术界前辈们设计的,童年时候的描画经历,冥冥中为他走上绣品设计之路打下最初的基础。
  
机缘巧合开创"珠绣画"
+
<p style="text-indent:2em;"> 机缘巧合开创"珠绣画"
  
高中毕业后,黄伟雄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后来被安排进入地方国营潮绣厂工作。埋首在潮绣、珠绣设计中,他也渐渐爱上这份与色彩与艺术打交道的工作,倾尽所学致用于潮绣、珠绣设计中,创作出不少精巧的潮绣作品。1993年,他离开国营企业,创办了一个珠绣公司,生产的珠绣、潮绣作品远销海外。
+
<p style="text-indent:2em;"> 高中毕业后,[[ 黄伟雄]] 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后来被安排进入地方国营潮绣厂工作。埋首在潮绣、珠绣设计中,他也渐渐爱上这份与色彩与艺术打交道的工作,倾尽所学致用于潮绣、珠绣设计中,创作出不少精巧的潮绣作品。1993年,他离开国营企业,创办了一个珠绣公司,生产的珠绣、潮绣作品远销海外。
  
命运的转机发生在2001年。记得那一天,黄伟雄正在设计室设计"花稿",助理像往常一样,用一个大木托盘给他准备了几十款珠子,满满地堆满了几十个布做的"珠碗"。不料,在走到黄伟雄身边时,助理脚下一个踉跄,手里端着的一整盘珠子都摔在地上,原本整齐地放在不同"珠碗"里的不同颜色的珠子,这会全部洒出来散满木盘子。看着那一盘五颜六色杂糅的珠子,黄伟雄却突然惊呆了。在他眼里,那一盘乱珠幻化成一幅大自然的画卷,绿色的青山,红色的晚霞,金黄的阳光,淡蓝的海水,而那盘子的红木边则成了天然的画框。"为什么不用珠子绣成画?"他不禁自问道。
+
<p style="text-indent:2em;"> 命运的转机发生在2001年。记得那一天,[[ 黄伟雄]] 正在设计室设计"花稿",助理像往常一样,用一个大木托盘给他准备了几十款珠子,满满地堆满了几十个布做的"珠碗"。不料,在走到黄伟雄身边时,助理脚下一个踉跄,手里端着的一整盘珠子都摔在地上,原本整齐地放在不同"珠碗"里的不同颜色的珠子,这会全部洒出来散满木盘子。看着那一盘五颜六色杂糅的珠子,黄伟雄却突然惊呆了。在他眼里,那一盘乱珠幻化成一幅大自然的画卷,绿色的青山,红色的晚霞,金黄的阳光,淡蓝的海水,而那盘子的红木边则成了天然的画框。"为什么不用珠子绣成画?"他不禁自问道 。灵光一闪中,一个令人叹服的艺术品种诞生了。说干就干,他调动脑海中有关珠绣设计的知识,设计出第一幅珠绣画作品《[[梅兰菊竹]]》。该作品一完成,得到了工艺美术界不少前辈的肯定和鼓励。[[黄伟雄]]敏锐地觉察到,珠绣画未来大有可为,不久,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珠绣画挂屏"专利,并很快获得了证书,成为珠绣画创始人
  
灵光一闪中,一个令人叹服的艺术品种诞生了。说干就干,他调动脑海中有关珠绣设计的知识,设计出第一幅珠绣画作品《梅兰菊竹》。该作品一完成,得到了工 界不少前辈的肯定和鼓励。黄伟雄敏锐地觉察到,珠绣画未来 有可为,不久,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珠绣画挂屏"专利,并很快获得了证书,成为珠绣画创始人。
+
<p style="text-indent:2em;">扶着母亲领 艺术大 师奖
  
扶着母亲领 艺术 大师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步入[[黄伟雄]]的珠绣工作室展厅时,记者被眼前一幅幅色彩鲜艳的珠绣画卷折服了。取材于徐悲鸿《[[八骏图]]》的《[[前程似锦]]》珠绣画,绣制的是八匹迎风驰骋的骏马。远看,它和[[徐悲鸿]]笔下的《[[八骏图]]》颇为神似,让人仿佛能听得到马儿的嘶鸣,感觉到马鬃的飞掠而过,只有当一束灯光打在画面上,珠子反射出淡淡的光泽时,才让人想起那是一幅珠绣画。整幅珠绣画仅仅用灰色一个色系的100多种颜色深浅不同的珠子,利用"渗针"法将它们由深到浅渐次排列,通过深浅变化的颜色来刻画马的肌理,展示飞跃的动感和马儿的立体感。"这幅画用了20多万颗玻璃珠,花了8个多月时间才完成。"黄伟雄告诉记者,该珠绣画获得了"中国工 文化创意 "金奖。
  
在步入 黄伟雄的珠绣工 作室 厅时 记者 眼前一幅幅色彩鲜艳的珠 画卷折服了 取材于徐悲鸿《八骏图》的《前程似锦》珠绣画 绣制的 八匹迎风驰骋的骏马。远看,它和徐悲鸿笔下 《八骏图》颇为神似,让人仿佛能听得到马儿的嘶鸣,感觉到马鬃的飞掠而过,只有当 束灯光打在画面上 珠子反射出淡淡的光泽时 才让人想起那是一幅珠绣画。整幅珠绣画 仅仅 用灰色一个色系的100多种颜色深浅不同的珠子 利用"渗针"法将它们由深到浅渐次排列,通过深浅变化的颜色来刻画马的肌理,展示飞跃的动 和马儿的立体感。"这幅画用了20多万颗玻璃珠,花了8个多月时间才完成。"黄伟雄告诉记者,该珠绣画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
<p style="text-indent:2em;">近年来, 黄伟雄 先后设计、创作 的珠绣 画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的 艺美术精品 览中获得金奖。2012年 评为"[[中国]]刺 艺术大师" 颁奖那天 他扶着老母亲一起上台领奖。母亲 他入行 个师傅 带着母亲去领奖 仅仅 是出于孝顺 也是因为
  
近年来,黄伟雄先后设计、 作的 珠绣 画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的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中获得金奖。2012年,他被评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颁奖那天,他扶着老母亲一起上台领奖。母亲是他入行的第一个师傅,带着母亲去领奖,不仅仅是出于孝顺,也是因为感恩。
+
<p style="text-indent:2em;"> 新题材传承 珠绣
  
创新 题材 传承 珠绣情
+
<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潮绣的一个门类,珠绣同样是纯手工的工艺美术品,其市场价值正在逐渐引起关注。珠绣画要走得更远,秘诀在于不受传统题材的束缚,要敢于结合市场进行创新。黄伟雄正在做的,就是用 创新 将这门技艺 传承 、发扬下去。
  
潮绣 一个门类 ,珠 绣同 是纯手工的工艺美术品 其市场价值正在逐渐引起关注。珠绣画要走得更远 秘诀在于不受 传统题材 的束缚 要敢于 结合 市场 进行创新。 黄伟雄正在做 的, 创新 将这门技艺传承、发扬下去
+
<p style="text-indent:2em;">创新珠绣画,最 关键的是题材的创新。"黄伟雄说,随着社会 进步 ,珠 子等材料越来越多 样, 越来越具有表现力 传统 的梅兰菊竹、松鹤等 题材, 市场需求却有所萎缩,必须 结合 当下 进行 一些题材的 创新 ,才能符合年轻人的胃口 比如,他将雅典、伦敦、北京等奥运会主办城市 地标绣制成珠绣画《从雅典到北京》 设计的人物画像《郑成功》都 好评如潮的 创新 珠绣画精品
  
创新珠绣画,最为关键的是题材的创新。" 黄伟雄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珠子等材料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具有表现力,但传统的梅兰菊竹、松鹤等题材,市场需求却有所萎缩,必须结合当下进行一些题材的创新,才能符合年轻人的胃口。比如,他将雅典、伦敦、北京等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地标绣制成珠绣画《从雅典到北京》,设计的人物画像《郑成功》都是好评如潮的创新珠绣画精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 采访行将结束,[[ 黄伟雄]] 坐在绣花绷子前,捏起绣花针给记者表演一番。绣花针一起一落间,一片用绿色玻璃管珠绣制的叶子,便栩栩如生地钉在绸布上,在灯光下闪耀着绿色的光芒。我突然想起本土作家黄国钦《[[ 烟雨潮州]] 》中的一段话:"喝这水的潮州男子春山灵秀,喝这水的女子春水柔柔。这灵山秀水,阴阳合一,便生成了潮州男子的鬼斧神工。潮州男子的一双巧手,全不让潮州女的抽纱绣花。"而黄伟雄这位潮州男子,也正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绣制自己与珠绣的不解情缘,绣制传承着这一传统工艺。
 
 
采访行将结束,黄伟雄坐在绣花绷子前,捏起绣花针给记者表演一番。绣花针一起一落间,一片用绿色玻璃管珠绣制的叶子,便栩栩如生地钉在绸布上,在灯光下闪耀着绿色的光芒。我突然想起本土作家黄国钦《烟雨潮州》中的一段话:"喝这水的潮州男子春山灵秀,喝这水的女子春水柔柔。这灵山秀水,阴阳合一,便生成了潮州男子的鬼斧神工。潮州男子的一双巧手,全不让潮州女的抽纱绣花。"而黄伟雄这位潮州男子,也正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绣制自己与珠绣的不解情缘,绣制传承着这一传统工艺。
 
  
 
===广绣大师===
 
===广绣大师===
'''陈少芳'''
+
<p style="text-indent:2em;">'''陈少芳'''
  
提到广绣,不可不提现年已71岁的广绣大师陈少芳。1962年,经过4年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科学习的陈少芳,毕业分配到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那时起,她就与广绣打起了交道。45年过去了,陈少芳将半辈子的心血都融灌在广绣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之中,继承传统、融会创新,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已成长为"现代广绣"的奠基人,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如今,她又荣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聚数十年广绣工艺的心血,成功创造了"陈氏广绣"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为广绣发展创新作出了贡献。
+
<p style="text-indent:2em;"> 提到广绣,不可不提现年已71岁的广绣大师[[ 陈少芳]] 。1962年,经过4年在[[ 广州]] 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科学习的陈少芳,毕业分配到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那时起,她就与广绣打起了交道。45年过去了,[[ 陈少芳]] 将半辈子的心血都融灌在广绣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之中,继承传统、融会创新,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已成长为"现代广绣"的奠基人,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如今,她又荣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聚数十年广绣工艺的心血,成功创造了"陈氏广绣"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为广绣发展创新作出了贡献。
  
传统广绣多以吉祥喜庆的传统题材,用白描的手法制作,而经过陈少芳等人的传承和创新,广绣迎来了艺术的高峰,被称为"现代广绣"。现代广绣在白描基础上使用上色手法,并运用国画和油画的表现手法将选材延伸到人物肖像等范畴。与此同时,陈少芳还根据她需要表达的艺术意境,天马行空地创造出许多新的针法。挥洒自如地妙用了广绣的艺术语言,如创出"绒毛针"绣小雏鸡,创出"个字针"绣小鹿和马,创出"短发针"绣小孩的"光头",创出"竹编针"绣竹篮…… 大大丰富了广绣的技艺。 一只鸡仔用了近三十种颜色和苏绣用色彩丰富的丝线来完成绣品相比,现代广绣的创新之处在于"丝线颜色构成法"。传统广绣的丝线颜色要比苏绣少一半,而陈少芳经过十多年的钻研,创制出用丝线累叠等方法构成多种色彩,"想画出什么色彩,就能绣出什么色彩"。
+
<p style="text-indent:2em;"> 传统广绣多以吉祥喜庆的传统题材,用白描的手法制作,而经过陈少芳等人的传承和创新,广绣迎来了艺术的高峰,被称为"现代广绣"。现代广绣在白描基础上使用上色手法,并运用国画和油画的表现手法将选材延伸到人物肖像等范畴。与此同时,陈少芳还根据她需要表达的艺术意境,天马行空地创造出许多新的针法。挥洒自如地妙用了广绣的艺术语言,如创出"绒毛针"绣小雏鸡,创出"个字针"绣小鹿和马,创出"短发针"绣小孩的"光头",创出"竹编针"绣竹篮…… 大大丰富了广绣的技艺。 一只鸡仔用了近三十种颜色和苏绣用色彩丰富的丝线来完成绣品相比,现代广绣的创新之处在于"丝线颜色构成法"。传统广绣的丝线颜色要比苏绣少一半,而陈少芳经过十多年的钻研,创制出用丝线累叠等方法构成多种色彩,"想画出什么色彩,就能绣出什么色彩"。
  
《我爱小鸡群》是陈少芳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幅,堪称现代广绣的名品。传统的四大名绣在绣小鸡时只会用深、中、浅色来表现茸毛的质感。而陈少芳的这幅绣品中的十几只小鸡则用上了油画中的"倾向色",仔细看上去,小鸡的毛色有的倾向于紫,有的倾向于绿,有的倾向于黄色,只只不同。最特别的是绣品中彝族姑娘手中捧起的那只鸡仔,用茸毛针绣成, 在背光面采用国画的勾染法,区区一只鸡仔居然用了二三十种颜色的绣线,可谓惟妙惟肖。1978年,作品在北京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展出时,邓小平在作品前伫足观赏了许久,还兴致勃勃地招呼陈永贵说:"快来看小鸡。"
+
<p style="text-indent:2em;"> [[ 我爱小鸡群]] 》是[[ 陈少芳]] 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幅,堪称现代广绣的名品。传统的四大名绣在绣小鸡时只会用深、中、浅色来表现茸毛的质感。而陈少芳的这幅绣品中的十几只小鸡则用上了油画中的"倾向色",仔细看上去,小鸡的毛色有的倾向于紫,有的倾向于绿,有的倾向于黄色,只只不同。最特别的是绣品中彝族姑娘手中捧起的那只鸡仔,用茸毛针绣成, 在背光面采用国画的勾染法,区区一只鸡仔居然用了二三十种颜色的绣线,可谓惟妙惟肖。1978年,作品在[[ 北京]] 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展出时,[[ 邓小平]] 在作品前伫足观赏了许久,还兴致勃勃地招呼陈永贵说:"快来看小鸡。"
  
《岭南锦绣》是陈少芳设计了四十年、研绣了十多年创作出来的巨幅刺绣长卷,这幅13.8米长的花鸟长卷,绘绣出春夏秋冬百花争艳百鸟和鸣的岭南景色,包含了广绣大部分的传统技法与"陈氏广绣"的创新技艺。1999年4月,著名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看到这幅绣画时十分激动,在早已"封笔"的情况下,破例为"长卷"命题并挥毫"岭南锦绣",评价这幅广绣长卷是"广绣划时代的世纪之作"。
+
<p style="text-indent:2em;"> [[ 岭南锦绣]] 》是[[ 陈少芳]] 设计了四十年、研绣了十多年创作出来的巨幅刺绣长卷,这幅13.8米长的花鸟长卷,绘绣出春夏秋冬百花争艳百鸟和鸣的岭南景色,包含了广绣大部分的传统技法与"陈氏广绣"的创新技艺。1999年4月,著名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看到这幅绣画时十分激动,在早已"封笔"的情况下,破例为"长卷"命题并挥毫"岭南锦绣",评价这幅广绣长卷是"广绣划时代的世纪之作"。
  
2001年,"陈少芳广绣作品展览"展出,创下了四十五万人次争睹展览的记录,来自海内外的观众好评如潮,作品《赵朴初像》以其生动的神韵吸引了前来参观的三十多位西藏高僧,他们如见其人地合十颂经,并一个接一个地向绣像中的"赵朴初"行碰额礼。 陈少芳家广绣展厅广州番禺区陈少芳家广绣展厅内,展示了数十幅凝聚着她数十年心血创作的广绣精品:获 "广东省首届工艺美术名家名作展"金奖《我爱小鸡群》及珠绣《马到功成》;获 广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凤冠鸟》;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1年,"陈少芳广绣作品展览"展出,创下了四十五万人次争睹展览的记录,来自海内外的观众好评如潮,作品《[[ 赵朴初像]] 》以其生动的神韵吸引了前来参观的三十多位西藏高僧,他们如见其人地合十颂经,并一个接一个地向绣像中的"赵朴初"行碰额礼。 [[ 陈少芳]] 家广绣展厅广州番禺区陈少芳家广绣展厅内,展示了数十幅凝聚着她数十年心血创作的广绣精品:获 "广东省首届工艺美术名家名作展"金奖《[[ 我爱小鸡群]] 》及珠绣《[[ 马到功成]] 》;获 广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凤冠鸟]] 》;
[[File:粤绣仙鹤.jpg|缩略图| 粤绣仙鹤]]
+
[[File:粤绣仙鹤.jpg|缩略图|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2006年代表广绣参加中国"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傲视群芳》等刺绣佳作,以及被国内外报刊争相刊登、印刷成年历、年画、明信片、贺年卡、电话卡的绣作《北方来的新伙伴》等等。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到陈家祠可以一览广绣艺术的精髓。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依托广州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而设。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6年代表广绣参加中国"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 傲视群芳]] 》等刺绣佳作,以及被国内外报刊争相刊登、印刷成年历、年画、明信片、贺年卡、电话卡的绣作《北方来的新伙伴》等等。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到陈家祠可以一览广绣艺术的精髓。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依托广州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而设。
  
'''许炽光'''
+
<p style="text-indent:2em;">'''许炽光'''
  
广绣大师、广绣行业里最后的"花佬"--许炽光:擅长广绣传统技艺,是目前广州市广绣行业里头最后的"花佬"(广州刺绣行业内,男工俗称为"花佬")。出身刺绣世家,家族从事广绣140多年,7岁起跟从父亲学艺,不管是刺绣人像、山水、景物,还是刺绣兽口、花鸟、鱼类等,使用的针法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全面精通,并发明、创新"施盖针"、"鸡仔针"等新针法,被同行誉为"对针法颇有研究"的艺人,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广州一百双巧手之一。 从艺60多年,指导和参与刺绣了一批享誉中外的广绣艺术精品,其中有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被中央轻工部选作礼品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会,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励,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收藏。先后获得"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几十年来,培训辅导400多人(次)学习刺绣技艺,现仍在广州绣品厂从事设计、刺绣,带徒授艺。
+
<p style="text-indent:2em;"> 广绣大师、广绣行业里最后的"花佬"--许炽光:擅长广绣传统技艺,是目前广州市广绣行业里头最后的"花佬"(广州刺绣行业内,男工俗称为"花佬")。出身刺绣世家,家族从事广绣140多年,7岁起跟从父亲学艺,不管是刺绣人像、山水、景物,还是刺绣兽口、花鸟、鱼类等,使用的针法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全面精通,并发明、创新"施盖针"、"鸡仔针"等新针法,被同行誉为"对针法颇有研究"的艺人,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广州一百双巧手之一。 从艺60多年,指导和参与刺绣了一批享誉中外的广绣艺术精品,其中有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被中央轻工部选作礼品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会,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励,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收藏。先后获得"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几十年来,培训辅导400多人(次)学习刺绣技艺,现仍在广州绣品厂从事设计、刺绣,带徒授艺。
  
'''梁桂光'''
+
<p style="text-indent:2em;">'''梁桂光'''
  
6岁起跟随母亲学习广绣基本刺绣技艺,师从苏绣大师和广绣大师后,学习和掌握了人像刺绣技艺和广绣独有的刺绣技艺,并把广绣、苏绣技艺融合贯通并有所创新,在日用品刺绣和人物、山水、风景、花鸟等欣赏画方面有娴熟的刺绣技艺。从艺50多年,参与刺绣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广绣艺术精品,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至今仍在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任技术顾问,从事刺绣、带徒授艺等工作。
+
<p style="text-indent:2em;">6岁起跟随母亲学习广绣基本刺绣技艺,师从苏绣大师和广绣大师后,学习和掌握了人像刺绣技艺和广绣独有的刺绣技艺,并把广绣、苏绣技艺融合贯通并有所创新,在日用品刺绣和人物、山水、风景、花鸟等欣赏画方面有娴熟的刺绣技艺。从艺50多年,参与刺绣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广绣艺术精品,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至今仍在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任技术顾问,从事刺绣、带徒授艺等工作。
 
==濒危状态==
 
==濒危状态==
  
潮绣主要集中在湘桥区及潮安县各乡村。目前,市区有较大企业,如“名瑞集团公司”(即原潮州市潮绣厂),仍以潮绣为企业龙头产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前景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如下:
+
<p style="text-indent:2em;"> 潮绣主要集中在湘桥区及潮安县各乡村。目前,市区有较大企业,如“名瑞集团公司”(即原潮州市潮绣厂),仍以潮绣为企业龙头产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前景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如下:
  
⑴国家没有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与一般工艺品同等对待,手工产品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生产与销售无法衔接,导致那些专门经营潮绣品的绣庄也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
<p style="text-indent:2em;"> ⑴国家没有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与一般工艺品同等对待,手工产品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生产与销售无法衔接,导致那些专门经营潮绣品的绣庄也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⑵不少技艺精湛的艺人因人老眼花相继退役,有的早已谢世,有些高难度的绣技针法后继无人,如“钉金绣”、“垫金绣”、“垫棉过金针”、“浮垫璇卷针”、“八角龟板锦”等能制作的艺人已寥若晨星,已难于再现当年风采。
+
<p style="text-indent:2em;"> ⑵不少技艺精湛的艺人因人老眼花相继退役,有的早已谢世,有些高难度的绣技针法后继无人,如“钉金绣”、“垫金绣”、“垫棉过金针”、“浮垫璇卷针”、“八角龟板锦”等能制作的艺人已寥若晨星,已难于再现当年风采。
  
⑶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时时更新,青年妇女从经济价值趋向日趋多元化,大多数青年妇女不愿从事此艺。据普查统计,现存的知名潮绣技工也只不过二十人左右。
+
<p style="text-indent:2em;"> ⑶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时时更新,青年妇女从经济价值趋向日趋多元化,大多数青年妇女不愿从事此艺。据普查统计,现存的知名潮绣技工也只不过二十人左右。
 
== 相关视频 ==
 
== 相关视频 ==
{{#ev:youku|XMzU3OTA5NTIxNg|640|center|<big>粤绣 中的潮绣,五大技艺之一的铺示范</big>|frame}}
+
<center>
{{#ev:youku|XMzU3OTA5NTYxMg|640|center|<big>粤绣 中的潮绣,技 手法需要注意的细节</big>|frame}}
+
{{#iDisplay:b30197udtvx|480|270|qq}}
 +
</center>
 +
<center>粤绣 史册--以针线书写乱世荣耀</center>
 +
<center>
 +
{{#iDisplay:page/x0812b4g23k|480|270|qq}}
 +
</center>
 +
<center> 舞蹈《 粤绣 越秀》表演团队:广铁火凤凰 术团(大金奖作品)</center>
 +
 
 +
== 参考资料 ==
 +
[[Category: 900 藝術總論]]    [[Category:970 技藝總論 ]]

於 2019年12月21日 (六) 18:36 的最新修訂

粵繡(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廣東潮州市和廣州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的總稱,包括潮繡和廣繡兩大分支,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1] 粵繡之一的廣繡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古時繡工大多是潮州、廣州男子,為世所罕見。

明朝中後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雀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五是繡工多為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2012年,林智成(潮繡)、康惠芳(潮繡)、陳少芳(廣繡)、孫慶先(潮繡)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

潮繡大師康惠芳於2015年8月11日被聯合國授予"文化大使" 稱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粵繡

外文名稱

Guangdong Embroidery

代表性傳承人

康惠芳(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孫慶先(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淑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林智成(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歷史沿革

粵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包括潮繡和廣繡兩派 ,[2] 即潮州府地區(潮州汕頭揭陽潮陽普寧澄海饒平等地)"潮繡"和廣州府地區(南海番禺順德中山東莞寶安等)的"廣繡"。《存繡堂絲繡錄》及《纂組英華》等書介紹明末清初的粵繡說:"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其法用馬尾於輪廓處施以綴繡,且每一圖上必繡有所謂間道風的飛白花紋,所以成品花紋自然工整"。根據現存粵繡作品分析,它的針步短,色彩濃艷,花紋生動寫實。雍正乾隆時期曾大量行銷歐洲和中近東各國,當時有專作外銷品的作坊。

故宮博物院陳列有乾隆嘉慶時期粵繡掛屏、團扇、背心之類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繡紅日灰去右方繡藤蘿老樹,中間摻雜錦雞、八哥、鸚鵡等,或立或飛神態各異,樹下白羊3隻,取材布局頗有西洋油畫風味。粵繡用色濃艷過於蘇繡,且多注重光影變化。

18世紀中葉,廣東還流行"皮金繡",即納絲繡的一種,底層多用羊皮金作襯,金光閃爍,格外精美。廣東刺繡藝人還創造性地用孔雀毛編成線繡花,繡品金翠非凡;有的還用馬尾鬃纏絨作勒線,可謂匠心獨運。

潮州編織的刺繡一直是朝廷貢品,如今也是國家領導人贈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潮繡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賽會和1923年的倫敦賽會上,就曾獲得很高的評價。現今粵繡,大件手工刺繡繡品如被面、屏風,小件如荷包、扇套、繡花鞋等,婦女衣袖、裙面,多作滿地折技花,鋪絨極薄,平貼綢面,有的只有翠藍一色,風格獨特。總之,具有濃厚地方色的粵繡,在國際上以及在港、澳僑胞中,備受歡迎。

唐代《杜陽雜編》記載,永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廣州市)貢奇女盧眉娘在一尺(0.3m)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點畫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不具矣"。她又繡制闊一丈(一丈=3.33米)的"飛仙蓋",上面繡有山水、神仙、玉女,"執幢、捧節童子亦不啻千數"。[3]

唐順宗(761~806)曾嘉獎其工,謂之視姑。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粵繡經由歐洲商舶出口到葡萄牙等國,成為宮廷和皇室、貴族們寵愛的服飾品。據《存素堂絲繡錄》記載,清代宮廷曾收藏有明代粵繡"博古圍屏"等8幅,上面繡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鋪針細於毫髮,下針不忘規矩",有的"以馬尾纏作勒線,從而鈎勒(輪廓)之",圖案工整,"針眼掩藏,天衣無縫",充分顯示了明代粵繡的高超技藝。明代粵繡還以國外進口的孔雀尾羽織成絲縷,繡製成服裝和日用品等,金翠奪目,富麗華貴。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高宗詔令西方商舶只限進廣州港,促進了粵繡的發展,使粵繡名揚國外。乾隆五十八年,廣州成立刺繡行會"錦繡行"和專營刺繡出口的洋行,對於繡品的工時、用料、圖案、色彩、規格、繡工價格等,都有具體的規定。

光緒年間(1875~1908),廣東工藝局在廣州舉辦繽華藝術學校,專設刺繡科,致力於提高刺繡技藝,培養人才。潮州刺繡藝人林新泉王炳南李和彬等24人繡制的"郭子儀拜壽"、"蘇武牧羊"等作品曾在1910年南京南洋勸業會上獲獎,在當地被譽為"刺繡狀元"。著名藝人裴蔭魯炎1923年在倫敦賽會上現場表演技藝1951年,潮州市13家繡莊成立了公會。這些刺繡作品還於1915年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1923年和1925年參加倫敦賽會,得到國際上較高的評價。

1952年,潮州市抽紗公司下設刺繡部,組織刺繡生產和出口。1956年,廣州市成立藝鋒、民藝等刺繡生產社。

1979-1981年潮州刺繡藝術品為國家提供出國展禮品達到250件(套),其中僅潮繡廠就提供了198件,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極高讚譽 。

1982年,潮繡作品《九龍屏風》和《吹蕭引鳳》,1982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金杯獎。

1955年5月,廣州市組建了由新滘區大塘鄉19位繡花外工組成的刺繡供銷生產合作社-第一刺繡社,兩年後更名為新滘刺繡社(現廣州繡品工藝廠)。

1957年,廣東省潮州市和廣州市相繼成立工藝美術研究所,總結、整理粵繡的傳統技藝經驗。後來,潮州又成立刺繡研究所。

品種

粵繡的欣賞品有條屏、座屏、屏風等。日用品的品種很多,主要有服裝、鞋、帽、頭巾、被面、枕套、靠墊、披巾、門帘、台布、床罩等。潮州的刺繡潮劇服裝聞名遐邇。宗教用品大多為神袍以及寺廟內的裝飾品。粵繡按刺繡技藝分,又有絲線繡、金銀線繡、雙面繡、墊繡等品種。

工藝特色

粵繡,包括潮繡和廣繡,以潮繡之精良聞名海內外,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產於廣東地區的刺繡品,以潮州和廣州為中心。潮繡以戲服為主。它以布局滿、圖案繁茂、場面熱烈、用色富麗、對比強烈、大紅大綠而著稱。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布局滿,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樹根等補充,顯得熱鬧而緊湊;粵繡的另一個獨特現象,就是繡工多為男工,和其他地區繡工均為女子不同,在繡制大件時,繡工常手拿長針站着施繡。

粵繡用線多樣形態等因素都用來強化,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雀毛績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針法十分豐富,把針線起落、用力輕重、絲理走向、排列疏密、絲結捲曲形態等因素都用來強化圖像的表現力。粵繡最主要的針法,有灑插針(即擻和針)、套針、施毛針。常用織金鍛或釘金繡法襯地。粵繡自清中期以來,分為絨繡、線繡、釘金繡、金絨繡等四種類型,其中尤以加襯浮墊的釘金繡最著名。起初釘金繡只加襯薄浮墊,後來變成襯厚浮墊,使花紋呈浮雕效果,多用於繡制戲衣和舞台鋪陳用品及寺院鋪陳用品。金絨繡以潮州最有名,絨繡以廣州最有名。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經廣州海關出口的粵繡,其價值達到496750兩白銀。粵繡紋樣有三陽開泰、孔雀開屏、百鳥朝鳳、杏林春燕、松鶴猿鹿、公雞牡丹、金獅銀兔、龍飛鳳舞、佛手瓜果等民間喜愛的題材,構圖繁密,色彩濃重。粵繡的主要作品為衣料、被面、枕套、掛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褳、團扇、鞋帽、荷包等。粵繡曾於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

自清代以來,潮州婦女多勤紡織,女子到了十一二歲,其母即為預製嫁衣,家家戶戶都會紡織刺繡。清代粵繡工人大多是廣州潮州人,特別潮州繡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於繡功,為其他省市所罕見。刺繡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實用裝飾品上。潮繡以金碧、粗纊、雄渾的墊凸浮雕效果的釘金繡為特色而標異於其他繡種。題材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氣氛鮮明、生動地表現題材,使潮繡產生了豐富瑰麗的藝術效果。潮繡有絨繡、釘金繡、金絨混合繡、線繡等品種,各具特色。《百鳥朝鳳》是其代表作品。

"廣繡"是產於廣東地區的手工刺繡品。創始於少數民族,明中後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五: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常用百鳥朝鳳、海產魚蝦、佛手瓜果一類有地方特色的題材。五是繡工多為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台帷、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粵繡構圖豐滿,繁而不亂;圖案工整,富於誇張;色彩艷麗,對比強烈;針法多樣,善於變化。粵繡運用"水路"的獨特技法,使繡出的圖案層次分明,和諧統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鄰近的刺繡面積之間,在起針和落針點之間留出約0.5mm的等距離,從而在繡面形成空白的線條。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鳥禽的鳥羽之間,都留有一條清晰而均齊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粵繡題材廣泛,其中以龍、鳳、牡丹、百鳥朝鳳、南國佳果(如荔枝)、孔雀、鸚鵡、博古(仿古器皿)等傳統題材為主。

粵繡針法豐富,有基礎針法、輔助針法、象形針法3大類,直針、續針、捆咬針、鋪針、釘針、勒針、網繡針、打子針等45種。繡制時,根據設計意圖及物像形狀、質感和神態,巧妙地將各種針法互相配合和轉換,以求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4]

金銀線繡又稱釘金繡,是粵繡的傳統技法,針法複雜、繁多。其中以潮州的金銀線墊繡最為突出。金銀線墊繡是在繡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較粗的絲線或棉線一層層地疊繡至一定的高度,並做到外表勻滑、整齊,然後在其上施繡;或以棉絮作墊底,在面層以絲線滿鋪繡制,然後在面層上施繡;或以棉絮作墊底,覆蓋以絲綢,並將絲綢周圍釘牢,然後在上面施繡。潮州刺繡"九龍屏風",畫面上為九條動態不同的蛟龍騰空飛舞,又以旭日、海水、祥雲相連,組成九龍鬧海,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的壯麗場面。繡品採用了金銀線墊繡的技法,龍頭、龍身下鋪墊棉絮,高出繡面2~3cm,充分表現了蛟龍豐滿的肌肉、善舞的軀體及閃閃發光的鱗片,富於質感和立體感。

優秀作品

20世紀50年代以來,粵繡的優秀代表作品還有"百鳥朝鳳"、"丹鳳朝陽"、"百花籃"、"我愛小雞"、"鸚鵡"、"晨曦"等。"晨曦"是表現晨霧依稀,太陽初升,萬物甦醒,孔雀在百花叢中開屏,翩翩起舞的美麗情景。藝人們在繡制孔雀尾時,用紅、綠、藍、黃、紫等色絲線摻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粵繡不同針法的特長和絲線光澤的優點,表現了由於受光部位不同而反射出不同色彩的藝術效果。藝人們又根據孔雀的頭、頸、胸、腹等部位,靈活地運用勾針、勒針等針法互相組合和轉換,生動地表現出各部位翎羽的不同質感。

唐代至五代十國期間,由於廣州屬於邊疆地區未受到戰亂的影響,刺繡與農業、手工業一樣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宋代明代粵繡的技藝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清朝乾隆年間,廣州已設立繡行,在廣州和潮州等地也廣設繡莊、繡坊,粵繡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解放後,在雙百方針的推動下,名家名作不斷湧現。隨着粵繡的繁榮,粵繡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其中高級繡品主要有條幅、掛屏、台屏等,一般繡品則涵蓋了日常生活用品的各個方面,如刺繡畫片、金銀絨掛裙、被面、枕套、床楣、靠墊、批巾、頭巾、各種繡衣、繡鞋、繡袋、戲劇服裝、帳衽、台帷等等,也有部分觀賞繡品,如《晨曦》、《百鳥朝鳳》、《九龍屏風》、《吹蕭引鳳》等佳作。粵繡的題材也比較廣泛,包括人物、動物、花鳥、龍鳳、山水河川、器皿和各種圖案等,其中百鳥朝鳳、龍鳳、博古則是最具傳統特色的題材。

目前所知保存完整幅面尺寸最大的清代粵繡為光緒三十一年由廣東十三省狀元坊官繡的同泰店號所造的壽鸞刺繡,長4.2米,寬2.8米,該工藝品大量使用金鉑線,製作工藝複雜,加之其中的描金祝壽語,含意深奧,字體工整。如此巨幅精美的刺繡巔峰之作,現存於世者極其稀少,是清末刺繡工藝與壽辰禮儀研究收藏極品。

流派

粵繡包括"潮繡"和"廣繡"兩大流派,因而其針法也因其流派的不同而不盡相同。

潮繡

有絨繡、釘金繡、金絨混合繡、線繡等品種,各具特色。

1.絨繡。在各種絲、綢、緞上,以平繡針法用絲絨繡出平的畫面;題材多為飛禽、博古,用作畫片、掛屏等。

2.釘金繡和金絨混合繡。釘金繡,又稱金銀繡;以金銀線為主,絨線為輔的叫金絨混合繡。釘金繡針法複雜,有過橋、踏針、撈花瓣、墊地、凹針、累勾繡等60多種針法,其中"二針企鱗"針法為其他繡種所無。釘金繡運用墊、繡、貼、拼、綴等技術處理,可產生浮雕式的藝術效果。

3.線繡。純用絲線平面繡制。

廣繡

"廣繡"的針法主要有7大類30餘種,包括直扭針、捆咬針、續插針、輔助針、編繡、饒繡、變體繡等以及廣州釘金繡中的平繡、織錦繡、饒繡、凸繡、貼花繡等6大類10餘種針法。而"潮繡"則有60多種釘金針法以及40餘種絨繡針法,同時,藝人還運用了折繡、插繡、金銀勾勒、棕絲勾勒等多種技巧,使"潮繡"在 "繡、釘、墊、貼、拼、綴"等技藝上更趨完善,產生"平、浮、突、活"的藝術效果。

粵繡除採用豐富而多變的針法外,在創作設計方面還注重主意,善於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願望融入繡品中。在創作方法上採用了源於生活而又重視傳統,不滿足於現實的描繪而追求着更為美好的理想,與此同時,還善於涉取繪畫和民間剪紙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長處,使繡品的構圖飽滿,繁而不亂,針步均勻,光亮平整,紋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體現了粵繡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

按材料分類

絨繡

在各種絲、綢、緞上,以平繡針法用絲絨繡出平的畫面;題材多為飛禽、博古,用作畫片、掛屏等。

釘金繡和金絨混合繡

釘金繡,又稱金銀繡;以金銀線為主,絨線為輔的叫金絨混合線。釘金繡針法複雜,有過橋、踏針、撈花瓣、墊地、凹針、累勾繡等60多種針法,其中"二針企鱗"針法為其他繡種所無。釘金繡運用墊、繡、貼、拼、綴等技術處理,可產生浮雕式的藝術效果。

線繡

純用絲線平面繡制。

現代粵繡

起源

廣繡是發源於廣州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民間刺繡工藝,與潮州刺繡合稱粵繡,與湘繡蜀繡蘇繡並稱中國四大名繡。循着這一具有濃郁嶺南風味的藝術品遊覽廣州,正如觸摸千年古城的文脈。

絲絹上的佛經

廣繡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鶚所撰《杜陽雜篇》最早描述廣繡的精湛技藝:"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鈎分為三股,染成五色……" "給西方的禮物"到明代,廣繡已成為廣州民間重要的手工業之一。

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並將繡袍獻給國王,得到重賞,廣州繡品從此揚名海外。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一世非常欣賞中國的金線銀繡,倡立英國刺繡同業會,按廣繡作坊形式組織英王室繡莊,從中國進口絲綢和絲線加工繡制貴族服飾;英王查理一世倡導在英倫三島傳播廣繡藝術,廣繡被西方學者稱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藏有廣繡。

清初,英國人把服飾拿到廣州繡坊加工。從此,廣繡明顯地吸收了西洋畫的藝術風格,成為商品性和實用性強於其他地區的繡種,在對外貿易中迅速發展。文德路文德路過去是廣州文教的中心區。 一直是個書香之地。裱字畫、賣古董、書籍和文房四寶的店鋪,鱗次櫛比,成行成市。文人雅士常來搜購各種古籍善本。 現仍有幾家經營刺繡的門店,擺滿了各種風格的刺繡作品,通過這扇窗口,傳統的刺繡藝術品走向市場。

清朝中葉,由於粵劇和粵曲的繁榮,廣繡增加了一類新品種--粵劇戲服。當時,廣州狀元坊製作的戲服已享譽國內,連宮廷戲班也慕名來定製,狀元坊內遍布加工粵劇戲服的刺繡作坊,成為名揚海內外的"刺繡一條街"。廣繡業得以成行成市,廣州刺繡藝人的技藝也達到極高水平,能夠嫻熟地運用絨線繡,並創造性地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和勒線,用金線和銀線刺繡。

狀元坊廣州市人民南路邊上有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狹長小巷,它就是被稱為"廣州最知名的時尚集中地"、"年輕人的購物天堂"的狀元坊。 這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古老內街巷,因有宋代狀元張鎮孫的故居而得名。如今,狀元已埋入故紙堆中,小巷卻依舊閃耀着動人的光彩。幾十元的時髦衣服、幾元錢的卡通公仔、加入流行元素的西藏飾品、活潑可愛的各種小寵物以及經濟實惠的誘人小食都吸引着追求時尚的年輕人。

粵繡大師

潮繡大師

康惠芳

廣東潮州人,現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繡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刺繡專業委員會理事。從事刺繡工藝40多年,先後在潮州市潮繡廠、潮州市刺繡研究所刺繡、研究、技術指導工作。[5]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廣東館陳列了一幅大型藝術作品,引起了許多遊客的注意,它的內容是本屆世博會廣東館的外形--金色騎樓,廣東的騎樓、牌坊、醒獅等傳統文化符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於是人們開始猜測它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最後他們得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答案,這是一幅刺繡作品,全部細節均由一針一線手工製成,這幅精美的作品便是出自潮繡名家康惠芳之手。

走進康惠芳的繡坊,正對着店門的便是一幅長寬在98x88cm的雙面金龍魚刺繡,金線纏繞的魚鱗片,細緻的四圈魚眼,上揚欲張的魚嘴,利用棉花墊制使得作品變高,具有立體感,擺脫了平面繡的傳統繡法,在轉動的時候仿佛看到一尾魚身緩緩擺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康惠芳的展覽廳在二樓,一幅幅繡工精巧的作品裝裱好擺放着,她說她一天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待在這裡看着自己的作品,看看自己作品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該如何修改,看到完成得非常好的作品時,自己也會開心地直拍手,就像個容易心滿意足的小孩。

潮繡作為四大名繡之一,在借鑑蘇繡、湘繡、蜀繡等其他繡種的同時,在此基礎上大膽革新,創造性地發明了墊高繡,即在繡之前以棉絮墊定圖案造型,然後在上面繡出金絲絨線,使作品看起來更加有浮雕感,更加生動活潑,而康慧芳也將這種墊高繡融合進了雙面繡當中。金龍魚雙面繡,便是她的第一幅雙面繡作品。一尾簡單的魚,在繡制的時候需要注意到它的立體感和眼睛角度,雙面墊高再進行雙面的繡制,這是一項新的創新技術。康慧芳說,研究這尾金龍魚的時候,她每天都是盯着真的金龍魚在研究着,魚眼的轉動,轉上轉下打斜的轉,魚在發力時,魚翅向上豎了起來,這些都需要不斷細細地研究並實物化。後來慢慢摸索找到了這個方法,便迫不及待的動手了,一次次的嘗試,更多技巧也慢慢改善了,然後再教會其他的繡工,等到大家都上手了,再漸漸繡制大幅的雙面繡作品。由於這些潮繡的複雜性,所以往往一副好的作品花上的時間需要幾個月甚至更久,像康慧芳工作室裡面的一副"松鶴延年"的作品,幾個繡工一起趕製,大概也需要花半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也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毅力。

潮繡歷經千年的發展,種類也日益繁多,慢慢地融入了書法、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在康慧芳的工作室里,吸引大家眼球的不僅僅是那些富麗堂皇的繡品,在當中還有一副特別的作品--《梅蘭菊竹》,這是一副雙面頭髮繡,這是由真人頭髮繡制的一副作品。質地難以把控的頭髮,在經過她的加工之後,製作成最適合穿針引線的柔軟度,這當中還涉及到頭髮的保存問題,質地硬的頭髮不容易拿來當絲線用,所以需要將這些頭髮一小撮一小撮地分開捆綁,悶軟之後用布包裹住,不能接觸空氣和吹風,否則很容易變硬變脆,便不好使用,頭髮雖然不容易斷,但是它的硬度使得繡制過程會更加有難度。這副雙面的立體頭髮繡,是康慧芳結合潮繡和頭髮繡的特點而創新的,不斷創新才能走得更遠。

林智成

林智成,國寶級刺繡大師 ,當代刺繡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22年出生於泰國華僑工人家庭,九歲喪父,隨母回國。十三歲進繡莊當童工,二十歲能獨立設計潮繡各類產品,為當時潮繡設計隊伍中的後起之秀。1957年為提高設計水平,曾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在雷圭元院長等人指導下,在藝術上得到了提高。

林智成從事潮繡設計四十多年,先從戲服和帳沿、被面、枕套等品種入手,除吸收傳統工藝的營養之外,還虛心地向同行學習,取長補短。他常深入潮劇團體驗生活,對潮劇衣飾進行深入研究,大膽改革創新,配合潮劇出國演出,創作了十五個劇目的劇裝細一百九十件,這些戲曲服裝在演出時受到國外友人的好評。

他設計的潮劇蟒袍等,獲全國劇裝評比第三名。對於禮展品的創作設計,林智成更是苦心孤詣,初稿一出來,就邀請設計人員與繡工一起評論,認真聽取每一點有益的意見,使作品更加完美。他設計的潮繡欣賞品,具有圖案優美、繡工精巧、明暗有度、質感突出、色彩調和、美觀大方的特色。代表作《龍雲圖》是刻畫金色巨龍在海雲中翻滾,似在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的氣氛中翻騰而起,氣勢磅礴,動人心弦,這是從傳統潮劇蟒袍中脫胎而出的新作。另一幅《牧羊姑娘》,以構圖新穎、繡工精緻、針法細膩、式樣灑脫被列為優秀作品,曾送往英國埃及日本敘利亞等國展出。

1982年,他悉心設計的《九龍圖》,曾五易其稿,由二十五位繡工精心繡制而成,是潮繡的精品。《九龍圖》以龍為主題,以"九"象徵長久,九龍翻騰,其勢浩大磅礴,象徵着強大、雄健、豪邁的氣概。他採用釘金、墊金、浮繡等針法,繡品具有富麗、渾厚的特色。在刺繡中他還運用了繡、釘、墊、貼、拼、綴六種技法,使九龍微微突起,特別是運用二針龍鱗轉針的方法繡龍鱗,片片相疊,金光閃耀。海浪以藍調子深淺色作地,上繡銀線,浪光則以白銀線墊繡繡出。整幅繡屏金碧輝煌,燦爛壯觀,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體現了潮繡的風格特色。作品在1 982年參加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榮獲金杯獎。爾後,林智成創作了潮繡掛屏《周處斬蛟》,這是他在潮繡工藝上又一個突破。整幅掛屏運用的針法就有墊金、平絨、包針、化針、插針、亂針、點繡等十多種。色彩繽紛,互相輝映,構成多姿的畫面。洶湧的怒濤淹沒了周處半截身子,他一手提劍將蛟龍斬下,表現出激烈的酣戰場面。他充分運用墊浮這一工藝手法,把周處的臉譜和蛟龍首尾都墊高了,浪濤也半墊高了,看上去宛若浮雕,人物栩栩如生,質感表現強烈。這幅掛屏被譽為優秀刺繡作品。20世紀80年代後期,他雖年逾花甲,仍設計了一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作品,如《玉堂春色》、《吹簫引鳳》等。他的高足陳烈波設計的《哪吒鬧海》、徐啟銳設計的《喜慶豐收》、杜英豹設計的立體《金魚》等都是匠心獨運的佳作。

1979年8月,林智成在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創作設計人員代表大會上被授予"工藝美術家"的榮譽稱號,1988年改稱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

李淑英

中國民間十大藝人之一 ,是潮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現任潮州市湘橋區民間藝術陳列館館長。1986年被國家輕工業部授予刺繡師稱號,1990年3月再次被輕工業部授予"從事工藝美術行業三十年,為我國工藝美術事業做出貢獻"的著名民間藝人,2007年被廣東省政府定為民間藝術傳承人,2008年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粵繡(潮繡)的代表性傳承人,並榮獲"全國十佳藝人"榮譽稱號。

李淑英祖輩四代人從事刺繡藝術,祖父李錦泉於清末在潮州西馬路開設"李錦泉鐵枝木偶"作坊,名聞東南亞及閩南粵東各地,被譽為"木偶李"。李淑英自八歲隨父李文龍學藝,擅長粵榜傳統刺繡藝術,又拿手木偶製作技藝,其潮繡作品多次在省展、國展中獲得大獎,作品《刺繡鐵枝木偶》一屏套被國家文化部選送出國展覽,並被廣東省博物館收藏。

黃偉雄

翻開2014年剛發行的"和諧中華--中華文化名家藝術成就專題系列郵票電話卡紀念珍藏冊",幾幅小清新的梅蘭竹菊珠繡畫和典雅的松鶴珠繡畫十分引人注目。這些色彩明麗、精緻典雅的珠繡畫,便是出自中國刺繡藝術大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黃偉雄之手。昨天上午,記者走進位於潮州大道工業區的黃偉雄珠繡工作室,聽他講述與珠繡畫的不解情緣。

七歲孩童捏針當"繡娘"

1964年,黃偉雄出生在老城區一戶普通人家,不久,父母為他新添了二個妹妹。家庭的負擔越來越重,身為長子的黃偉雄七歲便懂事地幫着母親做繡活,為自己和妹妹攢學費。"因奶奶、媽媽都是拿繡花針的,我耳濡目染學起來也很快。"黃偉雄陷入了童年做繡活的回憶。

心靈手巧的黃偉雄,一拿起繡花針,學起繡花來速度很快,在媽媽的指導下儼然成為一名"小繡娘"。不過,他心裡還是覺得男孩子拿繡花針是件丟臉的事。每次同學在門口喊他的名字,他總會立刻丟下手頭的繡花針,從花繃子邊跑開,就怕小夥伴取笑他是"繡娘"。

不過,那些五顏六色的刺繡花稿,卻為黃偉雄打開了藝術世界的大門。他有空就拿筆描那些花稿,完全陶醉在藝術的世界裡。後來他才知道,這些花稿都是當時潮州工藝美術界前輩們設計的,童年時候的描畫經歷,冥冥中為他走上繡品設計之路打下最初的基礎。

機緣巧合開創"珠繡畫"

高中畢業後,黃偉雄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後來被安排進入地方國營潮繡廠工作。埋首在潮繡、珠繡設計中,他也漸漸愛上這份與色彩與藝術打交道的工作,傾盡所學致用於潮繡、珠繡設計中,創作出不少精巧的潮繡作品。1993年,他離開國營企業,創辦了一個珠繡公司,生產的珠繡、潮繡作品遠銷海外。

命運的轉機發生在2001年。記得那一天,黃偉雄正在設計室設計"花稿",助理像往常一樣,用一個大木托盤給他準備了幾十款珠子,滿滿地堆滿了幾十個布做的"珠碗"。不料,在走到黃偉雄身邊時,助理腳下一個踉蹌,手裡端着的一整盤珠子都摔在地上,原本整齊地放在不同"珠碗"里的不同顏色的珠子,這會全部灑出來散滿木盤子。看着那一盤五顏六色雜糅的珠子,黃偉雄卻突然驚呆了。在他眼裡,那一盤亂珠幻化成一幅大自然的畫卷,綠色的青山,紅色的晚霞,金黃的陽光,淡藍的海水,而那盤子的紅木邊則成了天然的畫框。"為什麼不用珠子繡成畫?"他不禁自問道。靈光一閃中,一個令人嘆服的藝術品種誕生了。說干就干,他調動腦海中有關珠繡設計的知識,設計出第一幅珠繡畫作品《梅蘭菊竹》。該作品一完成,得到了工藝美術界不少前輩的肯定和鼓勵。黃偉雄敏銳地覺察到,珠繡畫未來大有可為,不久,他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珠繡畫掛屏"專利,並很快獲得了證書,成為珠繡畫創始人。

扶着母親領藝術大師獎

在步入黃偉雄的珠繡工作室展廳時,記者被眼前一幅幅色彩鮮艷的珠繡畫卷折服了。取材於徐悲鴻《八駿圖》的《前程似錦》珠繡畫,繡制的是八匹迎風馳騁的駿馬。遠看,它和徐悲鴻筆下的《八駿圖》頗為神似,讓人仿佛能聽得到馬兒的嘶鳴,感覺到馬鬃的飛掠而過,只有當一束燈光打在畫面上,珠子反射出淡淡的光澤時,才讓人想起那是一幅珠繡畫。整幅珠繡畫僅僅用灰色一個色系的100多種顏色深淺不同的珠子,利用"滲針"法將它們由深到淺漸次排列,通過深淺變化的顏色來刻畫馬的肌理,展示飛躍的動感和馬兒的立體感。"這幅畫用了20多萬顆玻璃珠,花了8個多月時間才完成。"黃偉雄告訴記者,該珠繡畫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

近年來,黃偉雄先後設計、創作的珠繡畫多次在國家級、省級的工藝美術精品展覽中獲得金獎。2012年,他被評為"中國刺繡藝術大師"。頒獎那天,他扶着老母親一起上台領獎。母親是他入行的第一個師傅,帶着母親去領獎,不僅僅是出於孝順,也是因為感恩。

創新題材傳承珠繡情

作為潮繡的一個門類,珠繡同樣是純手工的工藝美術品,其市場價值正在逐漸引起關注。珠繡畫要走得更遠,秘訣在於不受傳統題材的束縛,要敢於結合市場進行創新。黃偉雄正在做的,就是用創新將這門技藝傳承、發揚下去。

創新珠繡畫,最為關鍵的是題材的創新。"黃偉雄說,隨着社會的進步,珠子等材料越來越多樣,越來越具有表現力,但傳統的梅蘭菊竹、松鶴等題材,市場需求卻有所萎縮,必須結合當下進行一些題材的創新,才能符合年輕人的胃口。比如,他將雅典、倫敦、北京等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地標繡製成珠繡畫《從雅典到北京》,設計的人物畫像《鄭成功》都是好評如潮的創新珠繡畫精品。

採訪行將結束,黃偉雄坐在繡花繃子前,捏起繡花針給記者表演一番。繡花針一起一落間,一片用綠色玻璃管珠繡制的葉子,便栩栩如生地釘在綢布上,在燈光下閃耀着綠色的光芒。我突然想起本土作家黃國欽《煙雨潮州》中的一段話:"喝這水的潮州男子春山靈秀,喝這水的女子春水柔柔。這靈山秀水,陰陽合一,便生成了潮州男子的鬼斧神工。潮州男子的一雙巧手,全不讓潮州女的抽紗繡花。"而黃偉雄這位潮州男子,也正用自己的一雙巧手,繡制自己與珠繡的不解情緣,繡制傳承着這一傳統工藝。

廣繡大師

陳少芳

提到廣繡,不可不提現年已71歲的廣繡大師陳少芳。1962年,經過4年在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人物科學習的陳少芳,畢業分配到廣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從那時起,她就與廣繡打起了交道。45年過去了,陳少芳將半輩子的心血都融灌在廣繡這一傳統民間藝術之中,繼承傳統、融會創新,當年的大學畢業生,已成長為"現代廣繡"的奠基人,成為蜚聲海內外的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如今,她又榮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聚數十年廣繡工藝的心血,成功創造了"陳氏廣繡"獨特的"絲線色彩構成法",為廣繡發展創新作出了貢獻。

傳統廣繡多以吉祥喜慶的傳統題材,用白描的手法製作,而經過陳少芳等人的傳承和創新,廣繡迎來了藝術的高峰,被稱為"現代廣繡"。現代廣繡在白描基礎上使用上色手法,並運用國畫和油畫的表現手法將選材延伸到人物肖像等範疇。與此同時,陳少芳還根據她需要表達的藝術意境,天馬行空地創造出許多新的針法。揮灑自如地妙用了廣繡的藝術語言,如創出"絨毛針"繡小雛雞,創出"個字針"繡小鹿和馬,創出"短髮針"繡小孩的"光頭",創出"竹編針"繡竹籃…… 大大豐富了廣繡的技藝。 一隻雞仔用了近三十種顏色和蘇繡用色彩豐富的絲線來完成繡品相比,現代廣繡的創新之處在於"絲線顏色構成法"。傳統廣繡的絲線顏色要比蘇繡少一半,而陳少芳經過十多年的鑽研,創製出用絲線累疊等方法構成多種色彩,"想畫出什麼色彩,就能繡出什麼色彩"。

我愛小雞群》是陳少芳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幅,堪稱現代廣繡的名品。傳統的四大名繡在繡小雞時只會用深、中、淺色來表現茸毛的質感。而陳少芳的這幅繡品中的十幾隻小雞則用上了油畫中的"傾向色",仔細看上去,小雞的毛色有的傾向於紫,有的傾向於綠,有的傾向於黃色,只只不同。最特別的是繡品中彝族姑娘手中捧起的那隻雞仔,用茸毛針繡成, 在背光面採用國畫的勾染法,區區一隻雞仔居然用了二三十種顏色的繡線,可謂惟妙惟肖。1978年,作品在北京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展出時,鄧小平在作品前佇足觀賞了許久,還興致勃勃地招呼陳永貴說:"快來看小雞。"

嶺南錦繡》是陳少芳設計了四十年、研繡了十多年創作出來的巨幅刺繡長卷,這幅13.8米長的花鳥長卷,繪繡出春夏秋冬百花爭艷百鳥和鳴的嶺南景色,包含了廣繡大部分的傳統技法與"陳氏廣繡"的創新技藝。1999年4月,著名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看到這幅繡畫時十分激動,在早已"封筆"的情況下,破例為"長卷"命題並揮毫"嶺南錦繡",評價這幅廣繡長卷是"廣繡劃時代的世紀之作"。

2001年,"陳少芳廣繡作品展覽"展出,創下了四十五萬人次爭睹展覽的記錄,來自海內外的觀眾好評如潮,作品《趙朴初像》以其生動的神韻吸引了前來參觀的三十多位西藏高僧,他們如見其人地合十頌經,並一個接一個地向繡像中的"趙朴初"行碰額禮。 陳少芳家廣繡展廳廣州番禺區陳少芳家廣繡展廳內,展示了數十幅凝聚着她數十年心血創作的廣繡精品:獲 "廣東省首屆工藝美術名家名作展"金獎《我愛小雞群》及珠繡《馬到功成》;獲 廣州市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鳳冠鳥》;

2006年代表廣繡參加中國"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的《傲視群芳》等刺繡佳作,以及被國內外報刊爭相刊登、印刷成年曆、年畫、明信片、賀年卡、電話卡的繡作《北方來的新夥伴》等等。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到陳家祠可以一覽廣繡藝術的精髓。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依託廣州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而設。

許熾光

廣繡大師、廣繡行業里最後的"花佬"--許熾光:擅長廣繡傳統技藝,是目前廣州市廣繡行業裡頭最後的"花佬"(廣州刺繡行業內,男工俗稱為"花佬")。出身刺繡世家,家族從事廣繡140多年,7歲起跟從父親學藝,不管是刺繡人像、山水、景物,還是刺繡獸口、花鳥、魚類等,使用的針法和表現手法都比較全面精通,並發明、創新"施蓋針"、"雞仔針"等新針法,被同行譽為"對針法頗有研究"的藝人,有高超的藝術造詣和豐富的創作經驗,廣州一百雙巧手之一。 從藝60多年,指導和參與刺繡了一批享譽中外的廣繡藝術精品,其中有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陳列,被中央輕工部選作禮品參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會,獲得國家級、省市級獎勵,被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收藏。先後獲得"廣東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廣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稱號。幾十年來,培訓輔導400多人(次)學習刺繡技藝,現仍在廣州繡品廠從事設計、刺繡,帶徒授藝。

梁桂光

6歲起跟隨母親學習廣繡基本刺繡技藝,師從蘇繡大師和廣繡大師後,學習和掌握了人像刺繡技藝和廣繡獨有的刺繡技藝,並把廣繡、蘇繡技藝融合貫通並有所創新,在日用品刺繡和人物、山水、風景、花鳥等欣賞畫方面有嫻熟的刺繡技藝。從藝50多年,參與刺繡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廣繡藝術精品,先後被評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師"、"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廣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稱號,至今仍在廣州繡品工藝廠有限公司任技術顧問,從事刺繡、帶徒授藝等工作。

瀕危狀態

潮繡主要集中在湘橋區及潮安縣各鄉村。目前,市區有較大企業,如「名瑞集團公司」(即原潮州市潮繡廠),仍以潮繡為企業龍頭產品。但由於種種原因,其前景不容樂觀。主要問題如下:

⑴國家沒有稅費方面的優惠政策,與一般工藝品同等對待,手工產品無法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生產與銷售無法銜接,導致那些專門經營潮繡品的繡莊也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⑵不少技藝精湛的藝人因人老眼花相繼退役,有的早已謝世,有些高難度的繡技針法後繼無人,如「釘金繡」、「墊金繡」、「墊棉過金針」、「浮墊璇卷針」、「八角龜板錦」等能製作的藝人已寥若晨星,已難於再現當年風采。

⑶社會形態和經濟模式的不斷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時時更新,青年婦女從經濟價值趨向日趨多元化,大多數青年婦女不願從事此藝。據普查統計,現存的知名潮繡技工也只不過二十人左右。

相關視頻

粵繡史冊--以針線書寫亂世榮耀

舞蹈《粵繡越秀》表演團隊:廣鐵火鳳凰藝術團(大金獎作品)

參考資料

  1. 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粵繡 , 娛樂卦師2019-05-15
  2. 粵繡(廣繡)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3. 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粵繡 , 環球網 2019-05-14
  4. 粵繡介紹_針法_特點_作品-刺繡布藝圖鑑 , 金投網 2019-3-8
  5. 中國的四大名繡-粵繡(圖) , 荊楚網 200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