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納摩蓋吐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納摩蓋吐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納摩蓋吐龍屬名Nemegtosaurus)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蒙古。屬名取自化石發現地,戈壁沙漠的耐梅蓋特盆地。標本包含單一個頭骨,形狀長而低矮並有鉛筆狀牙齒,類似梁龍科,但近代研究表明牠是一種泰坦巨龍類,與薩爾塔龍阿拉摩龍掠食龍有接近親緣關係。

研究歷史

納摩蓋吐龍的頭骨與缺乏頸部及頭骨的後凹尾龍來自同一地層。最初的研究認為納摩蓋吐龍屬於叉龍科而後凹尾龍屬於圓頂龍科,因此建立成兩個不同的屬。但現在了解到兩屬都是先進的泰坦巨龍類,甚至可能是同一物種。[1]加上兩屬的正模標本皆來自同一地區,提升了後凹尾龍可能是納摩蓋吐龍異名的可能性。

模式種蒙古納摩蓋吐龍N.mongoliensis)是由Nowinski於1971年根據編號ZPAL MgD-I/9標本所敘述。[2]第二個種耙齒納摩蓋吐龍N. pachi)由董枝明於1977年根據編號IVPP V.4879標本的牙齒所敘述,但狀態為疑名。

2019年Alexander O. Averianov和Alexey V. Lopatin討論了一些1949年發現的蜥腳類脊椎和股骨,指出它們與後凹尾龍的同部位骨骼有差異,並指出這些可能來自納摩蓋吐龍,進一步支持了兩屬各自是獨立的物種。[3]

敘述

如同其他泰坦巨龍類,納摩蓋吐龍的牙齒呈細長鉛筆狀,銳角向下形成鑿狀尖端。納摩蓋吐龍的食性未知,因為戈壁沒有發現植物化石,但推測可能以白堊紀晚期越趨多樣的開花植物、或依然常見的蕨類和針葉樹為食。不確定納摩蓋吐龍會在樹木高處覓食或以生長緩慢的低矮植物為食,而親緣的泰坦巨龍類具有長頸(如掠食龍)以及短頸(如博妮塔龍)兩種覓食模式。

2011年的研究比較恐龍、現代鳥類爬行動物鞏膜環大小,提出納摩蓋吐龍可能是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4]

古生態學

納摩蓋吐龍發現於耐梅蓋特組,年代為馬斯垂克階(約7200萬至6600萬年前),成為地球最後倖存的蜥腳類之一。當地是植披繁盛的河口三角洲及氾濫平原。納摩蓋吐龍與似鳥龍科似雞龍阿瓦拉慈龍科單爪龍伶盜龍亞科惡靈龍、大型巨爪的鐮刀龍、極常見的鴨嘴龍科櫛龍暴龍科特暴龍、以及可能的異名後凹尾龍共享棲地。其成年體型(長約12公尺[5])可防止受特暴龍之類的掠食者攻擊,但未成年個體顯得脆弱而容易成為目標。

參考文獻

  1. Benton, Michael J. Prehistoric Life. Edinburgh, Scotland: Dorling Kindersley. 2012: 332–333. ISBN 978-0-7566-9910-9. 
  2. Nowinski, A. Nemegtosaurus mongoliensis n. gen., n. sp. (Sauropoda) from the uppermost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alaeontologia Polonica. 1971, 25: 57–81. 
  3. Averianov, Alexander; Lopatin, Alexey. A possible new specimen of the Late Cretaceous Mongolian sauropod Nemegtosaurus and sauropod diversity in the Nemegt Formation.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9, 64. doi:10.4202/app.00596.2019. 
  4. Schmitz, L.; Motani, R. Nocturnality in dinosaurs inferred from scleral ring and orbit morphology. Science. 2011, 332 (6030): 705–708. Bibcode:2011Sci...332..705S. PMID 21493820. doi:10.1126/science.1200043. 
  5. Holtz Jr., Thomas R.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