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花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花茶

红花茶的英文名为Redflowertea,是由红花、茶叶等十余种名贵植物为原料冲泡而成的花茶。

基本内容

中文名:红花茶

原料:红花、绞股蓝、茶叶

生产公司:太原万圣保健业有限公司

功能:活血化瘀,降压降脂

基本内容

红花茶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能力。能显着提高耐缺氧能力。同时红花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改善机体微循环的功能。由于红花中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因此近年来红花茶多用来加工各种健康食品。

自制红花茶

原料:红花0·5克、甘草二克、花旗参二克。

制作方法:

1、将甘草、花旗参一起放入锅中。

2、加七百毫升清水煎煮,煮沸后改小火煮五分钟。

3、关火后,放入红花。浸泡五分钟后滤出汁液即可饮用。

功效:

1、红花:性凉、味辛。有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散淤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降血压、清除细胞垃圾、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的功效。

2、甘草:与蜂蜜同功。有润肺止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百药的功效。

3、花旗参:性凉、微苦。有养阴润肺、强健身体、补气益中、清热、消渴、止咳、延缓衰老的功效。

4、红花茶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美容祛斑等功效。对妇女痛经、月经不调也有明显效果,是中老年长寿、中青年妇女保健之佳品。[1]

口感性状:茶汤为橙黄色、有洋参香气。口感微甜。

茶饮冲泡小提示:孕妇、出血性患者、有肠胃疾病的患者禁用此茶

生理功能

美容祛斑作用:通过活血化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找谢,增加排除黑素细胞所产生的黑色素,促进滞留于体内的黑色素分解,使之不能沉淀形成色斑,或使淀的色素分解而排出体外。增强冠脉流量,抑制血栓形成。可改善冠心病和血管血栓形成。

抗血凝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能力。能显着提高耐缺氧能力。中医认为红花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美容祛斑等功效,适用于血寒性闭经、痛经及各种瘀血性疼痛,包括无月经、月经过多、冠心病所致胸痛等。红花富含甙类、多糖及有机酸等。活血、通经、祛淤。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改善机体微循环的功能。

中国红花茶分布

祁门红茶 安徽祁县、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茶叶的自然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的这种特有的香味,被国外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祁门香”。祁红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高档红茶”,特别是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人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祁红在英国受到了皇家贵族的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最”。          =

滇红 云南许多市县, 滇红茶有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是我国工夫红茶的新葩,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著称于世。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 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 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江、临沧、 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1]滇红工夫内质 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 ,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红茶对患有慢性胃寒病症的人有尤为突出的治疗和保健的效果。因其性热又是全发酵茶,所以有养胃、暖胃的作 用。秋冬两季坚持饮红茶可保一冬不犯胃寒胃疼的症状。如每年都能如此坚持饮用,胃寒症状会大大缓解或彻底痊愈。

滇红碎茶,又称滇红分级茶,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裂,香气鲜锐,汤色红亮。

宁红功夫茶 江西修水,简称宁红,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珍品之一,于江西省修水县。修水在元代称宁州,故名。美国茶叶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著中评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红艳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称赞“宁红色、香、味俱属上乘。”1904年宁红生产朝廷贡品--太子茶。宁红特级工夫茶宁红金毫,是我国十大功夫茶中的珍品,该产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现代科技的指导精心制成,条素紧结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泽油润,滋味鲜嫩浓郁,叶底红嫩多芽,汤色红艳,在1985年全国优质食品评比会上博得专家高度赞誉,荣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评选为金奖。

福建闽红 福建政和县。福建闽红是福建所产工夫红茶的统称,因其产地不同,又可分为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和白琳工夫茶。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也不同,但都盛兴百年而不衰。政和工夫茶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条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它的外形条索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茶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茶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

坦洋工夫茶 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色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色泽鲜亮,条形秀丽,都是坦洋工夫茶中的上品。

白琳工夫茶 产于福建省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茶,外形条索细长,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滋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川红功夫茶 四川宜宾,利用宜宾地区独有“早白尖”良种精制而成,当清明时节时,采摘鲜嫩叶子,经多道工序创制成名优红茶,被誉为川茶中“五朵金花”之一。此种茶条索紧细有锋苗,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厚醇爽。其中“早白尖功夫红茶”于1985年获葡萄牙第二十四届食品评选会金质奖。川红茶每年出口有10万担,是国际市场畅销的新兴红茶。

湖红功夫茶 主产湖南省安化,桃源、涟源、邵阳、平江、浏阳,长沙等县市,汀西石门,慈利、桑植、大庸等县市所产的功夫茶调之“湘红”,归入“宜红功夫”范畴。湖红功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功夫红茶之一,对我国功夫茶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湖红功夫以安化功夫为代表,处形条索贤能结尚肥实,香气高,滋味醇厚,汤色浓,叶底红稍暗,平江功夫香高,但欠匀净,长寿街及浏阳大山一带产香高味厚(靠近江西修水,归入宁红功夫)淅化、桃源功夫处形条索紧细,毫较多,锋苗好,但叶肉较薄,香气较低,涟源功夫新发展的茶,条索紧细,香味较淡。

正山小种 福建崇安县,来自福建武夷山区,“正山”系指武夷山所制的茶叶,被茶界列为正宗,而武夷山附近产茶则叫“外山”茶。“正山小种”是武夷山出产的“小种茶”。它品质精良,条索粗壮,乌泽光润,带有松香和枣糖气味,加入牛奶,不减其香,调制后的奶茶,颜色更加绚丽多彩,此种茶外销有120多年历史。

贵州红碎 统称黔红。产于(晴隆县)花贡、(罗甸县)上隆、(贵阳市)羊艾、(长顺县)广顺、(湄潭县)湄潭、(黎平县)桂花台等地茶场。

贵州红碎茶的花色类型多,花贡茶场的红碎茶5号,自1987年以来一直保持省优;羊艾茶场的碎红茶1号上档和2号上档,从1983年至1991年连续三次获省、部双优,1988年又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广顺茶厂的红碎茶1号上档和2号上档,从1987年至1991年连续两次获省、部双优;湄潭茶场的红碎茶1号上档和2号上档,从1983年至1991年连续两次获省、部双优。湄潭茶场由于在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良种改植和工艺改进,红碎茶品质明显提高,已达到三套样的品质标准。贵州红碎茶颗粒紧结匀整,色泽乌黑油润,净度好,香气鲜高带花香,滋味鲜浓,汤色红亮,叶底嫩匀,享誉国内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