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花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花茶

紅花茶的英文名為Redflowertea,是由紅花、茶葉等十餘種名貴植物為原料沖泡而成的花茶。

基本內容

中文名:紅花茶

原料:紅花、絞股藍、茶葉

生產公司:太原萬聖保健業有限公司

功能:活血化瘀,降壓降脂

基本內容

紅花茶可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免疫能力。能顯着提高耐缺氧能力。同時紅花茶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改善機體微循環的功能。由於紅花中富含亞油酸和維生素e,因此近年來紅花茶多用來加工各種健康食品。

自製紅花茶

原料:紅花0·5克、甘草二克、花旗參二克。

製作方法:

1、將甘草、花旗參一起放入鍋中。

2、加七百毫升清水煎煮,煮沸後改小火煮五分鐘。

3、關火後,放入紅花。浸泡五分鐘後濾出汁液即可飲用。

功效:

1、紅花:性涼、味辛。有疏經活絡、通經化淤、散淤開結、消腫止痛、涼血解毒、降血壓、清除細胞垃圾、改善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癌的功效。

2、甘草:與蜂蜜同功。有潤肺止咳、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百藥的功效。

3、花旗參:性涼、微苦。有養陰潤肺、強健身體、補氣益中、清熱、消渴、止咳、延緩衰老的功效。

4、紅花茶具有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美容祛斑等功效。對婦女痛經、月經不調也有明顯效果,是中老年長壽、中青年婦女保健之佳品。[1]

口感性狀:茶湯為橙黃色、有洋參香氣。口感微甜。

茶飲沖泡小提示:孕婦、出血性患者、有腸胃疾病的患者禁用此茶

生理功能

美容祛斑作用:通過活血化瘀,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找謝,增加排除黑素細胞所產生的黑色素,促進滯留於體內的黑色素分解,使之不能沉澱形成色斑,或使淀的色素分解而排出體外。增強冠脈流量,抑制血栓形成。可改善冠心病和血管血栓形成。

抗血凝作用: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免疫能力。能顯着提高耐缺氧能力。中醫認為紅花有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美容祛斑等功效,適用於血寒性閉經、痛經及各種瘀血性疼痛,包括無月經、月經過多、冠心病所致胸痛等。紅花富含甙類、多糖及有機酸等。活血、通經、祛淤。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改善機體微循環的功能。

中國紅花茶分布

祁門紅茶 安徽祁縣、東至、貴池、石台、黟縣,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茶葉的自然品質以祁門的歷口、閃里、平里一帶最優。高檔祁紅外形條索緊細苗秀,色澤烏潤,沖泡後茶湯紅濃,香氣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顯的甜香,有時帶有玫瑰花香。祁紅的這種特有的香味,被國外不少消費者稱之為「祁門香」。祁紅在國際市場上被稱之為「高檔紅茶」,特別是在英國倫敦市場上,祁紅被列為茶中「英豪」,每當祁紅新茶上市,人人爭相競購,他們認為「在中國的茶香里,發現了春天的芬芳」。祁紅茶宜於清飲,但也適於加奶加糖調和飲用。祁紅在英國受到了皇家貴族的寵愛,讚美祁紅是「群芳最」。          =

滇紅 雲南許多市縣, 滇紅茶有滇紅功夫茶和滇紅碎茶兩種。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是我國工夫紅茶的新葩,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著稱於世。滇紅工夫因採制時期不 同,其品質具有季節性變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條索肥碩,身骨重實,淨度好,葉底嫩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 雖芽毫顯露,但淨度較低,葉底稍顯硬、雜。秋茶正處乾涼季節,茶樹生長代謝作用轉弱,成茶身骨輕,淨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紅工夫茸毫顯露為其品質特點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黃、菊黃、金黃等類。鳳慶、雲縣、昌寧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黃,勐海、雙江、臨滄、 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黃。同一茶園春季採制的一般毫色較淺,多呈淡黃,夏茶毫色多呈菊黃,唯秋茶多呈金黃色。[1]滇紅工夫內質 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茶區的雲縣、鳳慶、昌寧為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所產的工夫茶,香氣高長,且帶有花香。滇南茶區工夫茶滋味濃厚 ,刺激性較強,滇西茶區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鮮爽。紅茶對患有慢性胃寒病症的人有尤為突出的治療和保健的效果。因其性熱又是全發酵茶,所以有養胃、暖胃的作 用。秋冬兩季堅持飲紅茶可保一冬不犯胃寒胃疼的症狀。如每年都能如此堅持飲用,胃寒症狀會大大緩解或徹底痊癒。

滇紅碎茶,又稱滇紅分級茶,其外形均勻,色澤烏潤,滋味濃裂,香氣鮮銳,湯色紅亮。

寧紅功夫茶 江西修水,簡稱寧紅,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珍品之一,於江西省修水縣。修水在元代稱寧州,故名。美國茶葉專家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專著中評述:「寧紅外形美麗、緊結、色黑,水色紅艷引人,在拼和茶中極有價值」,稱讚「寧紅色、香、味俱屬上乘。」1904年寧紅生產朝廷貢品--太子茶。寧紅特級工夫茶寧紅金毫,是我國十大功夫茶中的珍品,該產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加以現代科技的指導精心製成,條素緊結秀麗,金毫顯露,多鋒苗,色澤油潤,滋味鮮嫩濃郁,葉底紅嫩多芽,湯色紅艷,在1985年全國優質食品評比會上博得專家高度讚譽,榮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在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評選為金獎。

福建閩紅 福建政和縣。福建閩紅是福建所產工夫紅茶的統稱,因其產地不同,又可分為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和白琳工夫茶。三種工夫茶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也不同,但都盛興百年而不衰。政和工夫茶按品種分為大茶、小茶兩種。大茶系採用政和大白條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它的外形條索結肥壯多毫,色澤烏潤,內質湯色紅濃,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葉底肥壯尚紅。小茶系用小葉種製成,條索細緊,香似祁紅,但欠持久,湯稍淺,味醇和,葉底紅勻。政和工夫茶以大茶為主體,揚其毫多、味濃之優點,又適當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級政和工夫茶體態勻稱,毫心顯露,香味俱佳。

坦洋工夫茶 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鮮甜和,湯色鮮艷呈金黃色,葉底紅勻光滑。其中坦洋、壽寧、周寧山區所產工夫茶,香味醇厚,條索較為肥壯,東南臨海的霞浦一帶所產工夫茶,色澤鮮亮,條形秀麗,都是坦洋工夫茶中的上品。

白琳工夫茶 產於福建省福鼎縣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白琳工夫茶系小葉種紅茶,具有茸毛多、萌芽早、產量高的特點。一般的白琳工夫茶,外形條索細長,茸毫多呈顆粒絨球狀,色澤黃黑,內質湯色淺亮,香氣鮮純有毫香,滋味清鮮甜和,葉底鮮紅帶黃。

川紅功夫茶 四川宜賓,利用宜賓地區獨有「早白尖」良種精製而成,當清明時節時,採摘鮮嫩葉子,經多道工序創製成名優紅茶,被譽為川茶中「五朵金花」之一。此種茶條索緊細有鋒苗,湯色紅艷明亮,香氣高銳持久,滋味濃厚醇爽。其中「早白尖功夫紅茶」於1985年獲葡萄牙第二十四屆食品評選會金質獎。川紅茶每年出口有10萬擔,是國際市場暢銷的新興紅茶。

湖紅功夫茶 主產湖南省安化,桃源、漣源、邵陽、平江、瀏陽,長沙等縣市,汀西石門,慈利、桑植、大庸等縣市所產的功夫茶調之「湘紅」,歸入「宜紅功夫」範疇。湖紅功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功夫紅茶之一,對我國功夫茶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湖紅功夫以安化功夫為代表,處形條索賢能結尚肥實,香氣高,滋味醇厚,湯色濃,葉底紅稍暗,平江功夫香高,但欠勻淨,長壽街及瀏陽大山一帶產香高味厚(靠近江西修水,歸入寧紅功夫)淅化、桃源功夫處形條索緊細,毫較多,鋒苗好,但葉肉較薄,香氣較低,漣源功夫新發展的茶,條索緊細,香味較淡。

正山小種 福建崇安縣,來自福建武夷山區,「正山」系指武夷山所制的茶葉,被茶界列為正宗,而武夷山附近產茶則叫「外山」茶。「正山小種」是武夷山出產的「小種茶」。它品質精良,條索粗壯,烏澤光潤,帶有松香和棗糖氣味,加入牛奶,不減其香,調製後的奶茶,顏色更加絢麗多彩,此種茶外銷有120多年歷史。

貴州紅碎 統稱黔紅。產於(晴隆縣)花貢、(羅甸縣)上隆、(貴陽市)羊艾、(長順縣)廣順、(湄潭縣)湄潭、(黎平縣)桂花台等地茶場。

貴州紅碎茶的花色類型多,花貢茶場的紅碎茶5號,自1987年以來一直保持省優;羊艾茶場的碎紅茶1號上檔和2號上檔,從1983年至1991年連續三次獲省、部雙優,1988年又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廣順茶廠的紅碎茶1號上檔和2號上檔,從1987年至1991年連續兩次獲省、部雙優;湄潭茶場的紅碎茶1號上檔和2號上檔,從1983年至1991年連續兩次獲省、部雙優。湄潭茶場由於在近年來進行了大面積的良種改植和工藝改進,紅碎茶品質明顯提高,已達到三套樣的品質標準。貴州紅碎茶顆粒緊結勻整,色澤烏黑油潤,淨度好,香氣鮮高帶花香,滋味鮮濃,湯色紅亮,葉底嫩勻,享譽國內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