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花旗參
花旗參(學名:Panax 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西洋參、洋參、西洋人參、American ginseng,原產於加拿大的大魁北克與美國的威斯康辛州,中國北京懷柔與長白山等地也有種植。加拿大產的叫西洋參,美國產的叫花旗參,服用方法分為煮、燉、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細粉沖服等。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 西洋參 | 拉丁學名 | Panax quiquefolium L |
別 稱 | 五葉參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 傘形目 | 科 | 五加科 |
族 | 人參族 | 屬 | 玉蘭亞屬 |
分布區域 | 美國北部威斯康辛州,中國和加拿大南部的森林區 |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木,主根呈圓形或紡錘形,表面淺黃色或黃白色,色澤油光,皮紋細膩,質地飽滿而結實,斷切面乾淨,呈現較清晰的菊花紋理,參片甘苦味濃,透喉,全體無毛。根肉質,紡錘形,有時呈分歧狀。根莖短。莖圓柱形,長約25cm,有縱條紋,或略具棱。
掌狀5出複葉,通常3~4枚,輪生於莖端;葉柄長5~7cm;小葉片膜質,廣卵形至倒卵形,長4~9cm,寬2.5~5cm,先端突尖,邊緣具粗鋸齒,基部楔形,最下兩小葉最小;小葉柄長約1.5cm,最下二小葉柄較短或近於無柄。
總花梗由莖端葉柄中央抽出,較葉柄稍長或近於等長;傘形花序,花多數,花梗細短,基部有卵形小苞片1枚;萼綠色,鍾狀,先端5齒裂,裂片鈍頭,萼筒基部有三角形小苞片1枚;花瓣5,綠白色,矩圓形;雄蕊5,花絲基部稍寬,花葯卵形至矩圓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離呈叉狀,下部合生;花盤肉質環狀。
漿果扁圓形,成對狀,熟時鮮紅色,果柄伸長。
花期7月。果熟期9月。
生長習性
生長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喜散射光和漫射光,適應生長在森林沙質壤上。
地理分布
原產地美國北部威斯康辛州的森林區,中國和加拿大南部有分布。[1]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性味
性涼,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喉干。用量3~6g。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治肺虛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虛熱煩倦。
驗方
3、單味方(上海中醫藥雜誌,1979,(4):29):主治腫瘤(如鼻咽癌)病人在接受放療和化療過程中出現咽干、噁心、消瘦、胃口不好、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每天取西洋參3~9g,水煎服。在放療前2周開始,直到放療結束。方中西洋參益氣養陰生津。
4、單味方(廣東省藥品標準):主治肺虛咳嗽、口咽乾燥、潮熱盜汗、腎虛頭暈、肝虛貧血、中氣不足、脾胃虛弱等。取西洋參500g,研為細粉,裝入硬膠囊中,製成1000粒,每粒0.5g。每次服2粒,每天2次。服藥期間忌食蘿蔔。方中西洋參補益扶正,滋陰生津。
保健價值
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西洋參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可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狀。
保護心血管系統
常服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狀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可長期服用西洋參,療效顯著。西洋參的功效還在於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持久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2]
提高免疫力
西洋參作為補氣保健首選藥材,可以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抵抗癌症。
促進血液活力
長服西洋參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動脈粥樣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 增加血色素。
治療糖尿病
西洋參可以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
補肺降火、養胃生津
西洋參性寒,味苦、微甘,歸心、肺、腎經,具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效。
藥理作用
1、西洋參皂甙60mg/kg腹腔注射,有抗疲勞作用,可延長小鼠游泳時間。
2、抗利尿:西洋參皂甙60mg/kg腹腔注射,對大鼠有抗利尿作用。
3、耐缺氧:西洋參皂甙60mg/kg腹腔注射,可延長缺氧小鼠的存活時間。
4、抗驚厥:西洋參皂甙60mg/kg腹腔注射,對戊四唑驚厥及士的寧驚厥死亡率均有降低。
5、其他:西洋參水提物(2g/ml)0.5ml/只灌胃,對小鼠切尾取血毛細管法試驗有促進凝血作用。西洋參皂甙60mg/kg灌胃,對實驗性瘀血大鼠,可降低血漿比粘度,增加紅細胞膜流動性。西洋參總皂甙能抑制膠原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IC50為1.012mg/ml。
臨床應用
西洋參具有滋陰補氣,寧神益智及清熱生津,降火消暑的雙重功效。古語云:「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故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
1、強化心肌及增強心臟之活動能力。
2、強壯中樞神經,安定身心並恢復疲勞,有鎮靜及解酒作用,增強記憶能力,對老人痴呆症有顯著功效。
3、對血壓有調整作用,使暫時性或持久性血壓下降.抑制動脈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4、能調節胰島之分泌,因此對糖尿病有功效。
5、對肝臟有調節毒素之分泌,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6、能增強體力並對運動員具極大助益。
7、抑制癌細胞生長,增加免疫功能。
8、助長消化,對慢性胃病和腸胃衰弱有助效。
服用方法
1、含化法
將西洋參放在砂鍋內用水蒸一下,使其軟化,再切成薄片,放在乾淨的玻璃瓶內或瓷瓶內。每日早飯前和晚飯後各含服2~4片,細細咀嚼咽下。
2、沖粉法
將西洋參研成細粉狀,每次使用5g參粉置於杯中,沖入沸水加蓋約5分鐘即可飲用,可重複沖服幾次至無味。
3、燉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每日取2~5g放入瓷碗中,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碗口加蓋,再將碗置於鍋內,隔水蒸燉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4、蒸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烘乾,研成細末,每次取5g,將一個雞蛋拌入,蒸熟後服用。
5、煮湯法
將西洋參切成薄片,做菜湯時每次放入約10g共煮。
6、泡酒法
用西洋參30g置於淨器中,用米酒500g浸泡,密封7日後取食,每日兩次,每次空腹飲用20毫升。酒盡再添,味淡後取參食之。
7、煮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取3g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10分鐘左右。趁早飯前空腹,將參片與參湯一起服下。
服用禁忌
1、禁忌喝茶。
因茶葉中含有多量的鞣酸,會破壞西洋參中的有效成分,必須在服用西洋參2~3日後才能喝茶,也最好不要喝咖啡,咖啡對西洋參的效果也有一定影響。
2、禁忌24小時內食用蘿蔔。
西洋參為補氣(溫補元氣),白蘿蔔是泄氣的(清熱解毒,清涼等作用),兩種食物自相矛盾,不但從營養的角度來講不能吃,而且這兩種食物是相g的,容易起過敏反應甚至中毒,而且從中醫的藥理上來說,白蘿蔔不光不能和西洋參一起吃,和許多補品都相g,有點時候生病吃白蘿蔔也會大大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或者發水泡的時候。
3、警惕不良反應。
有的人服西洋參後,會出現畏寒、體溫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瀉;也有的會發生痛經和經期延遲;還有的會發生過敏反應,上下肢呈現散在性大小不等的水泡,瘙癢異常,停藥後,水泡可自行吸收消退。
4、中醫認為,西洋參屬於涼藥,宜補氣養陰。
如果身體有熱症,比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腫等狀態時,就應避免服用西洋參,否則就會加重病情。另外,「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含片。
5、西洋參不利於濕症,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
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干,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更適宜服用人參。
副作用
西洋參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並非人人都適合服用,如果藥不對症,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1、西洋參屬於涼藥,宜補氣養陰。
如果身體有熱症,諸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腫等症狀,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參類補品,以免病情加重。
2、「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
西洋參不利於濕症,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干,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則更適宜服用人參。
栽培技術
繁殖技術
1、種子處理
西洋參的種子屬胚後熟類型,具有長期休眠的特徵,因此,必須通過種子處理,使其完成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西洋參種子的形態後熟最適溫度為10℃~15℃。將種子拌清潔的細沙儲藏,保持7%的濕度,置於地下室內,在10℃~15℃溫度下處理60d後,其裂口率可達80%以上,胚長達4.25mm以上。在完成形態後熟階段之後,還須在0℃~5℃的低溫下處理120d,才能通過生理後熟階段而發芽,其發芽率達85%左右即可播種。 [3]
2、播種
採用點播。宜在春季2、3月進行,或在秋末冬初。株行距5cm×10cm,每穴播入種子2粒,播後覆土3cm,上蓋腐熟落葉或稻草等10cm,澆水保持濕潤。每667㎡播種量為5~6kg。
栽培管理
1、選地
在我國低緯度地區,宜選擇海拔高度800~1100m的山地闊葉林地帶或肥沃的園田。此處土壤呈微酸性,富含腐殖質,土層較厚,且易於排水,氣候涼爽而濕潤。以周圍有灌溉條件的休閒地或生疏地為好。
2、整地
選好的參地,應在播種前1年的春、夏進行深耕,深度30cm左右,休閒1年,使土壤暴曬風化,每平方米分別拌50%多菌靈8g,進行土壤消毒。再施入2~3kg腐熟廄肥、1kg骨粉或過磷酸鈣,與畦土混勻,整平耙細,築成寬1.2m、深2.5cm的高畦,作業道寬70~80cm,以利排水、空氣流通和接受散射光。
3、移栽
參苗經培育2年後,按株行距12.5cm×25cm進行移栽。栽植時期以秋季10月底地上部枯萎後進行為好,也可春栽。按大、中、小分級栽培。多採用斜栽法,栽植溝與地面保持40°~45°的斜角,栽時根部朝下,芽向上,溝內撒施一些骨粉,然後覆土厚約5cm,然後畦面覆4~5cm樹葉或麥草短節,或再加蓋3cm的鋸木屑,以保持幼苗安全越冬和防止雜草滋生。
盆栽技術
1、栽培時間
盆栽西洋參可在3月初進行,也可在10月中、下旬進行,並做到隨起苗隨栽培,可提高成活率。
2、盆土配製
盆栽西洋參的培養土,最好用山坡腐殖土(6份)、腐熟的柞樹葉(2份)、腐熟的畜糞(1份)、細沙(1份)過篩後,混拌均勻製成。但切勿利用柳樹葉和新鮮柞樹葉做栽培土。
3、選苗擇盆
用做盆栽的參苗,要選擇漿氣足、芽苞飽滿、無病蟲害的壯苗。花盆的大小,可依參苗的大小而定,如是兩年生參苗宜用盆口直徑20~30cm、盆深25~35cm的花盆或木箱。
4、栽培方法
先將培養土放入花盆中約3~4cm厚,然後將參苗斜栽於盆中,使鬚根順直,切勿捲曲。接着將培養土添滿盆中,芽苞距土表3cm左右,浸透水,放在不被強光直射的背陰處。
5、栽培管理
因西洋參屬於陰性植物,怕強光,喜弱光、散光,所以夏季必須搞好西洋參遮陽工作。遮陽物可用葦簾、遮陽網等。在日光強烈照射下,西洋參易得「日灼病」。盆栽西洋參要定期澆水,水分不可過多。土壤濕度保持在25%~30%之間為宜,切不可超過30%,否則容易得銹腐病。西洋參對溫度敏感,澆水時,儘量做到水溫、土溫、氣溫相一致。西洋參在整個生長期所需的室溫應保持在19℃~25℃之間,溫度過高或過低對西洋參生長不利。西洋參在冬季進入休眠期,不要多澆水,保護土壤濕潤即可。溫度不得低於~10℃。[4]
田間管理
1、架棚遮陰
西洋參是林下陰生植物,忌直射陽光,無論在山地或大田栽培,都需要架設陰棚遮陰。陰棚的透光度為25%~30%,即隱蔽度為70%~75%。林下栽參,也要按畦搭棚適當遮陰,棚高2m。伐林栽參,可採用弓形棚或雙透簾(同人參栽培)。農田栽參,用細竹子編成帘子,搭成平頂大棚,棚柱高2m,邊緣棚柱高1.2m,呈弓狀。竹簾長4m,寬2m,用鐵絲固定在棚架上。每年4月中旬出苗前架棚,9月倒苗後把棚架上的竹簾取下翌年再用。
2、施肥
於每年10月地上部枯萎時,在株間開3~5cm的淺溝,每平方米施入腐熟肥2~2.5kg、骨粉0.5kg、複合肥0.05kg。生長期要重視追肥,如6、7月生長旺盛時期,用2%過磷酸鈣加0.3%尿素,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3:00後進行根外追肥,每年1~3次,效果明顯。
3、覆蓋
「夏至」後至「處暑」前,為避免陽光直射,在作業道空間及畦面上要覆蓋腐熟的落葉、稻草及鋸木屑等。尤其要蓋上一層厚厚的落葉,冬季既可以保暖防寒,夏季又可以防止水分蒸發,避免棚內和畦面溫度過高,對西洋參生長極為有利。
4、灌溉
水分是西洋參生長不可缺少的條件。在西洋參生長期應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50%,除自然降水外,可通過灌溉來滿足西洋參對水分的要求。
常見病蟲害
1、地上部莖、葉病害及其防治。
主要病害有斑點病、炭疽病、疫病。防治措施:一是保持參畦通風,排水良好,及時上簾、插花,防治雨水侵襲。二是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三是發現病株及時燒毀,病穴用5%石灰乳進行消毒。四是噴65%代森鋅波爾多液。濕度正常時採用1000~1200倍代森鋅液,濕度過大、病害嚴重時可噴800~1000倍液。在西洋參展葉後,第1次噴1∶1∶140波爾多液,以後改用1∶1∶120波爾多液;五是噴50%的多菌靈,在出苗後或展葉前噴500倍液,展葉後改用1000倍液。
2、土壤中莖部病害及其防治。
病害主要包括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治措施:一是用50%多菌靈400倍液澆灌。一般從中心病株開始,逐漸向外扒開畦面表土,發現參莖有黃色病斑,立即澆藥。防治效果達90%以上,每平方米用藥液10kg。二是播種時,用70%敵g松或50%多菌靈拌種或拌於覆土中,每平方米用量為20g。也可在栽參前用10%可濕性多菌靈粉劑,每667m2用3~5kg進行土壤消毒。
3、西洋參根部病害及消毒防治。
主要包括銹腐病和菌核病。防治措施:一是栽參前,土壤用多菌靈拌土消毒,用量同前。二是發病前澆灌50%多菌靈200倍液,每平方米10kg。三是進行參苗消毒。將參苗整齊地放入木槽中(蘆頭朝上,勿浸芽苞),然後將65%代森鋅1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浸根10min,藥液位置在芽苞下方。
4、西洋參地下病蟲及其防治。
西洋參地下害蟲有蠐螬(咬斷參苗或咀食參根)、地老虎(咬斷參莖處)、螻蛄(咬斷幼苗)和金針蟲(危害幼苗根部)。防治措施:一是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最好採用高溫堆肥。二是在田間掛黑光燈或馬燈誘殺成蟲,燈下放置盛有煤油和水的容器。三是發生期用90%的敵百蟲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四是毒餌誘殺。用麥麩等50kg炒香,加90%敵百蟲原藥0.5kg,水50kg,製成毒餌,傍晚時每667m2施1.5~2kg。
5、立枯病
春天土壤板結,通透性不好,一年生小苗在氣候變化大時易發生在乾濕土交界處的莖部。初呈淡黃褐色,嚴重時呈黃褐色斑腐爛,植株倒伏,並向四周擴散。 防治方法:注意觀察,有病株立即拔掉燒毀,病穴深挖換土,並用硫磺粉土壤消毒(每10平方米用0.005kg),播前混合撒,每1000平方米撒9kg。用代森鋅500倍液:水10升,代森鋅0.02kg。特別3~4年生以上的植物,注意噴灑莖部。每月打1~2次。
6、斑點病
又叫黑斑病,主要發生在葉部也叫葉斑病。嚴重時危害植物的花、果實、種子、莖等。多雨季節斑點病發生流行蔓延。雨季到來交替打波爾多液。在6~7月份氣候乾旱、無雨、空氣濕度大,溫度在20℃左右,潛藏在種子是、土壤中,枯枝落葉的病原菌,開始活動,侵害植株。在這種氣候條件下,一年可發生多次。
防治方法:
①選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播前種子消毒,用福爾馬林10%浸種15分鐘左右,或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鐘,取出用清水洗淨,或用大蒜液25%浸種1~2小時,陰乾備播種。
②撤防寒物後,對參棚內進行徹底消毒,除打掃田間衛生外,用10%硫酸銅全面消毒。
③發現病株,剪除病葉,掛簾擋陽,展葉開始至7~8月份,每7~10天打一次藥。波爾多液160倍、代森錳500~600倍液,代森鋅600~800倍,多抗黴素100~200單位液,敵g松900倍液,敵菌靈500借液,多菌靈1000倍液。
7、葉鏽病
感病葉片的背面,初期出現黃色孢子堆,最後逐漸擴大至全葉背面,使植株變黃乾枯。
防治方法:同黑斑病。
8、繡腐病
從幼苗到各年生植株均能發病,是對西洋參危害普遍而又嚴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地下莖、芽苞和根部。參根和蘆頭受害後,出現鐵鏽狀的黃褐色病斑,以後逐漸擴大,使內部組織受破壞,病部出現鬆軟的顆粒物質,最後使表皮破裂。越冬芽受害後,芽苞變為黃褐色,腐爛後不能出苗。
防治技術
1、土壤
西洋參為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整個生長期要求大量養分,充分腐熟,疏鬆,通風排水良好,忌連作,播種前土壤消毒。
2、種子
種子進口要嚴格檢疫,無論是進口種子,國內外地引進種子,或自採種子,播前種於要消毒。
3、消毒
栽參前每平方米用10~15g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
4、移栽
選無病的植株,勿傷根,並用抗黴素二百萬分之一稀釋浸根15分鐘,干後移栽。
5、溫濕度
西洋參整個生長期需溫暖濕潤的氣候,但溫濕度過高和過低,都易造成病蟲害發生,溫度過高易得生理病害,畦面和作業道,放樹葉。麥草等物。濕度過大易得斑點病。參床要做成弓背形防止積水,四周挖排水溝,參床不露雨。
6、勤檢查
見到病株及時拔掉,燒毀,病株穴位要消毒。勤拔草,有些雜草也容易造成病害,同時爭奪養分,見有雜草立刻拔除。勤澆水,乾旱季節和乾旱地區要勤澆水,否則植株生長的衰弱、也易得病害。勤鬆土,土壤疏鬆有利十各種微生物的活動,植物生長快。當土壤板結時,立枯病最容易發生。
注意事項
1、加強肥水管理,培養健壯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及時疏鬆土壤,注意各個生長時期的水肥匹配供應,並噴施新高脂膜,保墒保肥效防水分耗散,確保植體有一個良好的、長環境和條件。
2、及時預防,防治結合。
結合生產季節和天氣變化,及時用藥,並加施新高脂膜增提藥效,防病蟲侵襲和有效滅殺病蟲。在越冬前,要對土壤作滅殺病蟲處理,並噴施新高脂膜,防寒保溫防病蟲遷徙。
3、壯根狀莖,提高含量。
葉片開始擴展的時候,向葉面上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
化學成分
西洋參中主要成分為人參皂苷,已分離出的5種皂苷分別為:人參皂苷R0、Rb1、Rg1、Re和假人參皂苷F11。新人參皂苷被分離出來。西洋參所含有效成分與人參單體皂苷類別基本相同,甚至所含皂苷元也完全一致,均系齊墩果酸、人參二醇和人參三醇。但由於人參二醇單體皂苷的Rb1的含量高於人參,因此,形成二者療效和應用上的差異,各有特色不可互相替代。
西洋參皂苷是西洋參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也是生理活性最顯著的物質。迄今為止,人們已經在西洋參中提取了多種皂苷單體。西洋參皂苷單體的種類雖然不少,但主要是三萜類化合物,與人參皂苷結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是西洋參所獨有的。
西洋參皂苷可以分為三大類群:Ra組、Rb組(包括Ro、Ra1、Ra2、Ra3、Rb1、Rb2、Rb3、Rc、Rd等幾個亞型)和Rg組(包括Re、Rg1、Rg2、Rg3、Rh1、Rh2六個亞型)。相關研究表明,在這三大類群中,Ra組的幾種單體生理活性較弱,而Rb組和Rg組的生理活性相對較強。有研究把西洋參與人參作對比,西洋參中的西洋參總皂苷以及人參皂苷r64的含量明顯高於同劑量人參的皂苷含量,由此說明為什麼西洋參被列為名貴中藥了。
性狀鑑別
野生西洋參
呈圓柱形,長紡錘形。長2~6cm,直徑0.5~1.1cm,無蘆頭、鬚根及支根。未去皮者,表面土黃色或類白色;去皮者則為白色,帶粉。
進口西洋參
主根呈圓形或紡錘形,蘆頭殘存或已除去,殘存者,略偏向一側;表面呈淺黃色或黃白色,皮紋細膩,具有突起的橫長皮孔;質地飽滿而結實。折斷面略顯角質,皮部與木部或中心常有小裂隙。斷面呈粉白色,皮部可見一棕色形成層環,環內外散有紅棕色小點;苦幹味濃,透喉。
進口西洋參的皺紋不規則,顯得粗而深,國產西洋參表面較光滑,皺紋細而淺;其次,進口產品手感較沉,國產的較輕;進口西洋參往往香氣更濃,國產的則淡很多。進口栽培品稱種參,一般枝條大,無蘆頭、鬚根,但有一二枝叉,身多直紋,切斷面呈黃白色,心實,無菊花紋。進口西洋參口感好、香氣足、苦中帶甘醇,功效也最好。
國產西洋參
呈長圓柱形,枝條較粗壯,蘆頭較大;表面較光滑,顏色偏黑,縱紋明顯;質地輕,似剛出窯的紅磚,粉性差,少有裂開的隙縫;僅有苦味,甘味少或無,久嚼有棉絮感。
生曬參
根莖長圓柱形或紡錘形,蘆頭多已除去;表面呈土黃色或黃白色,皮紋粗糙。橫長皮孔粗而短;質地較脆而疏鬆,有放射狀裂隙,皮部紅棕色小點不明顯;味淡,有甜味或豆腥味。
生曬參為同科植物人參的乾燥根。經加工偽充西洋參。性狀:呈圓柱形或紡錘形,有蘆頭及須狀根,主根上部或全體有斷續環狀的橫紋。斷面菊花心不明顯,淡棕黃色至淡灰棕色。長5~15cm,直徑1~2cm。質地輕泡。氣清淡,味初淡後稍苦。
劣質西洋參
劣質西洋參為同科屬,但已人工提取了有效成分,再經乾燥後偽充正品西洋參。
性狀
外形同西洋參。折斷面灰白色,形成層環擴散成暗棕紅色,韌皮部仍可見紅棕色小點,乾枯不顯油性。
質地
僵硬。
氣味
清淡,嚼之初先苦後甘,數咽後即淡而無味。
假冒偽劣西洋參主要包括生曬參(曬人參)或是已經提取過的西洋參仿冒,市場上的仿冒品足以以假亂真,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
圖冊
視頻
西洋參雖然保健效果好,專家一直強調:這4種人一口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