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褐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纯褐鹱 |
中文学名: 纯褐鹱 |
纯褐鹱[1](学名:Bulweria bulwerii)别名穴鸟,为鹱形目鹱科下的一种小型海鸟,体长26-30cm。外形像一只巨大的海燕带着长长的翅和长长的尾,全身黑褐色,下体较淡;嘴黑色;尾长而窄;呈楔形。飞行轻快而灵巧,翼上有一条淡色带,和黑色的飞羽呈明显对比,即使远距离飞翔时仍然可见。另外飞翔时两翅朝前弯,头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暂的散开。野外观察特征明显,容易识别。
繁殖在于大西洋及太平洋岛屿,在中国台湾和南海有分布。纯褐鹱是一种温带海洋留鸟,除繁殖期外均在海上活动,繁殖期则栖息在沿海海岸和海中小岛及其附近海面。性甚活跃,长时间的在海上飞翔。喜集群,常成群活动。主要以各种小鱼为食。
外形特征
纯褐鹱是一种活跃的小型海鸟,外形似海燕。翅狭长,向前弯曲;尾长而窄,呈楔形;嘴粗短;鼻管亦短,位于嘴峰基部;头、颈和整个上体黑褐色;大的翅上覆羽淡褐色,形成明显的淡色翼带;下体较淡,多为棕黑褐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亦为黑褐色。
虹膜黑褐色,鼻管蓝色,嘴黑色,嘴角粉红色,缀有蓝色;脚内侧粉红灰色,外侧黑色,蹼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260-290mm;翅199-212mm;嘴22-23mm;尾105-119mm;跗跖27-29mm[2]。
生活习性
习性:平常甚活跃,长时间地在海上飞翔,飞翔时两翅朝前弯,头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暂的散开。喜集群,常成群活动。 飞行较海燕更强劲有力,常慌乱振羽往下猛扑及高高在上作环形盘旋。
食性:主要以各种小鱼为食。
迁徙:多为留鸟,少数在非繁殖期常向南北海区游荡。
栖息环境
纯褐鹱是温带海洋鸟类,除繁殖期外均在海上活动。繁殖期则栖息在沿海海岸和海中小岛及其附近海面。 多栖息于峭壁上及山麓石屑堆以至沙滩[4]。
生长繁殖
纯褐鹱繁殖期6-8月。成群繁殖于荒芜的海岸和海中岛屿上。营巢于远洋岛屿地上、岩石下、海岸悬岩洞穴或岩壁缝隙中,也在松软的泥地或沙土地上掘洞为巢。每窝产卵1枚,呈卵圆形,白色,大小为40-47mm X 30-33mm,平均43 X 31mm[5]。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在于大西洋及太平洋岛屿。包括中国南海。
分布状况:数量甚稀少。繁殖于福建海上岛屿,在台湾及南海、广东、香港海上均有记录[6]。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状况
中国仅见于福建沿海岛屿以及台湾和广东沿海岛屿,数量稀少,不常见。
保护级别
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7];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LC,无危物种,(评估年份:2004);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LC,无危物种(评估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