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桉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细叶桉叶,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rnisSmith的叶。具有宣肺发表,理气活血,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咳喘痰嗽,脘腹胀痛,泻痢,钩端螺旋体病,跌打损伤,疮疡,丹毒,乳痈,疥疮,癣痒。[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细叶桉叶
汉语拼音:Xì Yè ān Yè
别名:褐桉树叶、柳叶桉树叶、小叶桉树叶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肺发表,理气活血,解毒杀虫
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咳喘痰嗽,脘腹胀痛,泻痢,钩端螺旋体病,跌打损伤,疮疡,丹毒,乳痈,疥疮,癣痒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细叶桉叶
拼音名:Xì Yè ān Yè
英文名: Leaf of Forest Gray Gum, Leaf of Flooded G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
出处
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叶。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阴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稍粘的肥沃土壤、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澳大利亚
原形态
细叶桉,乔木,高10-20-50m,树皮平滑,淡白色或淡红色,呈薄片状剥落。异常叶圆形至阔披针形,宽达10cm,有时偏斜;正常叶披针形,长15cm以上,镰形而渐尖,侧脉多数,斜举稍粗,脉端稍离叶缘。伞形花序腋生或侧生,由4-8朵花组成;花直径1.5-2cm;萼筒陀螺形,直径4-6mm;帽状体长圆锥状,渐尖、短尖或钝头,长7-12mm;雄蕊多数,长6-12mm,花药小,卵形。蒴果倒卵形或近球形,直径6-8mm,果缘阔而高凸,果瓣突出于果缘外,短尖。花期冬、春季。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光,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高温干旱,且耐寒抗霜,在酸性、微酸性土壤及瘠薄的砾质砂壤土均能生长。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选7-8年生长优良健壮的树木作为采种母树,每年6-7月采收果实,摊晒3-5d,果实开裂脱出各子,收集发育完全的种子,在春季撒播。待苗高8cm时移入容器内继续育苗或直接进行容器播种育苗。容器苗在雨季带土种植效果较好。种植时宜挖长、宽、深各50cm左右大坑种植。
田间管理
定植后要加强管理,及时补苗。2-3年内注意除草松土,并结合松土施有机肥。
病虫害防治
幼苗茎枯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用1%波尔多液或0.1%-0.2%高锰酸钾喷洒。小卷蛾,幼虫危害幼苗,用90%敌百虫1 000或1 200倍液喷洒。
性状
性状鉴别
幼嫩叶卵形,厚革质,长11cm,宽达7cm,有柄:成熟叶卵状披针形,厚革质,不等侧,长8-17cm,宽3-7cm,侧脉多而明显,以80°开角缓斜走向边缘。两面均有腺点。叶柄长1.5-2.5cm。叶片干后呈枯绿色。揉碎后直有强烈香气,味微苦而辛。
化学成分
嫩叶中分离到蓝按醛(euglobal)T1、Ⅱc[1],干叶含细叶桉萜酯(tereticornate)A、B[2]。其挥发油主含桉叶素(cineol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re),香桧烯(sabinene),△3-蒈烯(△3-carene),叔丁基苯(tert-butylbenzene)等[3]。从其树脂中分离到7-甲氧基香橙素(7-methoxyaromadendrin)[4].从树皮中提取到草酸(oxalic acid)[5],中叶还含有钾、钠、钙、镁、磷、铁、铜、锌等无素[6]。
药理作用
用试管内双倍稀释法证明,50%细叶桉煎液对盒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为1∶1280)、肺炎双球菌(1∶10240)、乙型链球菌(1∶2560)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作用较弱,对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
归经
归肺;胃;大肠经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宣肺发表;理气活血;解毒杀虫。主感冒发热;咳喘痰嗽;脘腹胀痛;泻痢;钩端螺旋体病;跌打损伤;疮疡;丹毒;乳痈;疥疮;癣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
《陆川本草》:治感冒,咳嗽,气胀腹痛,泄泻下痢,跌打损伤;外治毒疮,溃疡,并可作冲洗消毒剂。[2]
摘录
《中华本草》
药理作用
本品对黄金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乙型链球菌,变型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炎杀菌,祛痰止咳,收敛杀虫。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疟疾,肠炎,腹泻,痢疾,皮肤溃烂,痈疮红肿,丹毒,乳腺炎,外伤感染,皮癣,神经性皮炎,钩端螺旋体病,气管炎,咳嗽。”
相关配伍
- 1、预防流感,流脑:鲜桉叶20kg,甘草1kg。煎大锅汤,400人服用。
- 2、治肠炎腹泻,痢疾:干桉叶9g,红糖适量。煎服。
- 3、治皮肤溃烂,痈疮红肿,丹毒,乳腺炎,外伤感染,皮癣,神经性皮炎:鲜桉叶适量。煎水洗患处。(1-3方出自《红河中草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