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编只箩筐致青春(傅建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编只箩筐致青春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编只箩筐致青春》中国当代作家傅建国的散文。

作品欣赏

编只箩筐致青春

正月初三,我起了个大早,生火,烧开水,煮面条,简单地解决了一个人早餐之后,将一件旧衣服系在腰间当做围裙,然后就开始重操旧业,——做篾匠。我打算编一只箩筐带回温州我的秋浦堂茶庄。篾匠手艺是我的老本行,在1994年离开老家之前,我一边种田,一边依赖做篾匠手艺补贴家用开支。凡是与竹篾有关的器具,比如簸箕、畚箕、糠筛米筛、篾席晒垫等,对于当年的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这次之所以选择编一只箩筐,主要是考虑本人近两年来工作之余除了写作之外,还开始练习书法,有些书法作品,虽说登不了大雅之堂,但于我个人而言仍然值得收藏,那么箩筐的用途就体现出来了。当然,箩筐的种类很多,而我要编织的箩筐其实是稻箩,就是乡村人家收获稻谷时,用来盛稻子的专用箩筐。它外形呈瓶状,下方上圆,中间如大鼓,既美观又耐用,但却有一定的编织难度。三十多年以后重操旧业,之所以选择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的篾具入手,主要是针对自己的手艺一种欣赏和考验。

每年春节期间回到老家喜欢早起,除了从小因生活所迫养成的习惯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喜欢拍照,更何况如今抖音那么火,假如不拍几段关于故乡的视频,心里会感到空虚和不安,甚至有些愧疚。

正月初那几天,虽然气温低之零下七八度,洗过脸之后毛巾立刻结冰,但天气却十分晴朗。在晴朗的天气里,故乡的天空显得更加无比湛蓝。石湾园坐落在王家村南边高坡上,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拍摄视频是再也理想不过的了。清晨,第一缕阳光优先惠顾石湾园正对面远处的九华山之楼台峰(一天门),前两天下了一场山雪,原本深褐色的山峰在晨光里仿佛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盔甲,显得更加冷峻巍峨。此时,村里人家房屋的上空,陆续升腾起一缕缕炊烟,打破山村的宁静……面对久违而又熟悉的画面,我的内心有些波澜起伏,感叹苍天有情,没有辜负我这个离开家乡已三十个年头的游子一番期待的心愿。

拍过视频,上传抖音之后,才安下心来着手编织我设想的箩筐。

在编织箩筐之前,需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一是主要材料毛竹,二是篾匠工具。毛竹不是问题,父亲生前在杨树岙自留山栽植了两亩多地的毛竹,如今已经是一片毛竹林了。我年前微信焦爷,让他辛苦代劳一下,砍两三棵毛竹供我春节编箩筐备用。之所以提前砍伐竹子,那是因为冬天的竹子有韧性,迟些时候立春至雨水季节毛竹的营养就要哺育春笋,其时的毛竹质地脆弱,编织的器具容易生虫。二是篾刀、刮刀、削刀等必备工具因长期不使用,早已锈迹斑斑,好在这些家伙我早已打包收藏在温州家中,只要提前拿出来磨一磨就又依然金光锃亮。毛竹现成的,工具也不缺,接着就看我的手艺活了。

相比较于木工师傅打家具,建造房屋,一只箩筐的工艺技术含量似乎不在同一个档次,彼此没有可比性。其实也不尽然。身为篾匠,基本功夫是必须亲手破(剖)一手好篾。毛竹又长又粗,而篾条和篾丝又细又软,二者之间,需要篾匠师傅的手进行再“创作”。篾条品质如何?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和质量。春节回故乡原本是走亲访友吃吃喝喝开心游玩的,而我一心想着重温一下做篾匠的生活体验,主要源于对自己三十年后是否能够破一手好篾十分自信。果不其然,让乡亲帮忙拍摄的破篾视频上传至抖音以后,点击率一下子由百位数上升至千位数。甚至有网友留言道:傅大作家好手艺,一看就是篾匠高手。云云。

经受住寒冷,经过一个上午的折腾,一只箩筐所需的篾材基本备齐。从前,一只箩筐按规矩只需要一个工作日,尽管自我感觉破篾的动作还算比较利索,其实早已不及年轻时的速度和节奏了,更糟糕的是记忆力大倒退,箩筐的尺寸、篾路的走向,都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因而有些文人喜欢用这句话形容文章结尾的重要性。其实不然,编筐也好,写文章也罢,起头更为重要。无论是传统的旧物件,还是当代的高科技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都牵涉到一个产品设计的问题。即便是一只箩筐,它成形之后是个什么模样?其实在编织之前,就有了一个严谨的设计。尤其是篾器,它有自身特有的规律,那就是“篾路”。篾路的设计,犹如织毛衣的针脚,不允许随意出现差错,否则,要么产品编织不成功,要么产品不是原先心中设想的模样。写文章同理,假如开头语句不通辞不达意,或者离题万里,读者肯定也会不买账。

当我熟练地将箩筐底部编织完成之后,才忽然发现篾路出现差错,如果将错就错,结局会有两种可能,一是箩筐因收口极其困难而白忙活一场,二是箩筐可以勉强收口,但它的外形与原本设想的面目全非,既不美观又不结实。篾路,就像电脑编程,有它自身的规律,不可以随心所欲。无奈之下,我只好拆除之前的编织,重新再来,这时候我才发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问题,无论怎样回想,苦苦思考,就是找不到正确的箩筐篾路的起头编织方法。这种折腾好比一场考试,既浪费时间又令人感到一种挫败感。一个下午,一只箩筐的底部编织都不能够顺利完成,为此我一个晚上都睡得不够踏实。不是我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而是大脑神经系统跟自己曾经的岁月过不去,即便我睡意朦胧,但脑海里却一直在思考和追忆箩筐起底的篾路问题,并由此勾起年经时的诸多回忆……

身为农民,十五岁初中毕业,十六岁回村里参加生产队务农,成为一个正式社员。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为了此生有一个“铁饭碗”,十七岁那年跟着一位篾匠师傅学手艺。那会儿,学徒不但没有基本报酬,还得经常为师傅家的农活出力出汗。十九岁出师,接着一边务农,一边为乡村人家编织各种所需的篾器农具,期间自己先后也收了四名徒弟。那会儿,一年四季,清晨或傍晚,青春阳光的我常常背上背一只篾制的精致篮筐,里面是沉甸甸的做篾工具,行走的乡间的小路上。故乡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王家村建国篾匠师傅的脚印,故乡的庄户人家大多都曾邀请过建国篾匠师傅为其编织家用篾具。尽管那会儿白手起家,生活异常艰辛,一把篾刀,虽说不能发家致富,但却能够助我一臂之力,使我在困境中多了一份坚强与自信。那会儿正年轻,尽管生活贫困,营养不良,身材瘦弱单薄,但却意气奋发,为人勤奋,为东家干活时,总是喜欢尽力多干一点。比如,一担箩筐是两个工作日,而我常常在两个工作内提前编织好箩筐后,还主动为东家的旧箩旧筐修修补补。因此,十余年的乡村篾匠手艺历练,三十多年过去了,至今在故乡坊间仍然有着良好的口碑。甚是欣慰。

寂静寒冷的山村正月夜晚,我一个人倦宿在石湾园四壁空空如也的房间里一夜无眠,与其说是为了重拾一只箩筐的编织记忆,不如说是怀念青春岁月的一段苦涩而又倔强的人生成长足迹……

初四清晨,我从窗外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望着散落一地的无法准确编织下去的箩筐篾片,我不得不跟自己妥协,到邻居家借来一只旧箩筐,照着它的模样进行探究,再次经过一翻折腾后,总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篾路对头了,接下来的编织工作我就得心应手了,在预想的时间段里,一只箩筐终于顺利编织成功,不仅质量牢固,而且外形也非常美观,不负一个曾经的篾匠师傅的手艺。

我将散发着竹篾青香的崭新的箩筐摆放在石湾园屋后的茶园里,像欣赏一件高级的艺术品那样,左瞧瞧右瞧瞧,上看看下看看,越瞧越喜欢,越看越爱不释手。箩筐是新的,但它却蕴藏着一位60后篾匠师傅的青春岁月所赐予的匠心之魂。编只箩筐致青春,是游子心中的故乡情结使然,也是一代手艺的人,在时代浪潮中命运蜕变的一个缩影…… [1]

作者简介

傅建国,1963年5月生,安徽青阳人,现居温州。曾务农,代课,做篾匠。长期从事皮革销售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