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編只籮筐致青春(傅建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編只籮筐致青春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編只籮筐致青春》中國當代作家傅建國的散文。

作品欣賞

編只籮筐致青春

正月初三,我起了個大早,生火,燒開水,煮麵條,簡單地解決了一個人早餐之後,將一件舊衣服系在腰間當做圍裙,然後就開始重操舊業,——做篾匠。我打算編一隻籮筐帶回溫州我的秋浦堂茶莊。篾匠手藝是我的老本行,在1994年離開老家之前,我一邊種田,一邊依賴做篾匠手藝補貼家用開支。凡是與竹篾有關的器具,比如簸箕、畚箕、糠篩米篩、篾席曬墊等,對於當年的我來說都是小菜一碟。這次之所以選擇編一隻籮筐,主要是考慮本人近兩年來工作之餘除了寫作之外,還開始練習書法,有些書法作品,雖說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於我個人而言仍然值得收藏,那麼籮筐的用途就體現出來了。當然,籮筐的種類很多,而我要編織的籮筐其實是稻籮,就是鄉村人家收穫稻穀時,用來盛稻子的專用籮筐。它外形呈瓶狀,下方上圓,中間如大鼓,既美觀又耐用,但卻有一定的編織難度。三十多年以後重操舊業,之所以選擇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的篾具入手,主要是針對自己的手藝一種欣賞和考驗。

每年春節期間回到老家喜歡早起,除了從小因生活所迫養成的習慣以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喜歡拍照,更何況如今抖音那麼火,假如不拍幾段關於故鄉的視頻,心裡會感到空虛和不安,甚至有些愧疚。

正月初那幾天,雖然氣溫低之零下七八度,洗過臉之後毛巾立刻結冰,但天氣卻十分晴朗。在晴朗的天氣里,故鄉的天空顯得更加無比湛藍。石灣園坐落在王家村南邊高坡上,藉助地理位置的優勢,拍攝視頻是再也理想不過的了。清晨,第一縷陽光優先惠顧石灣園正對面遠處的九華山之樓台峰(一天門),前兩天下了一場山雪,原本深褐色的山峰在晨光里仿佛披上了一層銀色的盔甲,顯得更加冷峻巍峨。此時,村里人家房屋的上空,陸續升騰起一縷縷炊煙,打破山村的寧靜……面對久違而又熟悉的畫面,我的內心有些波瀾起伏,感嘆蒼天有情,沒有辜負我這個離開家鄉已三十個年頭的遊子一番期待的心愿。

拍過視頻,上傳抖音之後,才安下心來着手編織我設想的籮筐。

在編織籮筐之前,需要做好兩項準備工作:一是主要材料毛竹,二是篾匠工具。毛竹不是問題,父親生前在楊樹岙自留山栽植了兩畝多地的毛竹,如今已經是一片毛竹林了。我年前微信焦爺,讓他辛苦代勞一下,砍兩三棵毛竹供我春節編籮筐備用。之所以提前砍伐竹子,那是因為冬天的竹子有韌性,遲些時候立春至雨水季節毛竹的營養就要哺育春筍,其時的毛竹質地脆弱,編織的器具容易生蟲。二是篾刀、刮刀、削刀等必備工具因長期不使用,早已銹跡斑斑,好在這些傢伙我早已打包收藏在溫州家中,只要提前拿出來磨一磨就又依然金光鋥亮。毛竹現成的,工具也不缺,接着就看我的手藝活了。

相比較於木工師傅打家具,建造房屋,一隻籮筐的工藝技術含量似乎不在同一個檔次,彼此沒有可比性。其實也不盡然。身為篾匠,基本功夫是必須親手破(剖)一手好篾。毛竹又長又粗,而篾條和篾絲又細又軟,二者之間,需要篾匠師傅的手進行再「創作」。篾條品質如何?直接影響產品的外觀和質量。春節回故鄉原本是走親訪友吃吃喝喝開心遊玩的,而我一心想着重溫一下做篾匠的生活體驗,主要源於對自己三十年後是否能夠破一手好篾十分自信。果不其然,讓鄉親幫忙拍攝的破篾視頻上傳至抖音以後,點擊率一下子由百位數上升至千位數。甚至有網友留言道:傅大作家好手藝,一看就是篾匠高手。云云。

經受住寒冷,經過一個上午的折騰,一隻籮筐所需的篾材基本備齊。從前,一隻籮筐按規矩只需要一個工作日,儘管自我感覺破篾的動作還算比較利索,其實早已不及年輕時的速度和節奏了,更糟糕的是記憶力大倒退,籮筐的尺寸、篾路的走向,都已經忘記的差不多了。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因而有些文人喜歡用這句話形容文章結尾的重要性。其實不然,編筐也好,寫文章也罷,起頭更為重要。無論是傳統的舊物件,還是當代的高科技產品,在生產的過程中都牽涉到一個產品設計的問題。即便是一隻籮筐,它成形之後是個什麼模樣?其實在編織之前,就有了一個嚴謹的設計。尤其是篾器,它有自身特有的規律,那就是「篾路」。篾路的設計,猶如織毛衣的針腳,不允許隨意出現差錯,否則,要麼產品編織不成功,要麼產品不是原先心中設想的模樣。寫文章同理,假如開頭語句不通辭不達意,或者離題萬里,讀者肯定也會不買賬。

當我熟練地將籮筐底部編織完成之後,才忽然發現篾路出現差錯,如果將錯就錯,結局會有兩種可能,一是籮筐因收口極其困難而白忙活一場,二是籮筐可以勉強收口,但它的外形與原本設想的面目全非,既不美觀又不結實。篾路,就像電腦編程,有它自身的規律,不可以隨心所欲。無奈之下,我只好拆除之前的編織,重新再來,這時候我才發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問題,無論怎樣回想,苦苦思考,就是找不到正確的籮筐篾路的起頭編織方法。這種折騰好比一場考試,既浪費時間又令人感到一種挫敗感。一個下午,一隻籮筐的底部編織都不能夠順利完成,為此我一個晚上都睡得不夠踏實。不是我有意跟自己過不去,而是大腦神經系統跟自己曾經的歲月過不去,即便我睡意朦朧,但腦海里卻一直在思考和追憶籮筐起底的篾路問題,並由此勾起年經時的諸多回憶……

身為農民,十五歲初中畢業,十六歲回村里參加生產隊務農,成為一個正式社員。俗話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為了此生有一個「鐵飯碗」,十七歲那年跟着一位篾匠師傅學手藝。那會兒,學徒不但沒有基本報酬,還得經常為師傅家的農活出力出汗。十九歲出師,接着一邊務農,一邊為鄉村人家編織各種所需的篾器農具,期間自己先後也收了四名徒弟。那會兒,一年四季,清晨或傍晚,青春陽光的我常常背上背一隻篾制的精緻籃筐,裡面是沉甸甸的做篾工具,行走的鄉間的小路上。故鄉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王家村建國篾匠師傅的腳印,故鄉的莊戶人家大多都曾邀請過建國篾匠師傅為其編織家用篾具。儘管那會兒白手起家,生活異常艱辛,一把篾刀,雖說不能發家致富,但卻能夠助我一臂之力,使我在困境中多了一份堅強與自信。那會兒正年輕,儘管生活貧困,營養不良,身材瘦弱單薄,但卻意氣奮發,為人勤奮,為東家幹活時,總是喜歡盡力多干一點。比如,一擔籮筐是兩個工作日,而我常常在兩個工作內提前編織好籮筐後,還主動為東家的舊籮舊筐修修補補。因此,十餘年的鄉村篾匠手藝歷練,三十多年過去了,至今在故鄉坊間仍然有着良好的口碑。甚是欣慰。

寂靜寒冷的山村正月夜晚,我一個人倦宿在石灣園四壁空空如也的房間裡一夜無眠,與其說是為了重拾一隻籮筐的編織記憶,不如說是懷念青春歲月的一段苦澀而又倔強的人生成長足跡……

初四清晨,我從窗外一陣清脆的鳥鳴聲中醒來,望着散落一地的無法準確編織下去的籮筐篾片,我不得不跟自己妥協,到鄰居家借來一隻舊籮筐,照着它的模樣進行探究,再次經過一翻折騰後,總算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篾路對頭了,接下來的編織工作我就得心應手了,在預想的時間段里,一隻籮筐終於順利編織成功,不僅質量牢固,而且外形也非常美觀,不負一個曾經的篾匠師傅的手藝。

我將散發着竹篾青香的嶄新的籮筐擺放在石灣園屋後的茶園裡,像欣賞一件高級的藝術品那樣,左瞧瞧右瞧瞧,上看看下看看,越瞧越喜歡,越看越愛不釋手。籮筐是新的,但它卻蘊藏着一位60後篾匠師傅的青春歲月所賜予的匠心之魂。編只籮筐致青春,是遊子心中的故鄉情結使然,也是一代手藝的人,在時代浪潮中命運蛻變的一個縮影…… [1]

作者簡介

傅建國,1963年5月生,安徽青陽人,現居溫州。曾務農,代課,做篾匠。長期從事皮革銷售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