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拗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羊角拗子 |
羊角拗子,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divaricatus(Lour.)Hook.etArn.的种子。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通络,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肿,疥癣[註 1]。[1]
中文学名 | 羊角拗子 | 科 | 夹竹桃科 |
别称 | 羊角拗、断肠草 | 属 | 羊角拗属 |
界 | 植物界 | 种 | 羊角拗 |
门 | 被子植物门 | 分布区域 | 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采收时间 | 秋、冬季 |
目 | 捩花目 | 毒性 | 大毒 |
性味
味苦,性寒,大毒。
归经
功效
祛风通络,解毒杀虫。[2]
主治
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肿,疥癣。[3]
药材性状
种子呈扁纺锤形,长约2cm,宽约5mm,基部钝,先端尖,顶部留有白色丝状长毛的痕迹。上部渐狭延长成喙状,近喙一侧有一凸起的棱线至种皮中部。表面棕褐色,有皱纹,微扭曲。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白色种仁,富油性。气微,味苦,有大毒。
以种子饱满、色棕;种仁色白、富油性者为佳。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全株无毛,上部枝条蔓延,小枝圆柱形,棕褐色或暗紫色,密被灰白色圆形的皮孔。叶薄纸质,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5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或有时略带微波状,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扁平或凹陷,在叶背略凸起,侧脉通常每边6条,斜曲上升,叶缘前网结;叶柄短,长5毫米。聚伞花序顶生,通常着花3朵,无毛;总花梗长0.5-1.5厘米;花梗长0.5-1厘米;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5-10毫米;花黄色;花萼筒长5毫米,萼片披针形,长8-9毫米,基部宽2毫米,顶端长渐尖,绿色或黄绿色,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漏斗状,花冠筒淡黄色,长1.2-1.5厘米,下部圆筒状,上部渐扩大呈钟状,内面被疏短柔毛,花冠裂片黄色外弯,基部卵状披针形,顶端延长成一长尾带状,长达10厘米,基部宽0.4-0.5厘米,裂片内面具由10枚舌状鳞片组成的副花冠,高出花冠喉部,白黄色,鳞片每2枚基部合生,生于花冠裂片之间,顶部截形或微凹,长3毫米,宽1毫米;雄蕊内藏,着生在冠檐基部,花丝延长至花冠筒上呈肋状凸起,被短柔毛,花药箭头形,基部具耳,药隔顶部渐尖成一尾状体,不伸出花冠喉部,各药相连,腹部粘于柱头上;子房半下位,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棍棒状,顶端浅裂,每心皮有胚珠多颗;无花盘。蓇葖广叉开,木质,椭圆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膨大,长10-15厘米,直径2-3.5厘米,外果皮绿色,干时黑色,具纵条纹;种子纺锤形、扁平,长1.5-2厘米,宽3-5毫米,中部略宽,上部渐狭而延长成喙,喙长2厘米,轮生着白色绢质种毛;种毛具光泽,长2.5-3厘米。花期3-7月,果期6月-翌年2月。
药理作用
相关论述
《中药现代研究荟萃》:“强心,活血消肿,祛风杀虫。治心力衰竭,风湿,疥癣,跌打,疮肿。”
视频
注释
- ↑ “疥癣”:“疥”、“癣”都是皮肤表面的疾病,人们常用来比喻有关痛痒,但无碍生命的小问题。 “疥” 是象形字,描述钻入人体的寄生虫尖头甩尾的样子,现代医学称之为疥虫。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疥虫的躯干的后半部有几对杆状的刚毛和长鬃。疥虫往往是夜行昼伏,导致晚上病人皮肤往往瘙痒剧烈。疥虫一般侵袭毛发浓密处,比如阴毛、腋毛、头发等处,出现红疹,导致瘙痒。由于人抓挠极易引起皮肤破溃感染,愈合后造成脱发、局部形成疮疤,俗称疥癞或疥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