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
羽龙属(属名:Cryptovolans)意为“隐藏的飞行者”,属于兽脚亚目的驰龙科,是种有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九佛堂组,是一个由三个化石所构成的单一个体,身长为90公分,目前存放于北票市古生物博物馆。
羽龙的种名pauli,是以古生物学家格里高利·保罗(Gregory S. Paul)为名。羽龙与著名的伶盗龙共同属于驰龙科。
争议
在2002年,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等人公布了羽龙的第一个研究,但并没有正式地命名。
同年,西尔维娅·柯瑞克斯(Sylvia Czerkas)等人建立了羽龙(Cryptovolans),并根据化石上的原始羽毛,而将它们归类于鸟类;羽龙的鉴定特征还有:骨化胸骨、第三指与相接的一节掌骨。柯瑞克斯所发现的一些原始羽毛,其实是附著在后腿上的。这点与其他鉴定特征,也在小盗龙身上发现。
在2005年,Feduccia等人提出羽龙是小盗龙的次同物异名。由于小盗龙较早被命名,如果这个分类被采纳的话,羽龙这名称将遭到废弃[1]。但是,其中一个化石的尾巴比例,较小盗龙的尾巴长。
飞行能力
羽龙因为它们是已知第一个拥有非对称羽毛的恐龙而著名,这些原始的飞行羽毛分布于羽龙的前肢与后肢[2]。
在2002年,柯瑞克斯判断羽龙的羽毛只位在前肢与手部。在他的著作《Feathered Dinosaurs and the Origin of Flight》中,柯瑞克斯指出诺瑞尔的研究有误,羽龙的后腿并没有羽毛。但从小盗龙的数个标本显示诺瑞尔的说法才是正确的。柯瑞克斯后来在他的著作中更正这个错误。
柯瑞克斯也认为诺瑞尔将驰龙科归类于鸟类的分类法有误。但诺瑞尔的鸟类定义较接近于鸟翼类的范围,其中也包含了羽龙。
羽龙被认为拥有比始祖鸟更好的飞行能力,而始祖鸟通常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鸟类。羽龙拥有一个胸骨与具有钩突(Uncinate process)的肋骨,而始祖鸟缺乏这些现代鸟类的特征。羽龙的飞行能力,显是驰龙科可能是个基础鸟类生物群,而晚期较大的物种如恐爪龙,可能失去了飞行能力。这个理论目前的证据是不确定的,羽龙身上的类似现代鸟类羽毛可能是独自演化出来的。
无论驰龙科是鸟类的姐妹分类单元,或是鸟纲的成员,有明显的证据显示驰龙科属于手盗龙类,而且是兽脚类恐龙;但有些研究人员,例如柯瑞克斯(2000年),认为鸟类是早于兽脚亚目的恐龙,而驰龙科是无法飞行的鸟类。目前的共识是没有足够证据可研判驰龙科的气动性能力,是否从相同的祖先演化而来。在2003年,徐星等人的研究提出基础驰龙科可能是种小型、树栖、可滑翔的动物。
艾伦·透纳(Alan Turner)等人在2007年的研究则认为驰龙科的祖先无法飞行或滑翔,但可知它们的体型小,约65公分长,重量为600到700公克[3]。
参考文献
- ↑ Feduccia, Alan, Lingham-Soliar, Theagarten, Hinchliffe, Richard J. (2005) "Journal of Morphology" 266:125-166 (pg. 159)
- ↑ Norell, Mark, Ji, Qiang, Gao, Keqin, Yuan, Chongxi, Zhao, Yibin, Wang, Lixia. (2002). "'Modern' feathers on a non-avian dinosaur". Nature, 416: pp. 36. 7 March 2002.
- ↑ Turner, Alan H.; Pol, Diego; Clarke, Julia A.; Erickson, Gregory M.; and Norell, Mark.. (2007). " A basal dromaeosaurid and size evolution preceding avian flight". Science, 317: 1378-1381. doi:10.1126/science.114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