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寡妇的生命故事(王延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老寡妇的生命故事》是中国当代作家王延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老寡妇的生命故事
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前院的老寡妇还是小寡妇,才三十来岁。
小寡妇的命很苦。三岁的时候,父母都死了,寄养在舅舅家里。她八岁那年,舅舅把她卖到了这个村子,给周二成子当童养媳妇。她十四岁那年冬天,雇拨喇叭一吹,算是拜堂成了亲。
第二年秋天,她生了个儿子,接着灾难就来了。周二成子牵着他的枣红马到南河套去打柴禾,被一个叫“大炮仗”的土匪打死了。
天塌了,小寡妇要用精神的柱子支起来,有儿子就有希望。小寡妇的手很巧,人又勤劳,她赊来了不少高粱秸秆,起早贪晚地编炕席编草帽子卖。日子虽然苦一些,柴米油盐也没有断。
就这样熬着熬着,共产党的土改工作队进了村。小寡妇分到了一垧半地的青苗,都是上等的好地。往家收秋的时候,困难来了,没有车往家拉庄稼,小寡妇犯了愁。就在这时,隔壁的赵锁头伸出了援手,用老牛车把她家的庄稼都拉进了场院。
小寡妇感谢赵锁头,请赵锁头吃了两次饭,还给赵锁头做了一双棉鞋。一来二去,两个人的眼睛里好像有很多话要说。
刚刚入冬,媒人方大全就来了,给他们定下了成婚的大概日期。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打响了。东北解放战场的前线吃紧,后方开展了大规模的征兵运动。
赵锁头是个热血汉子,带头参军,受到了全村人的称赞。
小寡妇偷着哭了一场。不过,表面上她还要装出很高兴的样子,和村民们一起,敲锣打鼓把五个戴着大红花的青年送上了前线。
赵锁头打完了“辽沈战役”,就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在北平城里没住上几天,部队又往南开拔,打到了广东、广西。第二年冬天,赵锁头所在的部队,从南方北调,踏着冰雪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赵锁头的团长刚当上不几天,就把尸骨扔在了上甘岭的坑道里。
听到赵锁头在朝鲜牺牲的消息,小寡妇一天没吃饭没喝水,就是对墙壁坐着,人好像是傻了。不几天,头发就全白了,小寡妇变成了老寡妇,转眼过去了几年十几年,儿子周顺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这段极其困难的岁月,一个叫高宝山的光棍汉,帮了她一把。
老寡妇感激高宝山,要和高宝山搬到一起过。
村邻都是热心肠,张张罗罗地撮合这桩事。老寡妇正式走进高宝山家的那天晚上,坐在炕沿的高宝山忽然脑袋一歪,躺在了地上。他刚入洞房,没上喜床,一句话没说,就和爱他的女人永别了。
老寡妇哭着哭着,喜事就来了。儿子周顺成以优异的成绩在北京大学毕业,留在了北京的一家科研所工作。两年后,周顺成结婚了,娶了一个北京姑娘。五年后,周顺成有了儿子。
老寡妇到北京住了三年,照看孙子,给儿子媳妇做饭。孙子上了幼儿园,她就张罗回家。儿子媳妇怎么留也留不住,只好又把她送回了黑土地的老家。
从北京回来,老寡妇什么也不编了,儿子月月寄来的生活费足够她花。她就是拎个大烟袋,东家西家的串门。碰到小媳妇做不好的细针线活,还给指导指导。
春天夏天,老寡妇借着挖菜,隔几天就到周二成子和高宝山的坟前坐一会儿,有时叨咕几句,有时什么也不说,就是拽一把草叶揣回家里。到了冬天,她经常到村口站着,向远方张望,好像是赵锁头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来。
儿子媳妇回来过几次,接她到北京去住。她就是不走,说这里有她离不开的东西。
事情总有意外。老寡妇七十二岁那年冬天,在雪地上摔了个跟头,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儿子从北京回来了,在医院陪了她二十多天。妈妈出院了,儿子找了一帮亲戚轮番做老寡妇的工作,让她去北京。
老寡妇不是糊涂人,决定跟儿子走了。
临行的前一天,老寡妇不让谁跟着,就自己拿了一些纸,要给周二成子和高宝山再上上坟。
老寡妇来到周二成子的坟前,抓把坟土揣在兜里,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到了高宝山的坟前,老寡妇转了两圈,点燃了几张黄烧纸,嘴里叨咕了几句什么。回到村口,老寡妇搭眼向远方张望。望了半天,也望不见什么。知道她的赵锁头还是没有回来。
来了一辆小轿车,把老寡妇拉走了。
老寡妇在北京活到了八十六岁。临终前,老寡妇再三嘱告儿子,把她的骨灰盒埋在呼兰河北岸的山坡上,能看到你爹,也能看到那个帮我供你念书的高宝山,还能看到那个参军归来的赵锁头。
儿子按照她的遗嘱做了。儿子知道,妈妈的灵魂离不开黑土地,她的生命故事全在那片黑土地上。[1]
作者简介
王延忠,男,出生于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