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耶稣会士白晋的生平和著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耶稣会士白晋的生平和著作》作者:(德)柯兰霓 著;李岩 译,出版社:河南教育出版社,丛编项: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法国耶稣会士传教士白晋的生平为线索,着重介绍了他在华期间钻研中国古代典籍并探索其与《旧约》之联系所做的努力,描绘了白晋重点研读《周易》并通过对欧洲和中国的语言及神话传说进行比较,创立跨文化的索隐派体系的过程。同时还勾勒出影响了l7—l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中国礼仪之争、传教区各势力的争夺.以及康熙朝廷与罗马教廷往来的史实。本书对索隐派以及基督宗教这些堪称东西方共同的文化遗产的专题论述,具有重大的思想史意义,使得长期以来遭忽略的索隐派思想研究更迈进一步。

传教士

传教士 (传播宗教的人士)一般指西方国家的宗教组织向海外派出的,传播天主教[1]、基督教的人员。1622年,罗马教廷设立了负责向新大陆传教区的教廷传信部[2](今万民福音部)。

目录

作者自序

中文版序

插图目录

缩写目录

前言

1.绪论

2.索隐派思想在耶稣会神父白晋的一生当中

2.1白晋早年的成长经历

2.1.1早年在法国的生活

2.1.2 通往远东的游历

2.1.3 在康熙朝供职

2.2 索隐派成为白晋毕生的事业

2.2.1中国礼仪的问题

2.2.2 与莱布尼茨的通信

2.2.3 与阿贝·比尼翁的通信

2.2.4 多罗主教在华

2.2.5 《天学本义

2.2.6 白晋和他的弟子们

2.2.7 “南京禁令”之后

2.2.8 《易经释义》

2.2.9 纪理安与索隐派人士

2.2.10 白晋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3.白晋的索隐派思想体系

3.1 索隐派思想的一般出发点

3.1.1 中国人强烈的文化自豪感

3.1.2 17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3.1.2.1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3.1.2.2 17世纪传教士眼中的中国——中国在救恩史的地位

3.1.2.3 白晋解决在华传教问题的出发点

3.1.2.4 作为传教十和科学家的白晋

3.2 神的启不在中国

3.2.1 白晋眼中的中国古代典籍

3.2.2 中国古籍中与原始启示有关的一些线索

3.2.3 中国的“象形文字”

3.3 中国人对独—神和三—神的认识

3.4 世界发展的三个阶段和自然的二重状态

3.4.1和谐圆满的状态或未堕落的世界

3.4.2 世界的堕落状态

3.4.2.1 天使的反叛

3.4.2.2 人类始祖的罪恶

3.4.2.3 大洪水之后世界的堕落

3.4.3 世界的第三阶段——救恩阶段

3.4.4 世界的年限

3.5 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救世主

3.5.1 儒家的圣人

3.5.2 黄帝

3.5.3 后稷

3.5.4 伏羲

3.5.5 圣父和圣子的合一

4.评价

4.1 白晋的品格

4.2 白晋的作品

5.参考书目

6.索引

译后记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已出版书目

视频

耶稣会士白晋的生平和著作 相关视频

传教士第一季
两个天使告诉传教士无形能量的来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