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耶穌會士白晉的生平和著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耶穌會士白晉的生平和著作》作者:(德)柯蘭霓 著;李岩 譯,出版社:河南教育出版社,叢編項: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以法國耶穌會士傳教士白晉的生平為線索,着重介紹了他在華期間鑽研中國古代典籍並探索其與《舊約》之聯繫所做的努力,描繪了白晉重點研讀《周易》並通過對歐洲和中國的語言及神話傳說進行比較,創立跨文化的索隱派體系的過程。同時還勾勒出影響了l7—l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中國禮儀之爭、傳教區各勢力的爭奪.以及康熙朝廷與羅馬教廷往來的史實。本書對索隱派以及基督宗教這些堪稱東西方共同的文化遺產的專題論述,具有重大的思想史意義,使得長期以來遭忽略的索隱派思想研究更邁進一步。

傳教士

傳教士 (傳播宗教的人士)一般指西方國家的宗教組織向海外派出的,傳播天主教[1]、基督教的人員。1622年,羅馬教廷設立了負責向新大陸傳教區的教廷傳信部[2](今萬民福音部)。

目錄

作者自序

中文版序

插圖目錄

縮寫目錄

前言

1.緒論

2.索隱派思想在耶穌會神父白晉的一生當中

2.1白晉早年的成長經歷

2.1.1早年在法國的生活

2.1.2 通往遠東的遊歷

2.1.3 在康熙朝供職

2.2 索隱派成為白晉畢生的事業

2.2.1中國禮儀的問題

2.2.2 與萊布尼茨的通信

2.2.3 與阿貝·比尼翁的通信

2.2.4 多羅主教在華

2.2.5 《天學本義

2.2.6 白晉和他的弟子們

2.2.7 「南京禁令」之後

2.2.8 《易經釋義》

2.2.9 紀理安與索隱派人士

2.2.10 白晉在北京最後的日子

3.白晉的索隱派思想體系

3.1 索隱派思想的一般出發點

3.1.1 中國人強烈的文化自豪感

3.1.2 17世紀歐洲人眼中的中國

3.1.2.1 世界歷史中的中國

3.1.2.2 17世紀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中國在救恩史的地位

3.1.2.3 白晉解決在華傳教問題的出發點

3.1.2.4 作為傳教十和科學家的白晉

3.2 神的啟不在中國

3.2.1 白晉眼中的中國古代典籍

3.2.2 中國古籍中與原始啟示有關的一些線索

3.2.3 中國的「象形文字」

3.3 中國人對獨—神和三—神的認識

3.4 世界發展的三個階段和自然的二重狀態

3.4.1和諧圓滿的狀態或未墮落的世界

3.4.2 世界的墮落狀態

3.4.2.1 天使的反叛

3.4.2.2 人類始祖的罪惡

3.4.2.3 大洪水之後世界的墮落

3.4.3 世界的第三階段——救恩階段

3.4.4 世界的年限

3.5 中國古代典籍中出現的救世主

3.5.1 儒家的聖人

3.5.2 黃帝

3.5.3 后稷

3.5.4 伏羲

3.5.5 聖父和聖子的合一

4.評價

4.1 白晉的品格

4.2 白晉的作品

5.參考書目

6.索引

譯後記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叢刊」已出版書目

視頻

耶穌會士白晉的生平和著作 相關視頻

傳教士第一季
兩個天使告訴傳教士無形能量的來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