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曾国藩 简画)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选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国藩家书》章节目录:《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

修身篇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译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二十一日,接到九弟在长沙所发的信,里面有路上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二十二日接到九月初二家信,欣悉一切聊以自慰。

自从九弟离京城后,我没有一天不忧虑,深怕道路变故多端,难以预料。等读了来信,果然不出我所料,千辛万苦,才能够到家,幸运!真是幸运!与郑同行不足以依靠,我早知道了,郁滋堂这样友善,我实在感激不尽。在长沙时,没有提到彭山屺,为什么?

四弟来信写得很详细,他发奋自我勉励的志向,流露在字里行间。但一定要出外找学堂,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说家塾学堂离家里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外出安静。然而出外从师,自然没有耽搁。如果是出外教书,那耽搁起来,比在家塾里还厉害。而且如真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可以读书,就是旷野地方,热闹场所,也可以读书,背柴放牧,都可以读书。如不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不宜读书,就是清净的地方,神仙的环境,都不宜读书,何必要选择地方?何必要选择时间?只要问自己,自立的志向是不是真的。

六弟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我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骚,我暗笑他志向和心中忧虑太小。君子立志,需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内修圣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的一个完整的人。所以他所忧虑的,是因自己不如舜皇帝,不如周公而忧虑,以德行没有修整、学问没有大成而忧虑。所以,顽固的刁民难以感化,则忧;野蛮的夷、狡猾的夏不能征服,则忧;小人在位,贤人远遁,则忧;匹夫匹妇没有得到自己的恩泽,则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悲天命而怜悯百姓穷苦,这是君子的忧虑。如果是一个人的委屈和伸张,一家人的饥和饱,世俗所说的荣与辱,得与失,贵与贱,毁与誉,君子还没有工夫为这些去忧虑呢。六弟委屈于一次小试,自称数奇,我暗笑他所忧的东西太小了。

假如有人不读书便罢了,既然也要自称为读书人,就一定要研读《大学》。《大学》的纲要有三点:明德、新民、止至善,都是我们的分内事情。如果读书不能联系到自己身上去,说这三点,与我毫不相干,那读书又有什么用?虽说能写文能作诗,博学雅闻自己吹嘘自己,也只算得一个识字的牧童而已,岂能称他是明白事理的有用之人。

朝廷以八股文来录取士人,也是说他能代替圣人贤人立言,必须明白圣贤的道理,行圣贤的行为,可以为官管理民众,能为百姓做表率。如果把明德、新民作为分外事,那虽能文能诗,而对于修身治人的道理,茫茫然不懂,朝廷用这种人做官,和用牧童做官,又有何区别呢?既然自称读书人,那么就应该明白,《大学》的纲领,都是自己立身切要的事情。《大学》应修的科目共有八个方面,在我看来,取得功效的地方,只有两条罢了:一条叫格物,一条叫诚意。

格物,致知的事情;诚意,力行的事情。物是什么?就是本末的物。身、心、意、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用的、做的,都是物。格,是考究物及穷追它蕴含的道理。如侍奉父母,定期探亲,是物。而定期探亲的理由,就是格物。侍奉兄长,追随兄长的步伐,是物。研究为何应当跟随兄长的理由,就是格物。我的心,是物。研究自己存心的道理,广泛研究心的省悟、观察、涵养的道理,就是格物。我的身体,是物。研究如何爱惜身体的道理,广泛研究站直、坐立以敬身的道理,就是格物。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就是格物,这是获取知识的事。所谓诚意,就是利用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努力去做,诚实不欺。知一句,行一句,这是力行的事。两者并进,下等的学问在这里,高明的学问也在这里。

我的朋友吴竹如格物功夫很深,一事一物,都要探求它的道理。倭艮峰先生诚意功夫很严,每天有日课册子。一天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都写下来。字都是正楷。三个月订一本,从乙未年起,已订了三十本。因他慎独严格,虽出现妄念偶动,必定马上克服,写在书上。所以他读的书,句句都是切合自身的良药,现将艮峰先生日课,抄三页寄回,给弟弟们看。

我从十月初一日起,也照艮峰一样,每天一个念头一件事情,都写在册子上,以便随时看见了加以克服,也写正楷。冯树堂和我同日记起,也有日课册子。树堂非常虚心,爱护我如同兄弟,敬重我如同老师,将来一定有所成就。我向来有无恒心的毛病,从写日课本子开始,可以保证一生有恒心了。良师益友,一重又一重挟持我。只能进不能退。本想抄我的日课册给弟弟们看,今天镜海先生来,要将本子带回,所以来不及抄。十一月有通信兵,打算抄几页寄回。

我的益友,如倭艮峰的贤明端庄,令人肃然起敬。吴竹如、窦兰泉的精研究义,一言一事,实事求是。吴子序、邵蕙西谈经,深思明辨。何子贞谈字,其精妙处,与我无一不合,谈诗尤其意见一致。子贞很喜欢我的诗,所以我从十月以来,已作了十八首,现抄两页寄回,给弟弟们看。冯树堂、陈岱云胸怀大志、性情急切,也是良友。镜海先生,我虽然没有拿着礼物去请求授业,而心里早已把他当成老师了。

我每次给诸位弟弟写信,不觉得写得长,我想诸位弟弟或许厌烦不想看。但弟弟们如有长信给我,我实在很是高兴,如获至宝,人真是各有各的性情啊!

我从十月初一日起记日课,念念不忘想改过自新。回忆从前与小珊有点嫌隙,实在是一时的气愤,不近人情,马上想登门谢罪。恰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当天晚上我到小珊家谈了很久。十三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初,嫌隙烟消云散。近来的事大致这样,容我以后再写。 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2]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视频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相关视频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二十四、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
曾国藩家书上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