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致远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致远舰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致远号巡洋舰

别名: 致远舰

建造: 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

服役: 1887年7月23日

致远号巡洋舰(英文:Chinese cruiser Chih Yuen)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英文:Armstrong Shipbuilding Co)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

致远号排水量2,300吨,航速达18.5节,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高的。致远号和姊妹舰靖远号及同时在德国订购的经远、来远号在1887年底完工加入北洋水师后,清政府便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停止北洋水师采购新武器。结果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海战中,致远及靖远号是北洋水师最为"新式"的舰只。

在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海战中,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舰长)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后经查证并非"第一游击队"的吉野号) ,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清末书画家高邕(亦有资料认为为光绪帝亲书)为其撰写了著名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1]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建设新式海军,主要是以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海军为师。在延请外籍顾问至国内教学的同时,又专门派出海军留学生赴英学习,因而中国近代海军深受英式海军传统的影响。在购买西式军舰方面。中国一度也只认准英国一家,从阿思本舰队、蚊子船,一直到"超勇"级撞击巡洋舰,中国始终是英式军舰忠实的客户。然而随着购舰过程中陆续发生的一些不愉快,以及英国企图控制中国海军的野心日益明显,英国军舰在华销售的代言人赫德,逐渐失去了主持中国新式海军建设的直隶总督李鸿章的信任,中国此后长时间不再向英国购买军舰,转而向新生的海军国家德国投去青睐。

不甘心就此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阿姆斯特朗公司调整销售策略,撇开赫德控制的海关销售渠道,直接微拍英国海军少校布里奇德福为公司驻中国的销售代表,通过英国驻华使馆、怡和洋行、旗昌洋行等从中居间,充分利用他们在中间官场和民间的各种关系,开始独立寻找、捕捉、创造军火销售的机会。

建造历程

当时正值中法战争结束,受福建船政水师马江之战惨败的刺激,中国开始了新一轮外购军舰的热潮,值此良机,阿姆斯特朗公司新的销售策略很快就见到了成效。1885年10月2日,赫德收到了中国海关税务司、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的电报,电文里报告了一个绝密情报:"曾侯(时任驻英公使曾纪泽)奉命订购巡洋舰等,正统阿姆斯特朗等厂联系,并送去了铁甲舰的详细数据(此处的铁甲舰其实指'济远'型舰)。" 10天后,消息进一步得到证实,金登干打听到中国在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两艘军舰,同时在德国也订购了两艘。被阿姆斯特朗和曾纪泽划作局外人的赫德,愤愤地把这次甩开他的交易称为"阴谋诡计"。

根据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提议,最初中国的购舰计划是按照"济远"级穹甲巡洋舰的设计,在英、德两国各在订造两艘。 "济远"号是德国造船工业建造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舰,尽管设计上大量效仿了英国,但并没有完全学到家,存在着较多设计缺陷,因而从建造开始就非议不断,因为失去中国订单而对德国满腔怒火的英国人,更是对这型军舰提出许多异常尖刻的批评。受这种舆论背景的影响,在欧洲负责具体办理订购事宜的中国官员不得不万分谨慎,驻英公使曾纪泽、驻德公使许景澄为保证新式巡洋舰的质量和先进程度,并未直接按照命令订购"济远"型军舰,而是在欧洲各国反复考察,咨询英、德两国海军部、造船界专家,最终使新巡洋舰的订造发生了有益的变化。

评审"济远"级军舰的设计究竟是否先进的过程中,驻英公使曾纪泽与英国海军界、造船界多有接触,尤其是结识阿姆斯特朗公司杰出的舰船设计师威廉·怀特爵士(Sir William White),后者对曾纪泽颇有影响。才华横溢的怀特,当时在舰船设计领域的风头已大大盖过创造出"蚊子船"和撞击巡洋舰的乔治·伦道尔,后来还长时间供职于英国海军部。1886年开始,皇家海军所有大型军舰的设计几乎全出自其手,直到1903年离开海军部前,他极大地影响着无畏舰出现前英国大型军舰的设计风格,因此这段时间又被人称为"怀特时代"。作为穹甲巡洋舰设计创始国的设计师,对这种巡洋舰的设计自然了如指掌,同时对于德国接连抢走铁甲舰、巡洋舰的生意也难免耿耿于怀。不出所料,怀特对德国学得走了形的"济远"级巡洋舰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口气指出"济远"的缺陷有8处之多。尽管有"外洋匠师务求相胜,亦犹自古文人之相轻,虽有佳文,欲指其瑕不患无辞"的嫌疑,但怀特提出的某些意见也不无道理,引起了中国国内的重视,从而间接影响了中国购买新式巡洋舰的计划。"济远"级的设计方案最终被认定设计上存在较多不足而被放弃,清政府命令新巡洋舰的设计改为订造"西国通行有效船式"。

这次英国人终于等到了他们的机会,在对德国的"济远"级设计挑鼻子挑眼时,怀特不失时机地向曾纪泽提交了一种全新的巡洋舰设计方案,对比"济远"的8处缺点,怀特骄傲地称自己的这件得意之作有10处优点,并逐项细细阐述。经过一番了解对比,曾纪泽对新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确实比"济远"级优良得多,遂拟稿申请购买,与"爱斯梅拉达"擦肩而过多年之后,中国终于迎来了一级英式穹甲巡洋舰,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致远"级穹甲巡洋舰。

接舰回国

1887年,经李鸿章奏请,中国政府派出多达400人的接舰部队,在时任北洋水师总查的英国人琅威理(Lang William M)的带领下,搭乘轮船招商局的"图南"号轮船,远渡重洋,分赴英国和德国接收新购置的军舰。其中,前往英国接收"致远"号和"靖远"号的官兵由邓世昌、叶祖珪统领。接舰官兵抵达英国纽斯卡尔后,琅威理立刻下令检查新建造的巡洋舰,并安排水兵训练等事宜。

1887年7月9日、23日,"靖远"号和"致远"号分别竣工并顺利试航,之后便移交给中国海军,邓世昌担任"致远"号管带(舰长)。8月20日,由"致远"号和英国亚罗造船厂建造的"左队一号"大型鱼雷艇组成的中国海军编队,在旗舰"靖远"号的指挥下驶离纽斯卡尔港。8月22日,编队抵达朴茨茅斯海军港,与从德国驶来的经远号、来远号汇合。

根据琅威理的计划,编队原定于9月8日启程回国,但在当天清早的起锚过程中,"致远"号的锚链突然断裂,舰艏的一只大锚落入海中,航行计划被迫延迟。根据"致远"号下锚时测定的经纬度,英国潜水员很快在海底找到了那只大锚,一时间中国海军的技术素质在英国被传为佳话。

1887年9月12日,气温58华氏度(约14.4摄氏度),凌晨3时,整装完毕的中国舰队开始升火,从早上就刮起来的西北风到中午的时候稍稍停歇,旗舰"靖远"号挂出旗号命令全舰队下午1点起锚。下午2点,港内的英国舰队鸣响礼炮,4艘中国新式巡洋舰和1艘鱼雷艇以纵队队形驶出朴茨茅斯海军港,踏上回国的航程。

经李鸿章及当时中国驻英公使刘瑞芬的安排,中国使馆官员刘思诒随舰队一起回国,负责航行沿途的照料等事,以示慎重,这位江苏武进籍的官员,在这次五万里漫漫长途中记录下了宝贵的日记,保留了一份百年前中国海军舰队生活的实况记载。

整个航程中,总查琅威理时刻不忘舰队训练,甚至"尝在厕中犹命打旗传令"。 "终日变阵必数次,或直距数十百码,或斜距数十百码,时或操火险,时或操水险,时或作备攻状,或作攻敌计。皆悬旗号令,莫不踊跃奋发,毫无错杂张皇景状,不特各船将是如臂使指,抑且同阵各船亦如心使臂焉。"

参战甲午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号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沉船疑点

有关致远舰沉没的原因一直认为是被鱼雷击沉,实际上当时中日双方参战舰艇中除了北洋海军"福龙"号头等出海鱼雷艇为攻击日本联合舰队西京丸巡洋代舰发射过3枚鱼雷,但因当时鱼雷性能太差,均没有命中外(一枚擦西京丸左舷而过,一枚擦西京丸右舷而过,最后一枚打得很正,但因原厂对鱼雷定深过深,结果从西京丸底穿过),均没有发射过鱼雷。致远舰沉没的原因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致远舰被一枚日舰的大口径炮弹击中舷侧鱼雷舱,使存放在里面的"黑头"鱼雷(德国磷铜鱼雷)殉爆,导致致远舰沉没。第二种观点认为致远舰水线处被日军大口径炮弹击穿,锅炉被击中,导致锅炉爆炸使致远沉没。

世人评价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清末著名文人高邕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训练舰为世昌号国防动员舰,以示纪念。

沉船打捞

1938年至1939年,日本曾组织人力对四艘沉舰进行过打捞和拆卸,使这些舰只遭到严重破坏,沉舰甲板以上的东西所剩无几。而且甲板以下大部分淤在泥沙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教育后人,慰藉英灵,国家有关部门曾先后三次试图打捞"致远"舰,但都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实现。1960年、1964年海军初步测得的"致远"舰位置。1988年,辽宁省文化厅筹集了资金,来到大鹿岛,在进行探摸时,一名潜水员不幸遇难,打捞搁浅。

1997年4月30日至8月29日,除调研之外,在辽宁东港市的大鹿岛海域,仪器探测海域33.36平方公里,彩色声纳扫描22平方公里,潜水探摸31次,从26个概位中探摸辨析,最终在大鹿岛西南海域确定了沉睡海底一百多年的致远号等四艘甲午沉舰的确切位置。1997年5月2日,打捞船在致远号沉没附近的海域,揭开了探摸和打捞"致远"舰的序幕。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探摸,这四艘沉舰的位置一直没有确定下来。1997年7月1日搜索队离开大鹿岛,开始了大范围的社会调查,先后去了大连北京天津杭州丹东等地。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该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重点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沉没战舰。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由于对其具体身份尚不十分明确,故将其暂命名为"丹东一号"。2015年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对"丹东一号"进行了重点的调查和打捞,一大批文物陆续出水。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队已经打捞起100多件文物,其中,炮弹、炮管、弹头等各种武器弹药陆续出水。

继2014年确定该沉船为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后,2015年9月末,一组带有不明显"致远"的繁体字样瓷器碎片的出水,为证明致远舰提供了直接证据。水下测绘图显示,致远舰体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探明长度从桅杆至艉部约50米,宽约9米至10米,船体外壳为铁板构造。铁板以铆钉连接,两侧舷边多因崩塌而平摊沙层中。船体外轮廓形态尚可,但船舱受战火及其他因素影响受损较大。抽沙后,填土中多见碎木板、弯曲移位的铁板,并有多处火烧迹象,这些均与史料吻合。

2014年8月至10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启动对"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运用科技手段,推测出沉舰体量约为1500吨左右,埋深3米左右。铁质残片所用的铁(钢)板材料为炒钢。通过大量的抽沙与测绘,已陆续确认沉舰两侧弦边、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遗物。在沉船现场还陆续发现钢炮(主炮)、子弹、炮弹、10管加特林机炮。 10月6日,"丹东一号"水下考古工作暂告结束。随着近两个月来百余件文物的陆续出水,经过3年水下探摸调查的"丹东一号"被初步确定为甲午海战中的"致远舰"。

2016年10月,历时三年的辽宁省“丹东一号”沉舰,也就是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结束。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项目成果。经水下考古确认,致远舰残余部分在海底淤泥中保存状况较好,舰体损毁相当严重。考古队在三年里共发现(提取)文物200多件,大多是船体构件、船员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其中包括盘心有“致远”二字的餐盘、铜加特林机枪、57毫米哈乞开司炮的肩托和炮弹壳,还有一个单筒望远镜,物镜上刻有致远舰大副陈金揆的英文名字。大副是致远舰上官职仅次于舰长邓世昌的重要人物。这也成为证实沉船身份的又一有利物证。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