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致遠艦 |
中文名稱: 致遠號巡洋艦 別名: 致遠艦 建造: 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 服役: 1887年7月23日 |
致遠號巡洋艦(英文:Chinese cruiser Chih Yuen)是中國清朝北洋水師向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英文:Armstrong Shipbuilding Co)訂購建造的穹甲防護巡洋艦,為致遠級巡洋艦的首艦。
致遠號排水量2,300噸,航速達18.5節,是北洋水師主力戰艦中速度最高的。致遠號和姊妹艦靖遠號及同時在德國訂購的經遠、來遠號在1887年底完工加入北洋水師後,清政府便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停止北洋水師採購新武器。結果在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海戰中,致遠及靖遠號是北洋水師最為"新式"的艦隻。
在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海戰中,致遠號在彈藥將盡且遭受重創後,由管帶(艦長)鄧世昌下令沖向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松島號(後經查證並非"第一游擊隊"的吉野號) ,欲與敵同歸於盡,不幸被敵擊中魚雷發射管引發管內魚雷爆炸沉沒,全艦官兵246人為國殉難。清末書畫家高邕(亦有資料認為為光緒帝親書)為其撰寫了著名的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1]
歷史沿革
歷史背景
兩次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開始學習西方建設新式海軍,主要是以當時的海上霸主英國海軍為師。在延請外籍顧問至國內教學的同時,又專門派出海軍留學生赴英學習,因而中國近代海軍深受英式海軍傳統的影響。在購買西式軍艦方面。中國一度也只認準英國一家,從阿思本艦隊、蚊子船,一直到"超勇"級撞擊巡洋艦,中國始終是英式軍艦忠實的客戶。然而隨着購艦過程中陸續發生的一些不愉快,以及英國企圖控制中國海軍的野心日益明顯,英國軍艦在華銷售的代言人赫德,逐漸失去了主持中國新式海軍建設的直隸總督李鴻章的信任,中國此後長時間不再向英國購買軍艦,轉而向新生的海軍國家德國投去青睞。
不甘心就此失去中國這個大市場,阿姆斯特朗公司調整銷售策略,撇開赫德控制的海關銷售渠道,直接微拍英國海軍少校布里奇德福為公司駐中國的銷售代表,通過英國駐華使館、怡和洋行、旗昌洋行等從中居間,充分利用他們在中間官場和民間的各種關係,開始獨立尋找、捕捉、創造軍火銷售的機會。
建造歷程
當時正值中法戰爭結束,受福建船政水師馬江之戰慘敗的刺激,中國開始了新一輪外購軍艦的熱潮,值此良機,阿姆斯特朗公司新的銷售策略很快就見到了成效。1885年10月2日,赫德收到了中國海關稅務司、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主任金登乾的電報,電文里報告了一個絕密情報:"曾侯(時任駐英公使曾紀澤)奉命訂購巡洋艦等,正統阿姆斯特朗等廠聯繫,並送去了鐵甲艦的詳細數據(此處的鐵甲艦其實指'濟遠'型艦)。" 10天後,消息進一步得到證實,金登干打聽到中國在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了兩艘軍艦,同時在德國也訂購了兩艘。被阿姆斯特朗和曾紀澤劃作局外人的赫德,憤憤地把這次甩開他的交易稱為"陰謀詭計"。
根據北洋大臣李鴻章的提議,最初中國的購艦計劃是按照"濟遠"級穹甲巡洋艦的設計,在英、德兩國各在訂造兩艘。 "濟遠"號是德國造船工業建造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艦,儘管設計上大量效仿了英國,但並沒有完全學到家,存在着較多設計缺陷,因而從建造開始就非議不斷,因為失去中國訂單而對德國滿腔怒火的英國人,更是對這型軍艦提出許多異常尖刻的批評。受這種輿論背景的影響,在歐洲負責具體辦理訂購事宜的中國官員不得不萬分謹慎,駐英公使曾紀澤、駐德公使許景澄為保證新式巡洋艦的質量和先進程度,並未直接按照命令訂購"濟遠"型軍艦,而是在歐洲各國反覆考察,諮詢英、德兩國海軍部、造船界專家,最終使新巡洋艦的訂造發生了有益的變化。
評審"濟遠"級軍艦的設計究竟是否先進的過程中,駐英公使曾紀澤與英國海軍界、造船界多有接觸,尤其是結識阿姆斯特朗公司傑出的艦船設計師威廉·懷特爵士(Sir William White),後者對曾紀澤頗有影響。才華橫溢的懷特,當時在艦船設計領域的風頭已大大蓋過創造出"蚊子船"和撞擊巡洋艦的喬治·倫道爾,後來還長時間供職於英國海軍部。1886年開始,皇家海軍所有大型軍艦的設計幾乎全出自其手,直到1903年離開海軍部前,他極大地影響着無畏艦出現前英國大型軍艦的設計風格,因此這段時間又被人稱為"懷特時代"。作為穹甲巡洋艦設計創始國的設計師,對這種巡洋艦的設計自然了如指掌,同時對於德國接連搶走鐵甲艦、巡洋艦的生意也難免耿耿於懷。不出所料,懷特對德國學得走了形的"濟遠"級巡洋艦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一口氣指出"濟遠"的缺陷有8處之多。儘管有"外洋匠師務求相勝,亦猶自古文人之相輕,雖有佳文,欲指其瑕不患無辭"的嫌疑,但懷特提出的某些意見也不無道理,引起了中國國內的重視,從而間接影響了中國購買新式巡洋艦的計劃。"濟遠"級的設計方案最終被認定設計上存在較多不足而被放棄,清政府命令新巡洋艦的設計改為訂造"西國通行有效船式"。
這次英國人終於等到了他們的機會,在對德國的"濟遠"級設計挑鼻子挑眼時,懷特不失時機地向曾紀澤提交了一種全新的巡洋艦設計方案,對比"濟遠"的8處缺點,懷特驕傲地稱自己的這件得意之作有10處優點,並逐項細細闡述。經過一番了解對比,曾紀澤對新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為確實比"濟遠"級優良得多,遂擬稿申請購買,與"愛斯梅拉達"擦肩而過多年之後,中國終於迎來了一級英式穹甲巡洋艦,這就是後來著名的"致遠"級穹甲巡洋艦。
接艦回國
1887年,經李鴻章奏請,中國政府派出多達400人的接艦部隊,在時任北洋水師總查的英國人琅威理(Lang William M)的帶領下,搭乘輪船招商局的"圖南"號輪船,遠渡重洋,分赴英國和德國接收新購置的軍艦。其中,前往英國接收"致遠"號和"靖遠"號的官兵由鄧世昌、葉祖珪統領。接艦官兵抵達英國紐斯卡爾後,琅威理立刻下令檢查新建造的巡洋艦,並安排水兵訓練等事宜。
1887年7月9日、23日,"靖遠"號和"致遠"號分別竣工並順利試航,之後便移交給中國海軍,鄧世昌擔任"致遠"號管帶(艦長)。8月20日,由"致遠"號和英國亞羅造船廠建造的"左隊一號"大型魚雷艇組成的中國海軍編隊,在旗艦"靖遠"號的指揮下駛離紐斯卡爾港。8月22日,編隊抵達朴茨茅斯海軍港,與從德國駛來的經遠號、來遠號匯合。
根據琅威理的計劃,編隊原定於9月8日啟程回國,但在當天清早的起錨過程中,"致遠"號的錨鏈突然斷裂,艦艏的一隻大錨落入海中,航行計劃被迫延遲。根據"致遠"號下錨時測定的經緯度,英國潛水員很快在海底找到了那隻大錨,一時間中國海軍的技術素質在英國被傳為佳話。
1887年9月12日,氣溫58華氏度(約14.4攝氏度),凌晨3時,整裝完畢的中國艦隊開始升火,從早上就刮起來的西北風到中午的時候稍稍停歇,旗艦"靖遠"號掛出旗號命令全艦隊下午1點起錨。下午2點,港內的英國艦隊鳴響禮炮,4艘中國新式巡洋艦和1艘魚雷艇以縱隊隊形駛出朴茨茅斯海軍港,踏上回國的航程。
經李鴻章及當時中國駐英公使劉瑞芬的安排,中國使館官員劉思詒隨艦隊一起回國,負責航行沿途的照料等事,以示慎重,這位江蘇武進籍的官員,在這次五萬里漫漫長途中記錄下了寶貴的日記,保留了一份百年前中國海軍艦隊生活的實況記載。
整個航程中,總查琅威理時刻不忘艦隊訓練,甚至"嘗在廁中猶命打旗傳令"。 "終日變陣必數次,或直距數十百碼,或斜距數十百碼,時或操火險,時或操水險,時或作備攻狀,或作攻敵計。皆懸旗號令,莫不踴躍奮發,毫無錯雜張皇景狀,不特各船將是如臂使指,抑且同陣各船亦如心使臂焉。"
參戰甲午
1894年9月17日在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號奮勇作戰,後在日艦圍攻下,致遠號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鄧世昌鼓勵全艦官兵道:"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決意與敵同歸於盡。倭艦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不幸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管內魚雷發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鄧世昌墜落海中後,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並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于海,義也,何求生為!",所養的愛犬"太陽"亦游至其旁,口銜其臂以救,鄧世昌誓與軍艦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沒于波濤之中,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
沉船疑點
有關致遠艦沉沒的原因一直認為是被魚雷擊沉,實際上當時中日雙方參戰艦艇中除了北洋海軍"福龍"號頭等出海魚雷艇為攻擊日本聯合艦隊西京丸巡洋代艦發射過3枚魚雷,但因當時魚雷性能太差,均沒有命中外(一枚擦西京丸左舷而過,一枚擦西京丸右舷而過,最後一枚打得很正,但因原廠對魚雷定深過深,結果從西京丸底穿過),均沒有發射過魚雷。致遠艦沉沒的原因目前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致遠艦被一枚日艦的大口徑炮彈擊中舷側魚雷艙,使存放在裡面的"黑頭"魚雷(德國磷銅魚雷)殉爆,導致致遠艦沉沒。第二種觀點認為致遠艦水線處被日軍大口徑炮彈擊穿,鍋爐被擊中,導致鍋爐爆炸使致遠沉沒。
世人評價
鄧世昌犧牲後舉國震動,清末著名文人高邕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光緒帝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諡號,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師昭忠祠,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說:"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沒者也"。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1.5公斤黃金製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以示撫恤。鄧家用此款在原籍廣東番禺為鄧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鄧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於1899年在成山上為鄧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新式訓練艦為世昌號國防動員艦,以示紀念。
沉船打撈
1938年至1939年,日本曾組織人力對四艘沉艦進行過打撈和拆卸,使這些艦隻遭到嚴重破壞,沉艦甲板以上的東西所剩無幾。而且甲板以下大部分淤在泥沙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教育後人,慰藉英靈,國家有關部門曾先後三次試圖打撈"致遠"艦,但都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而沒有實現。1960年、1964年海軍初步測得的"致遠"艦位置。1988年,遼寧省文化廳籌集了資金,來到大鹿島,在進行探摸時,一名潛水員不幸遇難,打撈擱淺。
1997年4月30日至8月29日,除調研之外,在遼寧東港市的大鹿島海域,儀器探測海域33.36平方公里,彩色聲納掃描22平方公里,潛水探摸31次,從26個概位中探摸辨析,最終在大鹿島西南海域確定了沉睡海底一百多年的致遠號等四艘甲午沉艦的確切位置。1997年5月2日,打撈船在致遠號沉沒附近的海域,揭開了探摸和打撈"致遠"艦的序幕。但是,經過一個多月的探摸,這四艘沉艦的位置一直沒有確定下來。1997年7月1日搜索隊離開大鹿島,開始了大範圍的社會調查,先後去了大連、北京、天津、杭州、丹東等地。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該海域進行水下考古調查,重點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大東溝海戰沉沒戰艦。2014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戰沉沒戰艦,由於對其具體身份尚不十分明確,故將其暫命名為"丹東一號"。2015年8月開始,國家文物局對"丹東一號"進行了重點的調查和打撈,一大批文物陸續出水。經過一個多月的摸索,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的"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隊已經打撈起100多件文物,其中,炮彈、炮管、彈頭等各種武器彈藥陸續出水。
繼2014年確定該沉船為甲午海戰沉沒戰艦後,2015年9月末,一組帶有不明顯"致遠"的繁體字樣瓷器碎片的出水,為證明致遠艦提供了直接證據。水下測繪圖顯示,致遠艦體絕大部分深埋於沙下,探明長度從桅杆至艉部約50米,寬約9米至10米,船體外殼為鐵板構造。鐵板以鉚釘連接,兩側舷邊多因崩塌而平攤沙層中。船體外輪廓形態尚可,但船艙受戰火及其他因素影響受損較大。抽沙後,填土中多見碎木板、彎曲移位的鐵板,並有多處火燒跡象,這些均與史料吻合。
2014年8月至10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啟動對"丹東一號"沉船的水下考古調查工作。運用科技手段,推測出沉艦體量約為1500噸左右,埋深3米左右。鐵質殘片所用的鐵(鋼)板材料為炒鋼。通過大量的抽沙與測繪,已陸續確認沉艦兩側弦邊、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遺物。在沉船現場還陸續發現鋼炮(主炮)、子彈、炮彈、10管加特林機炮。 10月6日,"丹東一號"水下考古工作暫告結束。隨着近兩個月來百餘件文物的陸續出水,經過3年水下探摸調查的"丹東一號"被初步確定為甲午海戰中的"致遠艦"。
2016年10月,歷時三年的遼寧省「丹東一號」沉艦,也就是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結束。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發布項目成果。經水下考古確認,致遠艦殘餘部分在海底淤泥中保存狀況較好,艦體損毀相當嚴重。考古隊在三年裡共發現(提取)文物200多件,大多是船體構件、船員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其中包括盤心有「致遠」二字的餐盤、銅加特林機槍、57毫米哈乞開司炮的肩托和炮彈殼,還有一個單筒望遠鏡,物鏡上刻有致遠艦大副陳金揆的英文名字。大副是致遠艦上官職僅次於艦長鄧世昌的重要人物。這也成為證實沉船身份的又一有利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