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南市安平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平古堡
图片来自TravelKing旅游王

安平区Template:Lang-nan-tw)是台湾台南市三十七个行政区之一,安平区行政区域图共计13里、298邻,面积11.0663平方公里。 以运河为分界,各里由东向西、由北而南依序为:平安里、天妃里、王城里、金城里、建平里、怡平里、华平里、平通里、亿载里、文平里、国平里、育平里及渔光里。 是台南市政府永华市政中心和台南市议会永华议事厅所在地,与新营区共为台南市行政中心。位于东以台南运河及民权路、中华西路中西区相邻,南则隔运河南区相邻,西临台湾海峡北以安南区盐水溪为界也因安平区四周被台湾海峡(西)、台南运河(东、南)、盐水溪(北)环绕,对外皆以桥梁相连,早期发展中心的新市区素有“安平岛”之称。区内为汉人最早开发地之一,北端为老安平聚落,在荷兰时期时这里建有大员市镇,是台湾最古老的市镇区可说是台湾历史的起源地。

由来

安平在台湾荷兰统治时期以前被称为台湾大员,例如《东番记》。明朝永历15年(西元1661年),郑成功取代荷兰人管辖台湾,此批来台汉人改名大员为安平,取自福建省泉州府连接晋江南安安平桥;时设有安平镇,同时为郑氏王城所在。

1500年左右,随著世界海运的畅通,陆续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航经台湾海峡而发现福尔摩沙-台湾。1622年,继西、葡而来的荷兰人为了在东洋寻找一个据点,乃占据澎湖岛,后来受到明帝国的驱逐,遂于1624年离澎,改向澎湖东边的台湾-安平,占领安平之后筑‘热兰遮城’(亦称台湾城)以为防御,并形成市镇,是为‘热兰遮街’,展开与中国日本的贸易。

由历史记载看来,安平镇在三国时代被称为‘夷洲’ ;隋、元时为‘琉球’;明代称为‘东番’、‘台湾’及‘北港’;荷兰统治时代,单以‘大员’之名。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来台驱荷,乃改台湾城为安平镇,郑氏三代皆奠都于此。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塽降清,翌年台湾纳入清帝国版图,以台南为台湾之首府,而安平镇即为‘效忠里’,设有水师协镇署,并署五馆:闽安馆、金门馆、烽火馆、海山馆、提标馆等官署。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因清日马关条约而被割让。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改效忠里为安平街,隶属于台南厅。大正九年(1920年),台湾自治制施行,将安平街改为安平区乃沿用自今。


景点

妙寿宫.延平街古井.安平古堡.安平小炮台.英商德记洋行.运河博物馆.德商东兴洋行.蚵灰窑文化馆。

亿载金城

亿载金城(一级古迹),又称“二鲲鯓炮台”或”安平大炮台”,它在台湾炮台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性地位。它不仅是台湾第 1 座现代化西洋式炮台,也是全台第1 座配备18000公斤的英国阿姆斯壮大炮的炮台唷!形制完备、规模宏大,加上无穷的炮威,真可说是台湾南北炮台中,划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亿载金城的创建,原是为了对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军队;后来,虽因事件及早平息而未派上用场,但台湾的海防军事却因此而跨出迈向近代化的一大步。 亿载金城占地广达 3 公顷多,由法国工程师设计完成。形制上,属于西洋棱堡式的方形炮台, 4 角凸出,中央内凹。炮台四周有护城河,炮台上分置大、小炮,中央则为操练场;还有几座具有相当完整配置的西式大炮台。 二十世纪初,大炮毁坏变卖、城洞、木桥破坏…一副残败的景像。民国64年市政府大规模整修后,今天的亿载金城,虽然在形式和材质上已经改变许多,但大致仍可看出当年的轮廓与规模。

安平古堡

西元1624年为荷兰人建造,台湾第一座城堡“热兰遮城”[1] 。西元1661年,郑成功将此地改名为安平,热兰遮城也称为“王城”或“台湾城”,俗称安平古堡。

今日的纪念馆风貌,边残存七十多公尺长的外城南墙残壁依然屹立,老榕攀爬,红砖班驳,是300馀年来仅存的历史遗迹,诉说著曾经过往的沧桑。光复后改名为安平古堡,并成为一级古迹和观光胜地。

安平树屋

树屋位于德记洋行后面,原是德记洋行的仓库,大约建于十九世纪末及日治初期,此处曾做为大日本盐业株式会社出张所仓库,现况规模即为日本人增建。

经百馀年岁月沧桑后,仓库墙面满布榕树盘据的气根,高耸的榕树茂密的树冠仿佛成为仓库的屋顶,也让安平树屋拥有难得一见的外观及神秘气息,形成特有的屋树共生奇景,类似吴哥窟大树盘缠著塔普伦寺

宗教寺庙

教寺庙.妙寿宫三级古迹.王船(金万安号王船陈列室).伍德宫.城隍庙.三灵殿.文龙殿.金龙殿.文朱殿. 周龙殿.观音亭.西㡣殿.安平开台天后宫.财团法人贡噶寺.广济宫.弘济宫.化善堂.财团法人台湾省台南市关帝圣堂.灵济殿.云济宫.天宫坛。

特产小吃

特产小吃.鲜虾饼.虾仁肉圆.虾卷.蚵仔煎.卤面.韭菜盒子.椪饼.蜜饯.蚵卷.蚵嗲.豆花.斜糕仔粿.煎锤.鼎边趖.肉燥芋粿.乌鱼子.土魠鱼羹.浮水白腹鱼羹.虱目鱼粥.浮水虱目鱼羹.白鲳米粉汤 。

安平文物

安平壶与剑狮[2]

安平壶

近代以大量出土之地点安平命名,称为安平壶[3] ,早期常见安平地区的居民作为盛装食物之容器或腌渍食物的瓮罐,而今已成为老一代安平人的共同回忆,安平区公所为让“安平壶”这项盛极一时的安平文物重现在世人眼前,积极创造“安平壶”的新价值。

“安平壶”的造型,口部中等大小,短颈、宽折肩、缩腰,收底至底径等同于口部。有厚胎于薄胎两种,也有厚胎直筒的特殊造型。高度一般为18公分左右。身部由上下两部分开制作,再行接合,接合处在腹部中段,身部内外有接痕。以瓷土为胚胎,内外施釉,釉色作灰白,器身毫无装饰。

民间称“安平壶”为国姓瓶,相传为郑成功渡海携来,由于“安平壶”造型敦厚、内敛且静穆,以为古朴高雅的象征,收藏安平壶曾蔚为风尚,特别流行于台南文化界,而民间也有将其作为盛装食物的容器,或腌渍食物的瓮罐,亦有将“安平壶”也有作为墓志之用,壶身刻以铭文,另外,台南地区的西拉雅族也曾用“安平壶”来祭祀阿立祖。

日前于安平古堡进行考古挖掘的三个探坑均出土大量“安平壶”的陶瓷制品,数量之高居出土瓷片总数最高者,分布范围亦最广,可见当时“安平壶”在安平地区的使用量,所以安平区公所希望借由搜集安平壶各项资料的同时唤醒民众对于安平壶的记忆。

安平剑狮

安平是台湾历史发源地,过去为清领时期水师驻扎之地,在战场上为威吓敌人遂将威猛的狮子模样塑在盾牌上,当士兵操练结束返家时习惯将挂在门口的架子上,看似狮子咬著一把剑,宵小望之以为男主人已返家,致怯步不前,令家宅得以平安,久之演变成安平居民在兴建住宅时即将狮子咬剑(简称剑狮)的模样塑在屋前,作为屋宅居家辟邪之物,并成为足以代表台湾历史文化的古老文物之一。由于时代变迁道路扩建,老旧民宅纷纷拆除,只剩下部份老宅前仅存几座雕砌剑狮,安平剑狮一度濒临绝迹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1],台南海事历史画廊,
  2. 宋健诚在第二故乡推动安平陶艺,远见杂志整合传播部企划制作,2017-10-13
  3. 安平壶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