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莎道拉·邓肯」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即兴创作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noteTA
+
'''艾莎道拉·邓肯'''('''Isadora Duncan''', 1877 年5 月26日-1927 年9 月14日),[[美国]][[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 艺术家]]
|T=zh-hans:艾莎道拉·邓肯;zh-hk:伊莎朵拉·鄧肯;zh-tw:伊莎朵拉·鄧肯;
 
|1=zh-hans:艾莎道拉;zh-hk:伊莎朵拉;zh-tw:伊莎朵拉;
 
}}
 
{{Infobox artist
 
| name = 艾莎道拉·鄧肯<br>Isadora Duncan
 
| image = Isadora Duncan portrait cropped.jpg
 
| caption =
 
| birth_name = Angela Isadora Duncan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877|5|26}}, or {{birth date|1878|5|27|mf=yes}}
 
| birth_place =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
 
| death_date = {{Death date|1927|9|14}} (aged 49 or 50)
 
| death_place = [[Nice]], [[French Third Republic|France]]
 
| nationality = [[United States|American]], [[France|French]]
 
| movement = [[Modern dance|Modern/contemporary dance]]
 
| field = [[Dance]] and [[choreography]]
 
| spouse = {{marriage|[[Sergei Yesenin]]<br>|May 2, 1922|May 1923|end=分居}}
 
| partner = [[Edward Gordon Craig]]<br>[[Paris Singer]]<br>[[Romano Romanelli]]<br>[[Mercedes de Acosta]]
 
}}
 
 
 
'''艾莎道拉·邓肯'''({{lang-en|Isadora Duncan}},{{bd|1877 年|5 月26日|1927 年|9 月14日|Duncan}} ),[[美国]][[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
 
  
 
==出生==
 
==出生==
行 47: 行 27:
 
* [http://www11.plala.or.jp/i-duncanslinks/ Isadora Duncan's Web Links]{{en icon}}
 
* [http://www11.plala.or.jp/i-duncanslinks/ Isadora Duncan's Web Links]{{en icon}}
  
[[Category: 美國女 者|D]]
+
[[Category:舞 蹈家]][[Category:美 国人]]
[[Category:美 國車禍身亡者|D]]
+
[[Category:人 文社科藝術人物]]
[[Category: 雙性戀者]]
 
[[Category:舊金山 ]]
 
[[Category:美国自传作家]]
 
[[Category: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者]]
 

於 2021年5月19日 (三) 14:59 的最新修訂

艾莎道拉·鄧肯Isadora Duncan, 1877年5月26日-1927年9月14日),美國舞蹈家,現代舞的創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頭赤腳在舞台上表演的藝術家

出生

鄧肯原名為安琪拉·艾莎道拉·鄧肯英語:Angela Isadora Duncan),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因父母離異,隨做家庭音樂教師的母親為生,家境貧寒,她從小具有對舞蹈的熱愛和天份,但沒有受過正規舞蹈教育 ,曾有機會學習芭蕾舞,但只上了三課,由於忍受不了死板嚴格的程式化教學而拒絕繼續學習。她完全依靠自學,讀了大量文學作品,從繪畫詩歌音樂雕塑建築等各種藝術中吸取營養,將解釋性舞蹈提高到了創造性的藝術地位,主張舞蹈應建立在自然的節奏和動作上,以本能的舞蹈節奏出發去詮釋音樂。

即興創作

她的舞蹈動作完全自由,從人為的技術性限制中解放出來,擺脫對輝煌而空洞的動作技巧的依賴,隨興而發,經常有即興創作,她曾評價說:「舞蹈是一種偉大的原始藝術,是一種能喚醒其他藝術的藝術」。她為使現代舞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舞蹈藝術鋪平了道路。她的著作有《鄧肯自傳》和《論舞蹈藝術》。她的舞蹈藝術確實刺激了當時許多藝術領域,雕塑家為她雕像,畫家為她作畫,作曲家為她作曲,詩人為她作詩,她成為歐洲當時的明星。

影響

她的舞蹈創新一開始在美國並沒有受到重視,1897年她前往英國法國,她的舞蹈藝術受到歐洲第一流的詩人畫家音樂家、雕塑家等藝術家的重視,她先後在歐洲各地旅行,在布達佩斯的上演首先引起轟動,逐漸成為歐洲著名的舞蹈家,她到歐洲各地訪問博物館,她到意大利雅典拜訪希臘羅馬的古代藝術,從中吸取藝術營養,她的舞蹈迅速風靡全歐洲,她在歐洲各地創辦舞蹈學校,培養年輕的自由技巧舞蹈演員。

在訪問俄羅斯時,對請願工人被槍殺感到震驚。1920年,應新成立的蘇聯政府邀請,在莫斯科創辦舞蹈學校,並將國際歌創編成舞蹈,免費教育孩子,後來加入蘇聯國籍。其後為了為學校籌集經費,又回到美國演出,受到當時反共情緒強烈的美國政府層層阻撓,但觀眾對她的舞蹈反應熱烈,她曾在波士頓舞台上邊揮舞紅色圍巾、邊裸露胸部,吶喊「這是紅色,我也是紅色的,這是生命與活力的顏色」,因此被市長以「有傷風化」名義禁演。

她一生蔑視傳統的道德和「風化」,她訪問南美洲,對當地下層流行的探戈舞大感興趣,在上流社會的宴會上她跳起探戈,引起阿根廷貴族的反感。

戀愛

她曾先後和匈牙利演員貝列吉,英國演員和劇場設計師克萊格,美國猶太人縫紉機大王辛羽同居,最後和蘇聯詩人葉賽寧結婚又離異。

逝世

鄧肯在法國尼斯和朋友聚會後,她的長圍巾脫落,被汽車輪絞住,雖然汽車立即停住,但她頸骨骨折身亡,棺木上覆蓋着她演出《葬禮進行曲》時穿的紫色斗篷,一面美國國旗和一束大紅唐菖蒲花,紅色緞帶上寫着「俄羅斯人民永遠悼念你」。火化後她的骨灰安葬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的壁龕中,和她的孩子們在一起。

參考文獻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