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苏味道 | |
---|---|
苏味道 | |
原文名 | weidaosu |
出生 |
648年 中国赵州栾城 |
逝世 | 705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大臣,文学家 |
知名作品 |
《苏味道集》 《正月十五日夜》 |
苏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栾城县)人。九岁能 文,少有才华,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复迁益州(今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终年58岁。
苏味道[1]谙练台阁故事,善章奏。由于武则天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常常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事模棱两可,世号“苏模棱”。青年时与[[李峤] ]、[[崔融] ]、[[杜审言] ]合称初唐文章四友。他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著有《苏味道集》已佚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载《全唐诗》。(以上介绍见链接)[2]
模棱宰相马屁精 苏味道
唐朝初年“文章四友”之一的苏味道,人如其名,很有“马屁”的味道。
苏味道(六四八~七○五),自幼聪颖异常,机敏过人,九岁时就会赋诗作文,二十岁考上进士,才名益盛,当时皇太子李弘的岳父裴居道晋升左金吾将军,要找人写一份谢恩表,最后找到苏味道,他才思敏捷,文采华丽,一挥即就,看得人莫不抚掌称叹,一时誉为才子,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号称“文章四友”。
当时武则天当政,信重狄仁杰。司马光撰《资治通鉴》记载:“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对曰:‘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可见狄仁杰对苏味道的词藻才华,相当器重,所以当面推荐。从此苏味道就一路晋升,擢居高位,当上宰相,三上三下,达八年之久,可谓位极人臣,名扬四海。
他以文章见称,诗名尤著,一首〈正月十五夜〉,用词典雅,叙景自然,不但当时脍炙人口,而且垂之千古:“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一方面歌颂了当年元宵夜的盛况,一方面流露了作者的才华,短短四十字,涵盖了天上人间、官民同乐的景象。
苏味道的五言诗留传下来的仅有十六首,相信当年他一定还写了许多,只是失传,在他那十六首五言诗中,有两大特色;一是首创“咏物诗”,如咏石、咏霜、咏井、咏虹、咏雾,使得后来诗人多相仿效,如苏轼咏〈雪浪石〉、陆游咏〈昆山石〉、杜牧咏〈石〉、白居易咏〈太湖石〉等;第二项特色就是应制的“奉承诗”,句里词间,充满了阿谀颂扬的意味。
这位宰相诗人不但诗文献媚,行动也极尽拍马之功,甚是讨好武则天。《资治通鉴》也记载到:“三月,大雪,苏味道以为瑞,帅百官入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止之曰:‘三月雪为瑞雪,腊月雷为瑞雷乎?’味道不从,既入,求礼独不贺,进言曰:‘今阳和布气,草木发荣,而寒雪为灾,岂得诬以为瑞?贺者皆谄谀之士也。’太后为之罢朝”;后来不久,民间“又有献三足牛者,宰相复贺。”这位宰相真会拍马屁,一点小事,就率百官向武皇道贺,难怪会被别人看不起。
苏味道身为宰相,又有才华,照讲应该是备受官民爱戴才是,然而正好相反,原因是他除了拍马屁讨好上意,还会打太极拳,史载:“味道拜相,人问曰:‘天下事殷,公何以燮和?’味道无言,但以手摸床棱耳。故曰:‘摸棱宰相’。”
苏味道之被称为“摸棱宰相”,另有一说是因他常言:“决事不宜明白,误则有悔,但模棱持两端,可也。”意思是说遇到事情,不加可否,勿作决策,模棱两可,不得罪人,所以又被称为“摸棱手”。这“摸棱”与“模棱”通用,《明史‧余珊传》云:“模棱两可,是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在武则天年代,酷吏横行,官员人人自危,苏味道采取模棱两可的原则为相,凡事揣摩上意,图个安全,才保全了生命,活到五十八岁病逝,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他做人为官令人不齿,吟诗又喜欢歌颂武后,不过,他的文学造诣确是不错,诏书批判,冠冕堂皇;诗中用典,深奥壮丽,不愧为一代文豪,试看:“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味同甘露洒,香似逆风来”;“飞雨欲迎旬,浮云巳送春”;“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都是典雅旷达的句子。[3]
趣闻轶事
苏味道少年时便和同乡李峤以文辞著名,时称“苏李”。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转任咸阳尉。
吏部侍郎裴行俭爱其人华,愉逢征计空厥,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中宗妃之父裴避道重任左金吾怀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道。苏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样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延圣元年(公元695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从容自如,而苏味道则席地而坐,很少进食,惴惴不安。武后闻知,将张锡流放岭南,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刺史,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698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因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长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任道中,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以上内容见链接)[4]
子嗣后裔
苏味道卒后葬栾城西北9公里,即今之栾城苏邱村。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这个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八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今天,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内,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始祖——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 (以上内容见链接)[5]
代表作品
《正月十五日夜》
《咏虹》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
《单于川对雨二首》
《咏雾》
《咏霜》
《咏井》
《咏石》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赠封御史入台》
《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