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荔枝椿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照片来自newsmarket上下游

简介

荔枝椿象已成为最令农友最苦恼的入侵种昆虫,团抱在树枝上,看起来融为一体,荔枝椿象有个很好的保护色,它们对台湾原生植物来说,是陌生且带来伤害的。严重危害无患子科植物,成为近年来最恶名昭彰的外来害虫,不仅尚无有机资材可用,即便是喷洒农药的惯行农法,也得担心过量使用或停药期不长而造成荔枝龙眼蜂蜜验出农药残留。

不过现在正是荔枝椿象的交配、产卵期,台中农改场环境课助理研究员叶士财建议农友可以“先下手为强”,将果树叶背、树缝中的虫卵块移除,同时留意邻近环境是否有无患子植物,例如台湾栾树,最好也一并将卵块去除。

习性

2到8月是它的产卵期,最密集的期间为3到4月,现在除卵正是时候。不过此时也是较会主动喷射臭液来吓退敌人的时期。卵经孵化后出现没有翅膀的若虫,经历5个龄期后、约于6到12月间长成成虫,因此部分成虫会越冬产卵,在翌年上半年继续活动。整体而言,成虫生命周期长达2、300天。

别名及分布

荔枝椿象属椿科动物,别名臭屁虫、臭椿象、石背,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南亚、中国等地,最早1999年金门县便有它出没纪录,随后蔓延全台。

危害特征

正如其名,荔枝椿象平日最喜欢栖息于荔枝树上,但入侵台湾后,举凡龙眼无患子台湾栾树无患子科的植物上都能发现它的踪影,只要遭它刺吸过的嫩芽、穗,便会产生落花、落果、枯萎、黑化等不良反应,已冲击国内许多农友和依存龙眼荔枝花蜜的蜂农生计。[1]

防制方法

要解决虫害,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使用化学农药来进行防治,目前防检局核可能用的为85%加保利可湿性粉剂、50%芬杀松乳剂、40.64%加保扶水悬剂、2.4%第灭宁水悬剂等,大抵都有9成的防治效果,但成虫若躲藏于叶片背后,也不容易防治。

而且化学农药再好用,一旦过度使用,或停药期不够长,便可能遗留在果实、蜂蜜上,形成食安风险;同时对不能使用农药的有机农友来说,简直只能坐以待毙,让台中区农业改良场环境课助理研究员叶士财也直感叹“防治工作真的很难。”不过他也说,现在是农友最好移除虫卵、控制一年族群数量的最好时机。 目前有机农法能对抗荔枝椿象的,恐只有一种名为平腹小蜂的本土寄生蜂。 目前正研究平腹小蜂的屏东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助理教授张萃英说,平腹小蜂能寄宿于荔枝椿象、黄斑椿象、天蚕蛾等大型昆虫的卵中,再以虫卵为食,借此降低荔枝椿象的族群数量。 她解释,去年她和高雄市政府农业局合作,曾在高雄田寮、桥头糖厂以及屏东科大附近施放,“因为这些地方是主要的花蜜产区,或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尤其桥头糖厂位于都市闹区,无法以农药防治,她也曾目睹糖厂边台湾栾树下座椅“满满荔枝椿象”的情景,凸显龙眼荔枝果园以外,都会区常见的行道树、台湾栾树也是防治重点。

只是目前平腹小蜂是寄生于虫卵中,对于已发生大规模虫害的灾区控制效果较慢,因此现阶段移除虫卵的工作便相当重要。她说,若今年调查工作顺利,最快年底前会提出田间的综合管理方针供农友参考。 例如于3、4月移除虫卵,4、5月施放平腹小蜂,6到10月间因采果结束,可使用农药并辅以物理整治;到11月后为花期,便停止用药。不过这项调查仍限于高屏地区,其他地区农友的操作时间必须调整。 她也强调,现阶段农友将虫卵或带卵的枝条取下后应以塑胶袋密封,并以粉碎机粉碎,或直接在烈日下曝晒,不可恣意焚烧或丢弃,否则荔枝椿象便可能借此移动、扩散。 除了荔枝椿象外,叶士财也提醒,目前观测站也有发现黑角舞蛾和荔枝銹螨的踪迹。而它们除对龙眼荔枝会造成危害外,食性同样相当广泛,包括番石榴(芭乐)、莲雾、枇杷等都能造成危害。 叶士财说,黑角舞蛾为本土性鳞翅目昆虫,一年一个世代,约4月的时候孵化,因此当前为移除虫卵的最适当时机;而荔枝銹螨约3到4月为活跃期,除非连续不停歇的降雨才有可能降低族群数量,因此农友可以善用费洛蒙或苏力菌进行防治。

视频

公共电视我们的岛 第902集 椿象与小蜂 (2017-04-17)

自由时报电子报 铲除荔枝椿象 现在最“著时”

苍蓝鸽的医学天地 夏季虫虫危机! 荔枝椿象 x 隐翅虫 | 三分钟聊医学EP5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Reflist}

  1. [1]行政院农委会林业试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