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菌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菌托是中国科技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汉字[2]

名词解释

菌托(拼音jūntuō)(拉丁名:volva)是大型真菌(Fungi)菌柄基部的菌幕残余,是由于菌幼体是一个蛋状物,长大后蛋状物上部破裂,被菌盖撑起,在菌盖上形成鳞片,而在菌柄基部的那一半蛋状物则残留在原位,称为“菌托”。许多伞菌都有菌托,如:鹅膏菌属(Amanita)。

菌托是菌柄基部的膜质、球茎状膨大的、由外菌幕破裂而形成的囊状或杯状物。

注意事项

菌托不可以当作区别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的一个标准。记住,辨别野生蘑菇是否可食需要分类学的专业知识。没有专业人士在场时,如果凭自己或自己信任的人的经验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某种野生蘑菇可食(此处经验指吃过并能凭外形判断),那么唯一正确的方法是:绝对不要吃!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中国科学院代管的全国性机构。

全国名词委的任务是负责制定中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负责组织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和中国国内外术语学学术交流活动。

据2018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网显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95个;聘请了中国学科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35人担任全国委员;数千位科学家参加过名词审定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