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蕭規曹隨 |
出 處 :《史記》 體 裁 :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
xiāo guī cáo suí |
蕭規曹隨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讀音為xiāo guī cáo suí,原是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着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出自西漢大文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曹相國世家》
背景
漢朝剛剛建立之時,人民飽受戰亂之苦,迫切需要休養生息,發展經濟。蕭何順應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勵人民生產的積極措施。到了曹參當丞相的時候,大的社會環境還是如此,因此曹參審時度勢,採取"無為而治"的策略,遂留下了"蕭規曹隨"的佳話。
原文
《史記·曹相國世家這》:惠帝二年,蕭何卒,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史: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1]
譯文
惠帝二年,蕭何死了,曹參聽說了這個消息,告訴舍人:"趕快治辦行裝,我將要進入國都當相國。"待了沒有幾天,使臣果然召曹參回去。曹參當初地位卑微時,跟蕭何友好,等到做了將軍、相國,兩人有了隔閡。到蕭何將死的時候,所推薦的賢相只有曹參。
曹參接替蕭何做漢朝的相國,所有的事務都沒有改變的,完全遵守蕭何制定的規約。選拔郡和封國的官吏:呆板而言語鈍拙、忠厚的長者,就召來任命為丞相史;說話雕琢、嚴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聲的官吏,就斥退趕走他。
典故
蕭何與曹參兩人少年時都曾擔任秦朝小官吏,那時他們便已是好友,後來西漢建國,蕭何身為宰相,曹參身為大將,地位不凡的兩人卻反而有了嫌隙。蕭何擔任相國時,參考前朝文獻制訂典章及制度。蕭何臨死的時候,推薦曹參繼任。曹參上任後,認為蕭何訂下的法令已很完備,所以繼續沿用而不作改動。
剛即位的漢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請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為他治理國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納悶,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以為是曹相國嫌他太年輕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願意盡心盡力來輔佐他。惠帝左想右想總感到心裡沒底,有些着急。於是命曹參的兒子御史大夫曹窋勸諫其父,曹參把曹窋鞭笞了兩百下並趕出門外,漢惠帝於是親自責問曹參。
曹參摘帽,向惠帝俯首謝罪:「陛下您認為,您與先帝相比,誰較為英明神武?」皇帝回道:「我怎敢與先帝比?」曹參又問:「我跟蕭何比,誰較賢能?」皇帝說道:「您好像不太比得上他。」曹參接着說:「陛下說得對,且高祖跟蕭何平定了天下,法令都健全具備。陛下只要垂拱而治,我們這些官吏堅守崗位,遵守他們的法令而不犯過失,不是很適當嗎?」
曹參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極力主張清靜無為不擾民,遵照蕭何制定好的法規治理國家,使西漢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日漸提高。他死後,百姓們編了一首歌謠稱頌他說:"蕭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齊;曹參接任後,遵守不偏離。施政貴清靜,百姓心歡喜。"史稱"蕭規曹隨"。
視頻
蕭規曹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