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蓝矮星红矮星阶段的一种假想的恒星类型,它是红矮星在消耗了供应的大多数燃料之后发展成的恒星。因为红矮星融合氢的速率缓慢,而且整颗恒星都在对流(允许供应的氢有更大的百分比参与核聚变),而现在的宇宙年龄还不足以发展出蓝矮星。它们只是基于理论的模型被预言存在。

恒星的亮度随着年龄而增加,而一颗越亮的恒星需要辐射越多的能量来维持平衡。比红矮星大的恒星以增加它们的尺寸使表面积增加而成为红巨星。然而除了膨胀之外,红矮星也被预测会增加辐射的速率,因而提高了表面的温度并变得较蓝,这是因为红矮星的表层不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显得更不透明。

一旦它们的氢燃料消耗殆尽,蓝矮星最终将演变成为白矮星[1]

目录

矮星

主序星是指邻近太阳银河星团的恒星,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赫罗图上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狭窄带内,形成一个明显的序列,这个序列叫主星序,位于主星序的恒星称为主序星。主星序上边为巨星超巨星,左下边是白矮星。由于主序星的光度比巨星和亚巨星小,所以又叫矮星(是一种光度较弱的恒星)。但是蓝矮星其实并不是小型的恒星,它们的光谱一般处于 A 型中期前,质量通常大于 2.5 M⊙,表面温度接近甚至超过 10^4 K,因此蓝矮星通常有着很高的光度。B2 型早期的主序星和蓝巨星并没有明显区别,O5 型早期的主序星甚至和蓝超巨星有着相似的大小,亮度和更高的温度,因此蓝矮星虽然名为“矮星”实际上并不矮小。

光谱分类

常把光谱型为 O、B、A 的矮星称为蓝矮星[2];光谱型为 F、G 的矮星称为黄矮星(如太阳);光谱型为 K 、M的矮星称为红矮星;但所谓的“白矮星”,以及在理论上估计的天体“黑矮星”,都不属于矮星范围。

主序星

主序星的光谱从 O 到 M 型都有,光度则随表面温度的增高而增大。质量可相当于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几十倍。能量来源一般为氢聚变为的反应。这是恒星演化的中期阶段,恒星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也最长。主序星寿命的长短,主要看其质量发现。目前认为,恒星的寿命和其质量的 2.5 次方成正比。像太阳这样的主序星,用作燃料,能量可供其生存约 10^10 年;大于 10 M⊙ 的主序星,氢只能燃烧约 3 × 10^7 年;只有 0.2 M⊙ 的主序星,就能生存超过 5.6 × 10^11 年。除了太阳为主序星外,织女星牛郎星角宿一等,都是著名的主序星。

视频

蓝矮星 相关视频

一分钟了解红矮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