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蓬莱仙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蓬莱仙境》- 指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田月《天下名山支提山》:“传说中的天灯照耀,让全山恍若~。”多用于表现景观方面。→恍若仙界 ↔凡俗人间[1]

历史

蓬莱市在山东省东北部,渤、黄海交界处南岸。烟台市代管。面积1207.2平方千米。人口44.7万。辖3街道办事处,9镇。市人民政府驻登州街道办事处。唐贞观八年(634年)置蓬莱镇,属黄县。神龙三年(707年)为登州治,升镇为蓬莱县。

《元和郡县志》:蓬莱县“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为名”。明、清为登州府治。1913年废府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直属省。1938年属北海专区。1941年析置蓬东县,1942年复并入蓬莱县。1943年析置蓬东北、蓬西北 二行政区(县级)。

1944年复并为蓬莱县。1950年属莱阳专区。1958年黄县、长岛二县并入,属烟台专区。1961年黄县、1963年长岛县析出复置。1967年属烟台地区。1983年属烟台市。1991年撤县置市,由烟台市代管。地处胶东半岛北部沿海,属丘陵地带,南部高山群立,中部丘陵连绵,北部沿海地势较为平坦。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水河。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

土特产品以苹果、梨、桃为主。矿产有黄金、石灰石、花岗石、萤石等。有轻工、机械、化工、电子、纺织、建材、食品等工业。

境内公路东西方向有烟潍和牟黄两条干线横穿市境,南北方向有蓬寨、蓬水公路纵贯市区乡镇。蓬莱港可达青岛、大连、丹东、长岛、烟台、塘沽等地。名胜古迹有西周和新石器时代的刘家沟遗址、蓬莱阁(蓬莱仙境)、蓬莱水城、戚继光父子总督牌坊等10余处。[2]

由来

由来一

蓬莱仙境的由来-海市蜃楼、海滋与平流雾

因为天气,温度等因素造成的海上奇观很多,比方说海市蜃楼、海滋、平流雾等。海市蜃楼是一种大气折射的现象,空中的水汽把对方的景物反射过来就形成了海市蜃楼,一般出现在春夏之交的午后,温度比较高,可见度比较高,东南风1—2级,需要这样的一些条件。

海市蜃楼不一定只有在海边才能出现,比方说敦煌的沙漠海市蜃楼,只是海边要多一些,山东半岛尤其是以蓬莱,日本的横滨都是世界闻名的海市蜃楼发生地方。

海市蜃楼与海滋的区别在于,虚实和远近。海市蜃楼是把远处的景观,经过空中的的水汽层层折射之后出现的,比方说我们遥远的俄罗斯景观反射过来,当然那么远反射过来不太可能,只是打了个比方。

而海滋一般是景物就近折射,比方说一座大楼再盖,在楼上放又出现了同一个场景,出现几率相对较大。

平流雾一般是暖湿空气遇到较冷的海面或者是地面的时候形成的,一般秋冬的海边经常出现。平流雾因为较低,对海滋的形成、形状起很大的作用。

以前科学上解释不了,海市蜃楼经常被神化,据说秦始皇就把蓬莱出现海市蜃楼虚无缥缈的地方看做神仙居住的地方。

“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既神仙”,苏东坡说过这样的话,海市蜃楼终究是虚幻的影子,我们要学习的是苏东坡,少一些秦始皇的遐想。[3]

由来二

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

方士一时无法应答, 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由来三

蓬莱仙境传说之八仙过海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光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何仙姑屹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上前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

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难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

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4]

典故

《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后因以“蓬莱”借指秘书省、秘书监或秘阁等。唐 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周王 群玉之山,汉帝 蓬莱之室。”宋 曾巩《送郑州邵资政》诗:“隽游追幕府,高步集蓬莱。”

源见“三神山”。古代传说中海上的神山。常泛指仙境或胜地。唐 杜甫《游子》诗:“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宋 刘克庄《烛影摇红.用林卿韵》词:“蓬莱有路,办个船儿,逆风也到。”[5]

相关诗词

李商隐 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①“东风”句:指分别时为暮春时节。

②丝:与“思”谐音,喻相思。

③泪:烛油。

④云鬓:指女子浓密的头发。

⑤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⑥月光寒:指夜渐深。

⑦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⑧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座前传递消息的神鸟。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赏析】

诗人描写了忠贞不渝,至死不变的爱情,并以“春蚕”、“蜡炬”来比喻呕心沥血至死不移的深情。全诗缠绵悱测,刻骨铭心,构思精巧,比喻贴切,优美精辟,撼人心弦。[6]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