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衮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中央社记者沈佩瑶台北27日电)指挥中心今天公布,国内新增COVID-19本土病例,中重症增179例,其中40人死亡。
    • 最年轻死亡个案为2岁男童,曾接种1剂疫苗,确诊3天后家中昏迷,到院前已无呼吸心跳,经急救仍不治。
  • 国内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持续,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宣布,今天新增2万5621例本土病例,今天比昨天少788例、减少3%,比上周六增加约3700例、增16.9%;境外移入新增280例。

衮衣(Gun clothing),简称“衮”,中国古代汉人朝代皇帝上公的礼服。

  • 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天子穿的礼服,即卷龙衣。
  • 衮服 简称“衮”,中国古代汉人朝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 与冕冠合称为“衮冕”,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
  • 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
  • 中国传统的衮衣主体分上衣与下裳两部分,衣裳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为饰,另有蔽膝、革带、大带、绶等配饰。
  • 按万历《大明会典》所记,明朝皇帝冠服制度中,以衮冕服等级最高。
  • 其制由冕(冠)、衮(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组成,饰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图案)、大带、革带、玉佩、蔽膝、绶、中单相配,构成一套在特定场合服用的礼服。
    • 但这只是典制上的规定。
  • 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
  • 借指帝王或上公。
  • 古代礼服,指龙衣; 《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 简称“衮”; 亦称“衮服”。
  • 为古代天子及王公的礼服,因上有龙的图案得名; 衮衣是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册拜、圣节和举行大典时所穿的礼服。
  • 最早是《尚书·虞书》中关于舜命禹制作章服的传说, “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后世帝王所穿的衮衣出于此说,这是以“衣绘而裳绣”的手法、绘画与刺绣并用。
  • 中国传统的衮衣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纹为饰。
  • 周制前六章绘于衣,后六章绣于裳,皂衣绛裳,衣裳相连,形制似裘。东汉以来,大体相沿。
  • 清代废除十二章纹,但皇帝衮服纹饰仍以龙为主。
  • 《诗.豳风.九或》:“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朱熹集传:“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
  • 以龙首卷然,故谓之衮也。”《南齐书.舆服志》:“衮衣,汉世出陈留襄邑所织; 宋末用绣及织成。
  • 建武中,明帝以织成重,乃采画为之,加金银薄,亦谓之天衣。”《明史.舆服志二》:“洪武十六年定衮冕之制。衮,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清史稿.舆服志二》:“【皇帝】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
  • 其章左日,右月,万象篆文,间以五色云。”
  • 《逸周书·世俘》:“壬子,王服衮衣,矢琰格庙。”《诗·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 毛 传:“衮衣,卷龙也。” 陆德明 释文:“天子画升龙于衣上,公但画降龙。”
  • 《旧唐书·后妃传下·代宗睿真皇后》:“上太皇太后谥册,造神主,择日祔于 代宗 庙。其袆衣备法驾奉迎于 元陵 祠,复置于 代宗皇帝 衮衣之右。”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日华浮动衮衣新,愿竭草茆忠悃。”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一:“啊,小鸟是用不著鼎食的,麋鹿是用不著衮衣的。”

nBnauM3X4cTMyIjM5YzM5cTOzQTM0cDN0AjMzQTNwAzMwIzL2M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袞衣

有关[衮衣]历史典故

  • 来自《酉阳杂俎》中的解梦案例。后魏广阳王元渊,梦见自己穿著衮衣倚在槐树上。
  • 第二天他找杨元稹解梦,杨元稹说:你能够官至三公。
  • 他走之后杨元稹对人说:他这个三公的官位,得等他死后才能得到。
  • 槐字就是木旁边的鬼。不久元渊果然被尔朱荣所杀,死后才被封为司徒。
  • 衮衣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穿的的礼服; 与冕冠合称为“衮冕”,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
  •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衣服是不能随便乱穿的,按照礼法要求,要穿适合自己身份等级的衣服,否则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 梦中穿衮衣,象征拥有上公的尊贵。
  • 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又有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喻指三公,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
  • 槐树也是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
  • 槐字由木和鬼组成; “槐”字中的“鬼”字不是人们想像的意思,而是指“人死身体入土,灵魂归祖庙”,表示槐树是守土树,所以槐树一般栽在村口和庙门前,以期望在外的游子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 “槐”同“怀”,是怀念的意思,怀念家乡,怀念故里!
  • 那说杨元稹说元渊死后才能得官位的依据是什么呢?元渊梦到自己穿著衮衣倚在槐树上,槐字表示木旁边的鬼,结合元渊倚著槐树,代入景象,槐树是木,这个人就是鬼。*衮衣是在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礼服。
  • 在重要的场合除了衣著,还应注意言行举止以示恭敬,但元渊穿著象征尊贵的衮衣却倚在槐树上,在重要场合仪态全无,在重视仪式和礼仪的时代,这是找死呀。
  • 倚在树上还是死人或将死之人的普遍姿态; 所以说元渊死后才能获封不无道理。 [1]

日本天皇衮衣与冕冠的演变

  • 明治时代被废除的天皇最高礼服·衮冕(衮衣、冕冠)--江户时代,孝明天皇的衮衣(上衣)。
  • 所谓衮冕,即衮衣与冕,乃中国皇帝的最高礼服,起源于周朝,在中国的历史结束于明清易代。
  • 日本明治时代开始后,衮冕因其中国风太浓而被废除,以平安时代开始传承的天皇御服·束带黄栌染袍为最高礼服。
  • 1990年平成即位礼,改变为现任天皇著束带黄栌染袍。
  • 《续日本纪》记载,天平四年,圣武天皇穿戴衮冕接受了百官的元旦朝贺。这是史料里第一次出现天皇穿戴衮冕。
  • 四年春正月乙巳朔。御大极殿受朝; 天皇始服冕服; 左京职献白雀。—《续日本纪》圣武天皇纪
  • 奈良时代是唐风浓郁的时代,遣唐使很盛行,中国文化在贵族阶级很流行,还流行称呼天皇为皇帝。
  • 提到这位圣武帝的衮冕,大家可能会想到日影《大佛开眼》里的圣武帝著红色衮衣,其实红色衮衣是后来才有的,奈良时代的天皇衮衣颜色是米黄色。
  • 奈良时代的天皇衮衣(左)与女天皇衮衣--日本的衮衣,和中国不同的是,日本最早是米黄色,后来变成红色。
  • 中国的衮衣黑色面积比较大; 不过装饰和中国衮衣一样,有十二章。
  • 但在千年的传承中,装饰也和中国的出现差异,总体差别不大。
  • 女天皇的衮衣与男天皇不同,女天皇是一身白色,没有十二章,头上的冕冠也异于男天皇称为宝冠。
  • 日本的冕冠在圣武天皇的时候,和中国差异不大。
  • 随著千年的演变,和中国的差异越来越大装饰复杂,最明显的特征是顶部有太阳标志。
  • 衮冕在日本的历史,到幕末的孝明天皇为止,延续了千年之久。
  • 衮冕本来用于元旦朝贺与即位礼,后来元旦朝贺不办了,就只有即位礼用了。
  • 明治时代因衮冕中国风太浓而废除,以束带黄栌染袍为天皇最高礼服,现在用于即位礼、立太子礼、四方拜(宫中祭祀之一)等等。
  • 衮冕始于中国周朝,历代续之。
  • 在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下,日本、韩国、越南均效仿。
  • 17世纪中旬清朝取代明朝后,衮冕在中国的历史结束了。
  • 19世纪下旬日本明治改元,衮冕在日本的历史结束了。
  • 20世纪初日韩合并,衮冕在韩国的历史结束了。
  • 20世纪中旬越南君主保大退位,衮冕在越南的历史结束了。
  • 韩国李王宗家现在仍然在穿衮冕,不知可不可以看作衮冕还在韩国传承。  [2]

参考来源

  1. 温暖5235. 古人解梦案例赏析:著衮衣倚槐树槐树死后封司徒. bilibili. 2022-01-08 [2022-08-27] (中文). 
  2. 蓝果子. 被废除的天皇最高礼服·衮冕(衮衣、冕冠). 知乎. 2018-08-23 [2022-08-2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