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3年招收研究生。
学科设置
学院现设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环境卫生、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水产科学4个系;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2021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是国家一流专业;畜牧学、水产、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学、水生生物学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水产养殖、渔业资源、动物学、水生生物学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畜牧、渔业发展领域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设有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畜牧学科形成牛羊基因工程育种、家畜遗传改良、动物生殖生理与繁殖调控、动物营养代谢与饲料科学4个学科方向。在牛羊遗传进化研究、牛羊基因编辑技术创新、家畜肌肉发育与脂质代谢机理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在家畜精子能量代谢调控机理、牛羊消化道微生物功能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0人(二级教授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3人;研究生导师7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国家人才项目专家1人,国家青年人才项目专家2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973计划领域咨询专家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委员1人、教学本科审核评估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长江学者[2]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博新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人才项目3人、教学名师1人、科技新星6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及实验站站长7人,陕西省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7人。
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学生1611人,其中本科生823人,硕士研究生574人,博士研究生214人。建院先后培养各类人才10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6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含出国、出境)均超过65%,2017年70.2%,居学校首位。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国家发改委现代牛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肉牛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奶山羊养殖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饲料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畜牧教学试验基地、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延安养猪试验示范基地、石泉(陕北)蚕桑试验示范基地、肉牛试验示范基地、奶山羊(陕北、金昌肉羊)试验示范基地6个校内外教学科研试验基地、3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办《家畜生态学报》《中国牛业科学》《畜牧兽医杂志》《北方蚕业》4种学术刊物。
视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特别推荐】法治视野下学位授予权的性质 界定及其制度完善 ——兼述《学位条例》修订 ,搜狐,2018-11-15
- ↑ 光明时评:回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项目评价的初心,光明网,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