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观赏单斑蝴蝶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单斑蝴蝶鱼(学名:Chaetodon unimaculatus)。为蝴蝶鱼科蝴蝶鱼属。体长可达15厘米。体色黄,眼睛到侧腹中心颜色较浅。鱼体中央有一滴大的黑色泪珠状斑块,随着鱼龄成熟,斑块变得不像泪珠状,有如一个圆形斑点。幼鱼体色较浅,泪珠状斑块也较清晰。此鱼分布西起非洲东岸,东至太平洋美拉尼西亚,南到新几内亚、北到日本、台湾岛以及西沙群岛。模式种产地在东印度群岛。

介绍

单斑蝴蝶鱼在它们鱼体的侧上中部位置上有一处很明显的黑色斑点,它们鱼体主要是黄色为主,鱼形是有点偏扁的圆形。单斑蝴蝶鱼是海鱼,所以饲养这种鱼一定要注意水质要跟海水比较相近才行。单斑蝴蝶鱼主要捕食甲壳类的动物,喜欢成群活动在珊瑚区。[1]

形态特征

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平直,鼻区处凹陷吻突出,尖嘴状。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外列齿较粗壮,内列齿较细小。体被中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IX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硬棘XIII枚,软条数23-24;臀鳍硬棘III枚,软条数19-20。体上半黄色,下半部淡色;体侧前部有10条黄褐色垂直细纹;体侧中部上方有一约为眼径2倍的镶白边黑色圆斑;头部上下距离约等于眼径之黑眼带,仅向下延伸至颐部。背、腹及臀鳍金黄色;自背鳍后缘经尾柄至臀鳍后缘有一黑色狭带;尾鳍透明;余鳍淡色或微黄。幼鱼与成鱼差异不大,但体色较为鲜黄。

种群动态

常见鱼种,2008年大堡礁海域的调查为每200平米0.4条。还没有任何关于其种群大幅下降的报道,即使在珊瑚礁大量减少的地区也如此。

养殖方法

选用沙底质水族箱,体积至少265升,箱内水质纯净、水流充足,并预留开阔活动空间,搭配大量活石构建各种洞穴、罅隙遮蔽所(此鱼喜欢暗处)。确保水箱有生物、机械过滤设备以及蛋白质分离器。

此鱼性平和,可与非攻击性鱼类同置,多种鱼类共处须留够水箱空间。

杂食性,环境适应阶段饮食难进,可诱喂丰年虾、幽灵虾活饵,食用活饵一周,能接受冷冻和方便食品。每天两次喂养各种植物质、肉质食物如:丰年虾、糠虾、幽灵虾、细碎磷虾、片状蟹肉、红蚯蚓以及紫菜、海藻等。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洋-太平洋区,西起东非洲,东至夏威夷、马克萨斯群岛及杜夕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罗得豪岛及拉帕岛。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海域):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柬埔寨中国台湾、圣延岛、科摩罗、库克群岛、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印度尼西亚、日本、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密克罗尼西亚、莫桑比克、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汤加、图瓦卢、美国、瓦努阿图、越南、沃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生存习性

栖息深度:1-60米深海域。海洋底栖生物,小群出没于礁坪、清澈潟湖和临海礁石附近,尤喜在丰富皮革珊瑚区活动。特别依赖珊瑚礁,以软、硬珊瑚为食,主要是西太平洋软珊瑚和莫雷阿岛硬珊瑚,也食多毛类、丝状藻、海绵和小型甲壳类动物。成鱼活动水深20-60米。卵生,育种期配对或结群。

参考来源

  1. 单斑蝴蝶鱼爱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