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议使中行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议使中行说》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第六卷。《郁离子》的寓言体风格可谓“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在这点上颇得庄子精髓[1]。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辞富丽、气势磅礴、感染力强。更为重要的是,《郁离子》还吸收改编了一些《庄子》的寓言来就事论理。

原文

汉八年,高皇帝崩,吕太后临朝呼政。大臣患匈奴之强,将与为和亲,议使者。太后恶宦官者中行说,欲去之,故使往焉。栾布谏说:“陛下之所以使中行说者,不过以匈奴骄恣,必不能善待汉使,或留之则非我所惜,从而弃耳。臣独以为不便。夫使所以达主命,释仇讲好,决疑解纷,卑不可以屈国体,高不可以激敌恚,察变应机,以制事权。国之荣辱,已之体戚,非素所爱信,而国士则不重其身,臣惧其泄国情,而开敌衅也。”弗听。栾布退谓辟阳侯曰:“子不力谏,北边自此弗仇宁矣。昔郑伯恶其大夫高克,弗能去,而使帅师以御狄,次①于河上,久而不召,众溃,高克奔陈。《春秋》书曰:‘郑弃其师’病郑伯也。今使说也如匈奴,无乃弃说以及其介币乎?昔晋之败于必②也,先觳③实往楚师,楚之败于鄢陵④也,苗贲皇⑤实在晋,此古人之偾⑥车辙民,上必悔之。”

注解

① 次:停留。指在旅行或行军途中。《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② 必:古地名,在今河南郑州东。

③ 先觳:春秋时晋人。

④ 鄢陵: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北。

⑤ 苗贲皇:楚国大夫伯贲之子。

译文

汉八年,高祖皇帝刘邦去世了,吕太后临朝听政。大臣害怕匈奴强大,要同他和亲,商议出使凶奴的人。太后厌恶官中行说,想除掉他,所以派他出使匈奴。栾布进谏说:“陛下之所以派中行说去的原因,只不过认为匈奴骄横,必定不能友好地对侍汉使,或许把他扣留在匈奴,那我们也不惋惜,从而抛弃他罢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不妥。使者的使命是派到异邦传达君主的命令,解仇和好,解决疑虑,排解纠纷,卑下不可以屈辱国格,高亢不可以激敌忿怒,察变应机,来掌握事务的主动权。关系到国家的荣辱,自己的祸福的使命,不是平素所喜欢和信任的,并且了解他忠诚和有气节的人,是不可以派遣。如今中行说是受刑罚的臣子,名字被国家贤士所不原提及,又被陛下一向所厌恶。平素被君王厌恶的人就不会尊敬他的君王,名字被国家贤士怕不愿提及的人,就不会尊重他自身的人格,我害怕他泄露出国家的实情,从而引起敌和人挑衅啊。”吕太后不听。栾布退出,对辟阳侯说:“你不进谏,北方从此就不安宁了。从前闻伯恶他的大夫高克,不能除去,就派他统帅军队而抵御狄族,驻扎在河上,长时间不召回,结果军队溃散,高克奔陈。《春秋》里写道:‘郑伯丢弃了他的军队。’错误在郑伯身上啊。如今派中行说到匈奴,不就是想丢弃中行说以及那一点财帛吗?从前晋军在必地被楚军打败,是因为先彀把晋军的实情送给了楚军。后来楚国在鄢陵被晋军击败,是因为苗贲皇使楚军的实情掌握在晋军的手中,这些都是古人覆败的车之辙啊,太后一定会为她的做法而感到后悔的!”

寓意

为人处事应出于公心,如果出于个人恩怨,凭着个人意气感情好恶去任用庸人,必将贻误大事,任又有何为?用人应知人善任,慎重从事。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2]

作品介绍

《郁离子》是寓言体散文故事集,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元末乱世,刘伯温隐居青田,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创作了《郁离子》。“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3]。《郁离子》包罗万象,囊括古今,阐明了刘伯温的政治理想、哲学观点、处世态度和治世的谋略等。刘伯温认为,如果按照书中的正确主张去做,就一定能达到文明之治的目标。

视频

议使中行说 相关视频

来听刘伯温《郁离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涨知识
陈胜华转述<郁离子>新书发布

参考文献